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红蛋白电泳及地中海贫血基因联合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诊断价值探讨

施雄飞;张兴宗;刘晓敏;刘涵禹;詹倩;刘曦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电泳, 基因检测, 诊断
摘要: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婚检、产检的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比较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以及阴性标本中HbA、HbA2、HbF,并比较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的HbA、HbA2、HbF与阴性标本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检测对α-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较单一的血红蛋白电泳检测更高(P<0.05),对β-地中海贫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进行诊断,可有效检出地中海贫血.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方法 以20%比例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5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7例.直肠癌根治手术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麻醉中,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心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血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不良反应,前者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提升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建议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大力推广及应用该种麻醉方式.

    作者:冯秀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择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80例患者,按照治疗期间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半数患者归人对照组,基于常规护理措施加以产科护理干预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血压控制效果、早产率和顺产率上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为患者实施产科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旷艳春;张华;梁云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探究

    探究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10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依帕斯他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指标、血糖血脂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1.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患者FPG、P2hPG、HbA1c、TC、TG、LDL-C、BMI指数明显比治疗前降低,HDL-C明显上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PG、P2hPG、HbA1c、TC、TG、LDL-C、BMI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4)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后腓感觉神经、正中感觉神经、腓运动神经、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更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心;苏爱芳;庞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对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探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行疝气腹腔镜手术的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麻醉,观察组应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为(225.95±40.38)s、苏醒时间为(60.85±22.02) min,均明显长于观察组的(17.88±4.17)s、(22.75±6.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的MAP、HR、SpO2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为37.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稳定的血液动力学,较为安全、有效、方便.

    作者:刘兴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

    分析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22例甲状腺疾病给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60例,将采用腹腔镜气管前入路手术的设为研究组6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23%,稍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且并发症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

    作者:蓝锦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应用分析

    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SM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CSM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传导潜伏期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M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诱发电位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够较好检测出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异常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史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015年5月1日~2016年4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病人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进行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肝功能Ⅰ级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临床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富凯;李云书;吕志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供血不足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供血不足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随机选取的50例脑供血不足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在治疗方法层面,对照组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各类治疗指标层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趋近于理想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血脂水平明显更接近预设值,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供血不足合并高脂血症能够较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水平,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邓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血清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750例放射工作人员和140例非放射工作人员血清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放射组TT3和TT4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用组TT3水平比工业组低(P<0.05),在单纯接触X线的放射人员中,其TT3水平比其他人员低,且TT4水平高于其他人员(P<0.05).长期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工作内必须加强对甲状腺部位的有效防护.

    作者:陈满连;蔡木蔚;李笑梅;胡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胃石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探讨采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的胃石症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胃石症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行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采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的胃石症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优化手术效果,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燕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孕期体重管理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建立产检档案,并在我院分娩的孕足月、单活胎初产妇260例,分为2组,其中对孕期体重加以控制的为干预组122例,未干预的为对照组138例,记录两组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剖宫产率及胎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巨大儿发生率.干预组孕妇体重控制合理,孕期体重增加少,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及子痫前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剖宫产降低,巨大儿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两组胎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差异.对孕期体重合理控制,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刘玉娟;付广红;杨荣莉;李玉群;高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间隙性负压在经皮肾取石术中应用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经皮肾取石术(PCNL),观察组PCNL术中结合间隙性负压吸引,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一期清石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4.1%,低于对照组14.9%(P<0.05).在PCNL术中应用间隙性负压吸引装置,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作者:徐彦钢;钟钦;林家裕;龚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BL教学模式在卫生学校素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采集2016年护理毕业班的学员2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PBL教学),对照组100例(常规教学).采用优(85-100分)、良(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计算方法,评价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数学、体育、文献研究中以及综合测评中的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在PBL教学模式数学临床应用的测评中,临床输液、患者的给药时间、患者的给药剂量、三角函数在心电图中的表示、数理统计t、x2检验的考试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育(形体、礼仪、身体健康状况、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文献研究(国内外文献检索、文献分析、论文撰写)的测评中,两组护生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生综合测评结果,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学习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BL教学模式在卫校护生数学、体育、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生数学、体育、文献检索的成绩,同时也提高了护生的身心素质,达到了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知识与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

    作者:熊秋玲;杨莉;吕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对保留灌肠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探究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对保留灌肠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新丰县中医院收治的需保留灌肠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袋实施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实施保留灌肠.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对照组管道脱出、药物外泄、肛门疼痛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需保留灌肠患者实施改良保留灌肠用具,能有效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减少管道脱出与药物外泄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潘光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眼科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效果分析

    建立眼科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体系,并探讨其应用效果.在眼科建立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体系,修订出版《眼科护士岗位层级培训手册》,结合护士职称体系等因素,将眼科护理人员划分为N0~N5六个技术层级,建立和完善护士岗位培训制度,适应护理学科以及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级别,进行层级管理和培训考核.对比应用上述管理方案前后,眼科临床护理质量及眼科医生、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施后眼科二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器材管理项得分均较实施前明显上升;眼科医生、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科护士按岗位层级培训管理,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生、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合深入开展.

    作者:肖思瑜;毛莉丹;宋湘梅;许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胺碘酮与伊布利特对双极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持续心房颤动的影响

    探讨胺碘酮与伊布利特对双极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持续心房颤动(AF)的影响.择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双极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持续性AF患者86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应用伊布利特治疗,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转复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88.37%高于对照组69.77%(P<0.05).两组药物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对双极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持续AF的改善作用优于胺碘酮,且安全性较佳,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06~2015年荔湾区登记肺结核患者流行病特征分析

    了解荔湾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发现工作漏洞.利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对广州市荔湾区2006~2015年肺结核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006~2015年荔湾区户籍人口共发现登记肺结核患者4943例(含涂阳2384例,涂阴2551例,未痰检8例),发病率69.72/10万;流动人口共发现登记肺结核患者2491例(含涂阳1079例,涂阴1405例,未痰检7例),10年间户籍人口肺结核患病率总体呈递升后下降的趋势.(2)2006~2015年广州市荔湾区户籍人口肺结核患者男女比例为2.76∶1;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男女比例为2.07:1.(3)发病年龄:户籍人口以45~5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33.22%),流动人口以15~2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42.27%).(4)职业分布:户籍人口其他(无固定职业和自由职业)25.85%、离退人员23.02%、家务待业18.27%、工人10.48%;流动人口其他(无固定职业和自由职业)23.85%、家务及待业19.11%、工人17.50%、商业服务13.25%.流动人口、男性、成年人、无固定职业和自由职业者、家务待业者、离退人员、工人、从事商务服务的人具有更高的肺结核风险,在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需更多地关注.

    作者:张传灿;李文艳;杨翠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分析研究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选择镇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妊娠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观察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镇痛5min、10min、20min、30min后,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过程中罗哌卡因、芬太尼和自控镇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产妇镇痛选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用量较少,且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9.7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单用阿奇霉素比较,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晓蓉;缪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并研究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临床疗效上,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消失时间上,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作为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加快病情的改善速度,稳定临床症状,使患者尽早实现康复.

    作者:宿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