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儿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异位返流的诊断与治疗1例

陈剑;周利;管琳

关键词:幼儿, 完全性, 肺静脉畸形异位返流, 诊断, 手术
摘要:1 病例报告患儿,男,9月余.因早晚频繁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在市级儿童医院诊断为“喉炎”,给予常规雾化治疗,但症状无缓解,声音低弱.后经心脏听诊于二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LA 14.4mm、LV9.8mm、RV30.3mm、RA38.9mm、EF79%;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06mmHg;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动脉轻度返流;右心增大;右室壁增厚.考虑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而转诊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尚可,食纳及夜眠可,二便正常;体温36.2℃,HR148次/min,呼吸急促(55次/min),BP106/78mmHg;颈静脉怒张,心前区有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可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扩大,A2<P2,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熊去氧胆酸对减轻婴儿肝炎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的效果分析

    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机体炎症反应效果.选择我院小婴儿科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16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82例)与试验组(86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肝抗炎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3w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比较两组肝功能变化,检测指标有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氨酶(GGT)以及总胆汁酸(TBA).经治疗,常规组炎症因子TNF-α及IL-6依次是(285.84±34.65)ng/L、(38.62±3.15)ng/L,试验组(204.58±46.62)ng/L、(28.36±3.47)ng/L,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TBIL、DBIL、GGT及TB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常规组出现1例病情反复需手术治疗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可有效减少机体炎性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增强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予以考虑.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BL教学模式在卫生学校素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采集2016年护理毕业班的学员2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PBL教学),对照组100例(常规教学).采用优(85-100分)、良(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计算方法,评价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数学、体育、文献研究中以及综合测评中的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在PBL教学模式数学临床应用的测评中,临床输液、患者的给药时间、患者的给药剂量、三角函数在心电图中的表示、数理统计t、x2检验的考试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育(形体、礼仪、身体健康状况、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文献研究(国内外文献检索、文献分析、论文撰写)的测评中,两组护生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生综合测评结果,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学习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BL教学模式在卫校护生数学、体育、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生数学、体育、文献检索的成绩,同时也提高了护生的身心素质,达到了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知识与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

    作者:熊秋玲;杨莉;吕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OPD稳定期中医特色外治方案的规范化研究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特色外治方案的规范化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外治方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Y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及呼吸困难分级(mMRC)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及6MWT、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住院次数.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及mMRC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及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状指标、日常生活、社会活动评分及6MWT均高于对照组,mMRC分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中医特色外治方案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恢复肺功能状态,降低COPD复发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王东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将接收的94例十二指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并常规服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为91.4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为14.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康胶囊等中成药治疗十二指肠炎,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传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细针一步穿刺法在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细针一步穿刺法在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鹿角型肾结石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二步法组采用二步法经皮穿刺肾镜取石,一步法组采用细针一步穿刺法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鹿角型肾结石取净率、置管成功率;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一步法组和二步法组鹿角型肾结石取净率、置管成功率相似,P>0.05;一步法组相较于二步法组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更短、术中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一步法组相较于二步法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细针一步穿刺法在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结肠脾损伤等脏器损伤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县平;杨锋;严海员;吴奥;王炜;胡俊;程瑞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探讨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要点.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因出现废用性骨质疏松而致骨折患儿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疾病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38例患儿中共计46个部位发生股骨骨折,分别位于股骨颈、股骨中上段、股骨中下段、股骨髁等部位;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长时间不同程度的疼痛,伴有局部压痛、局部肿胀、功能受限等表现;X线片检查则可见股骨颈处骨密度降低,股骨干骨皮质变薄,均确认为骨质疏松.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22),所有患儿均采用骨牵引、皮牵引、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患儿加用辅助性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均在3个月内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无患儿发生畸形.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一般可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确诊,而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减少长期卧床患儿骨矿量的丢失,加强功能锻炼,采用内外科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骨折非常重要.

