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BP、MA、TRU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杨建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RBP, TRU, MA, 联合检测
摘要:目的 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U)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是否存在肾病为无肾病组61例和早期肾病组37例,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患者RBP、TRU、MA水平.结果 无肾病组和早期肾病组患者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肾病组患者RBP(74.6±8.5)mg/L、MA (43.6±11.8) mg/L和TRU (2.9± 1.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BP(38.6±8.4)mg/L、MA(ll.2±8.5)mg/L和TRU (1.6±0.7) mg/L(P<0.05).糖尿病组患者RBP、M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肾病组患者RBP、M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糖尿病肾病RBP+MA+TRU检测阳性率为91.9%.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联合RBP、MA和TRU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率,具有使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护理效果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新生儿窒息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观察组护理后抢救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患儿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分析

    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牙种植再生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钛膜组采用钛膜进行骨再生引导,口腔修复膜组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骨再生引导.比较两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治疗1w植骨厚度、骨厚度;患者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口腔修复膜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高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治疗1周植骨厚度、骨厚度大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植骨厚度、骨厚度,减少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牙种植再生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玉一;侯玉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肝外转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肝外转移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俊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究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平均妊娠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缩短受孕时间、提高妊娠成功率,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袁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分析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9月收治的40例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上鼓室鼓窦开放术治疗,观察组行耳内镜下手术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在不同治疗方式下,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听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雪华;马文新;黄晓阳;张春业;郭自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激光组,每组5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剥脱术治疗,激光组患者给予腔内激光手术治疗.结果 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个数、单个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组和激光组患者复发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光组患者治疗后1、3、5d的VAS得分明显低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创伤,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无增加复发的风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祖辉;李涛;余文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纵膈肿瘤患者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68,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试验组34例患者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的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10.67±20.56)ml、手术时间(1.98±0.34)h以及住院时间(14.23±3.17)d均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9.88±18.12)ml、手术时间(1.01±0.18)h以及住院时间(7.89±2.78)d;试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2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方法治疗纵膈肿瘤患者相比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方法,安全性更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情况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东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分析研究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选择镇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妊娠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观察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镇痛5min、10min、20min、30min后,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过程中罗哌卡因、芬太尼和自控镇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产妇镇痛选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用量较少,且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苯巴比妥在足月新生儿窒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选择在我院分娩并出现窒息的新生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苯巴比妥,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情况.观察组新生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I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窒息能显著的改善新生儿的脑损伤,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孙世兰;肖厚兰;杜佩珍;谭廷墨;严美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015年5月1日~2016年4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病人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进行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肝功能Ⅰ级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临床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富凯;李云书;吕志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究

    对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选取1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有患者均经我院确诊为胸腰椎骨折,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对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4.00%),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52.49±11.15)min、住院天数(6.65±1.32)d、术中出血量(116.34±14.29)ml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134.32±38.55)min、住院天数(15.70±0.75)d、术中出血量(352.37±15.10)ml,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对患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从而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胡国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研究

    分析及探索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血、静脉血等采血方法的差异性,旨在为血常规检验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收集本科室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健康体检人群,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50例,经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末梢血标本行血常规检验.研究组包含50例,经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标本行血常规检验.详细记录两组对象的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对象相比,研究组对象中的RBC、Hb、HCT等指标均显著更高(P<0.05).两组对象的WBC 、PLT、MCHC、MCV、MCH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检验中经静脉血采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较末梢血更为优秀,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彭科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细针一步穿刺法在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细针一步穿刺法在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鹿角型肾结石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二步法组采用二步法经皮穿刺肾镜取石,一步法组采用细针一步穿刺法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鹿角型肾结石取净率、置管成功率;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一步法组和二步法组鹿角型肾结石取净率、置管成功率相似,P>0.05;一步法组相较于二步法组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更短、术中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一步法组相较于二步法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细针一步穿刺法在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结肠脾损伤等脏器损伤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县平;杨锋;严海员;吴奥;王炜;胡俊;程瑞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胃癌近远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对原发性病灶行姑息手术切除术,对照组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行病灶的切除而行改道(胃空肠吻合或单纯造瘘)及探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年、3年疗效、生活质量等.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8.0%(36/75),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仅为22.6%(17/75),观察组1年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0.0%(15/75),对照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3%(4/75),观察组3年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晚期胃癌病患而言,姑息手术切除术治疗由于切除了原发病灶,起到一定的减作用,其近远期疗效均好于改道及探查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但具体术式要视患者情况来选择.

    作者:张有泽;余强;刘翔;张伟;徐正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鼻咽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对依从性的影响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104例鼻咽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中添加人文关怀理念.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对比.在患者依从性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71.54%<96.1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卢志兰;汪海慧;杨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PaO2、PaCO2及SaO2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且观察组患者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通气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黄宏佳;叶庆荣;李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选取我院2016年4月~6月收治的62例内科住院患者,分别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值,观察记录两种方案检测血糖浓度及精密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与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便携式血糖仪血糖精密度检测均较佳,误差值均处于允许范围内.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但便携式血糖更易普及应用,在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及推广价值.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9.7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单用阿奇霉素比较,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晓蓉;缪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乳酸(LAC)与脑钠肽(BNP)检测在重症手足口患儿的诊断价值

    通过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测定,探讨其在重症手足口患儿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我院住院手足口病患儿(110例)按病情轻重分为普通组(75例)和重症组(35例),所有患儿检测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40例)对所有患儿检测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并比较检测结果.110例手足口患儿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重症组患儿显著增高,普通组患儿增高不明显,其中重症组患儿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普通组患儿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检测,用于临床诊断手足口重症病例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免疫抑制剂配合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NS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甲泼尼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FK506治疗,并根据患儿的病情改变情况减少剂量或停药.在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儿的血清肌酐、血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肌酐、血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肌酐、血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儿无明显激素副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出现7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4.9%,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抑制及配合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蔡俊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