学术投稿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黄宏佳;叶庆荣;李晓娜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PaO2、PaCO2及SaO2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且观察组患者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通气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维儿康治疗婴儿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对采用维儿康应用于婴儿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观察病例资料取自2014年6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患儿,采用数字随机法抽取出其中50例患儿作为维儿康组,给予维儿康洗液进行治疗;另抽取同期50例患儿作为克霉唑组,给予克霉唑软膏进行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康复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儿经1w有效治疗后,维儿康治疗组痊愈率62.0%,总有效率100.0%;克霉唑组痊愈率90.0%,总有效率90.0%.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x2=4.982).对于感染皮肤黏膜念珠菌的婴儿患者,采用维儿康洗液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十分优异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田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应用分析

    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SM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CSM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传导潜伏期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M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诱发电位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够较好检测出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异常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史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红蛋白电泳及地中海贫血基因联合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诊断价值探讨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婚检、产检的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比较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以及阴性标本中HbA、HbA2、HbF,并比较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的HbA、HbA2、HbF与阴性标本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检测对α-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较单一的血红蛋白电泳检测更高(P<0.05),对β-地中海贫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进行诊断,可有效检出地中海贫血.

    作者:施雄飞;张兴宗;刘晓敏;刘涵禹;詹倩;刘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

    对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探讨分析.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肾炎且出现蛋白尿的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治疗两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57%(P<0.05);两组治疗前24h蛋白尿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24h蛋白尿含量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减少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情况,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吉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变化对孕妇早产发生的影响研究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变化对孕妇早产发生的影响.选取我院接收的31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由临床医师依据是否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分为对照组(正常孕妇)2897例和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孕妇)293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对孕妇肝功能变化和早产影响进行研究.两组在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早产发生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变化能够提高肝功能各项指标值,影响孕妇肝功能变化情况,提高孕妇早产发生率,因此需要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进行充分的判断.

    作者:熊将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分析研究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选择镇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妊娠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观察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镇痛5min、10min、20min、30min后,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过程中罗哌卡因、芬太尼和自控镇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产妇镇痛选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用量较少,且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内踝、外踝与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80例三踝骨折患者.将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内踝、外踝与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折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没有出现骨折再移位现象,无骨不连以及伤口感染等,对照组患者切口全部Ⅰ期愈合,其中出现骨折再移位4例,骨不连以及伤口感染患者5例;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三踝骨折采取内踝、外踝与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方式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谭巧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外科整体护理的干预研究

    研究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外科整体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选取接受外科干预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以SAS、SDS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为标准对护理效果予以评析.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85.4%显著更高(P<0.05).对重度颅脑外伤行外科干预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并增加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

    分析探讨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胸腹部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胸腹部CT扫描显示,41例患者中,脾大28例,脾浸润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结节影,其中有少数伴有出血现象,低密度结节影弱化;淋巴结主要呈轻度、中度肿大;胸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部和胸膜浸润.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贫血、继发感染、持续性弛张热等症状,同时存在白血病细胞增生、浸润、高度脾大症状.胸腹部CT检查的应用,对于脾和肺浸润诊断均大有助益,与病理相相结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可有效促进疾病诊断效率的提升,防止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具备较为理想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进行更加广泛和普遍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陆少范;黄胜福;曹治;黄裕存;邝宇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探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疗效.选取66例于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35)与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3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等.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剂应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取石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并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治疗的200例CHD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医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脑心通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的一个疗程均为2w,一共3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的血脂指标和血小板功能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幅度更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CHD对血小板功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改善血脂指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CHD中值得推广.

    作者:吴国龙;郑定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将接收的94例十二指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并常规服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为91.4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为14.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康胶囊等中成药治疗十二指肠炎,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传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分析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6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53例,其中一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为全切组,另外一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为次全切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进行比较.全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5%,次全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43%,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89%,显著低于次全切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3.2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井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非布司他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维持血液透析痛风患者共15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治疗组1给予非布司他40mg,1次/d,疗程为20w;治疗组2予非布司他80mg,1次/d,疗程为20w;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100mg,3次/d治疗,疗程为20w.对患者治疗前、治疗8w以及20w后3组的血尿酸水平和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尿酸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治疗组2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血尿酸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 非布司他、别嘌呤醇在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布司他降尿酸的耐受性良好,且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洋畅;李松兴;汤桂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孕周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及围产结局的影响

    探讨不同孕周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以及围产结局的影响.选取我院6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按照发病孕周分成对照组(孕周<32w)和观察组(32w≤孕周<40w)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间、血压、围产结局、感染并发症及母婴情况.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分娩时血压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异常分娩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9,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孕周越早,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生存质量越高.

    作者:王利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随机选取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指引,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为88.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4%,对照组为13.3%,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出院,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究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平均妊娠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缩短受孕时间、提高妊娠成功率,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袁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小板介导的白细胞活化的临床研究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40例,健康志愿者(N) 30例,采用血细胞仪与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多形核白细胞MAC-1整合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STEMI患者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SA与N(P<0.05).凝血酶受体在存在血小板的情况下使激动多肽(TRAP)激活后诱导PMN MAC-1的上调,L-选择素的脱落,二者之间表现出量效关系.血小板计数的TRAP刺激作用与多形核白细胞MAC-1上调、L-选择素脱落成正相关关系(r=5.73,P<0.05).在STEMI患者中血小板激动剂介导的MAC-1上调与N和SA相比,MAC-1上调幅度显著增高(P<0.05).血小板激活后释放的产物可促使多形核白细胞MAC-1表达上调,从而导致L-选择素脱落是诱发ACS的重要因素.

    作者:漆婵;李海斌;刘娟;刘方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纵膈肿瘤患者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68,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试验组34例患者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的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10.67±20.56)ml、手术时间(1.98±0.34)h以及住院时间(14.23±3.17)d均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9.88±18.12)ml、手术时间(1.01±0.18)h以及住院时间(7.89±2.78)d;试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2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方法治疗纵膈肿瘤患者相比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方法,安全性更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情况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东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观察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头孢克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拉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 (28/40)(P<0.05),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7.5%(3/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头孢克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较头孢拉定好,其更能显著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