    作者:贺喜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分析

    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牙种植再生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钛膜组采用钛膜进行骨再生引导,口腔修复膜组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骨再生引导.比较两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治疗1w植骨厚度、骨厚度;患者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口腔修复膜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高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治疗1周植骨厚度、骨厚度大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植骨厚度、骨厚度,减少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牙种植再生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玉一;侯玉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变化对孕妇早产发生的影响研究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变化对孕妇早产发生的影响.选取我院接收的31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由临床医师依据是否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分为对照组(正常孕妇)2897例和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孕妇)293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对孕妇肝功能变化和早产影响进行研究.两组在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早产发生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变化能够提高肝功能各项指标值,影响孕妇肝功能变化情况,提高孕妇早产发生率,因此需要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进行充分的判断.

    作者:熊将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探究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8例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取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感染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8.70%)与对照组(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肾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对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应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渠武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胃癌近远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对原发性病灶行姑息手术切除术,对照组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行病灶的切除而行改道(胃空肠吻合或单纯造瘘)及探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年、3年疗效、生活质量等.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8.0%(36/75),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仅为22.6%(17/75),观察组1年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0.0%(15/75),对照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3%(4/75),观察组3年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晚期胃癌病患而言,姑息手术切除术治疗由于切除了原发病灶,起到一定的减作用,其近远期疗效均好于改道及探查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但具体术式要视患者情况来选择.

    作者:张有泽;余强;刘翔;张伟;徐正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 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损伤控制组和急救组各60例.急救组行传统急救手术;损伤控制组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后APACHEII评分、PH、SPO2、PT水平和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指标.结果 损伤控制组抢救成功率为95%,急救组为7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组死亡率为5%,急救组为2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前APACHEII评分、PH、SPO2、P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组患者复苏后APACHEII评分、PH、SPO2、PT水平均优于急救组,组闻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急救,减轻创伤应激,纠正休克,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虎;李永浩;苏广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彩超引导下穿刺置(多侧孔软)管引流加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

    目的 分析和评估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加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7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29例和B组28例.A组给予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加无水乙醇注射治疗,B组给予彩超下反复冲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55%,B组是71.4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7.24%,B组为42.86%,对比存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采取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加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斌;熊轩;郭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015年5月1日~2016年4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病人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进行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肝功能Ⅰ级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临床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富凯;李云书;吕志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胃石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探讨采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的胃石症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胃石症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行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采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的胃石症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优化手术效果,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燕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

    分析探讨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胸腹部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胸腹部CT扫描显示,41例患者中,脾大28例,脾浸润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结节影,其中有少数伴有出血现象,低密度结节影弱化;淋巴结主要呈轻度、中度肿大;胸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部和胸膜浸润.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贫血、继发感染、持续性弛张热等症状,同时存在白血病细胞增生、浸润、高度脾大症状.胸腹部CT检查的应用,对于脾和肺浸润诊断均大有助益,与病理相相结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可有效促进疾病诊断效率的提升,防止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具备较为理想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进行更加广泛和普遍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陆少范;黄胜福;曹治;黄裕存;邝宇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方法 以20%比例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5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7例.直肠癌根治手术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麻醉中,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心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血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不良反应,前者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提升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建议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大力推广及应用该种麻醉方式.

    作者:冯秀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63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观察组A组(Hcy≥15μmol/L,n=39)与观察B组(Hcy<15μmol/L,n=24例),另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1例作为对照组.人院后进行常规抽血检查,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Hcy,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CRP.观察组Hcy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组Hcy及CRP水平显著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与CRP水平升高是AIS发生、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患者血浆Hcy水平越高,则CRP水平亦随之升高.

    作者:胡会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

    分析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22例甲状腺疾病给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60例,将采用腹腔镜气管前入路手术的设为研究组6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23%,稍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且并发症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

    作者:蓝锦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银屑病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82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用药依从性分别为53.6%、9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6.3%、70.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是护理老年银屑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红蛋白电泳及地中海贫血基因联合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诊断价值探讨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婚检、产检的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比较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以及阴性标本中HbA、HbA2、HbF,并比较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的HbA、HbA2、HbF与阴性标本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检测对α-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较单一的血红蛋白电泳检测更高(P<0.05),对β-地中海贫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进行诊断,可有效检出地中海贫血.

    作者:施雄飞;张兴宗;刘晓敏;刘涵禹;詹倩;刘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