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膈下逐瘀汤对大鼠纤维化肝组织α-SMA和MMP-2表达的影响

张英博;贾彦;牛英才

关键词:膈下逐瘀汤, 肝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金属基质蛋白酶-2
摘要: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α-SMA和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膈下逐瘀汤组共3组,每组20只,用4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膈下逐瘀汤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α-SMAt和MMP-2表达.结果 模型组α-SMA和MMP-2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为(21.97±1.68和14.12±0.6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88±1.26和5.90±0.70)(P<0.05),表明模型组α-SMA和MMP-2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膈下逐瘀汤组α-SMAt和MMP-2 IOD值分别为(14.44±0.83和8.47±0.68)显著降低(P<0.05),表明α-SMA和MMP-2表达下调.结论 膈下透瘀汤可能通过下调肝组织中α-SMA和MMP-2的表达,调控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从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警示病例优化骨科课堂教学的探讨

    骨科教学警示病例主要就是指用于教学,并和骨科基本知识理论及伦理有关的误诊误治病例,按照骨科内容相关的原则进行分类.在骨科教学中适当的插入一些譬示病例可以起到加深印象、辅助记忆,提高责任意识,强化人性医学的作用.是优化骨外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沈业彤;单立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我县卫生监督的现状与对策初探

    卫生部于2000年出台了<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1],2005年初又颁布了<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以下简称<规定>).据此,龙江县于2003年6月经县编委批准,组建县公共卫生监督所,核编17人,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宗旨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卫生监督保障.经过3年的改革实践,新的卫生监督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步入良性运转,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作者:栾景林;何旭峰;左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碘伏软膏在开放性创伤换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碘伏软膏在开放性创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开放性创伤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实验组8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换药,实验组用碘伏软膏换药,观察创面愈合对间,评估换药时是否敷料粘贴伤口,出血,疼痛.结果 实验组创面伤口愈合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碘伏软膏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更换时无痛无出血、增加病人舒适感.

    作者:刘俏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阴式手术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卵巢囊肿剥离术及附件切除术50例.选择同期同样手术的开腹手术30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用药率,住院和术后发热率的比较.结果 经阴道手术的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与开腹手术比,经阴道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发热率低等优点.结论 经阴道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考虑创伤小有利于病人的手术途径.

    作者:盖咏梅;藤学芳;岳才忠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电话回访对出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出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电话随访形式,时208例出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有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的需求及遵医行为前后调查.结果 通过电话随访,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建立和蔼的医患关系,遵医行为由原来的58.9%上升到97.0%(x2=19.493,P<0.01).结论 开展电话回访是出院病人获得有关疾病知识的有效途径,它对改善病人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也对提高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瑞珍;陈晓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论希腊文化在医学英语中的作用

    文化教学是医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医学英语和希腊罗马文明息息相关,因而借鉴希腊文化可以在医学英语教学中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医学词汇、医学精神、思想引导、课堂教学四个角度结合教学经验阐述希腊文化的作用.

    作者:刘春艳;阎伟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实施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展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方法 将2个固定采血点(每个采血点的日采集量基本相等)随即分为两组,一组接待的献血者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另一组接待的献血者为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结果 对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后,献血不良反应明显下降,2次以上献血者明显增加.结论 在献血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整体护理,可以促进无偿献血队伍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雅莉;时宝红;刘新建;惠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32例行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比较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秋丽;吕小娟;林琼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纳洛酮在抢救胎儿宫内窘迫的作用

    目的 研究纳洛酮应用胎儿宫内宫窘迫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 根据抽签号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根据双盲对照原则,由专人负责抽取药物,A组用0.9%的生理盐水0.5 ml,B组用纳洛酮0.5 ml(0.2 mg)加0.9%的生理盐水0.5 ml,C组纳洛酮1 ml(0.4 mg).进手术室后常规给产妇吸氧;切皮前A组为0.9%的生理盐水1 ml,B纽为纳洛酮0.5 ml(0.2 mg)加0.9%的生理盐水0.5 ml,C组为纳洛酮1 ml(0.4 ml).胎儿娩出后即进行Apgar评分7分及7分以下为新生儿窒息,进行新生儿复苏.结果 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5 min比较见表2,在1 min Apgar评分中,B、C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A组(P<0.01),B,C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纳洛酮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缩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

    作者:刘桂范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脑血管病15例猝死原因分析

    猝死是一种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突然发生、迅速死亡.本文就我经治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猝死15例分析原因.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洪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处方评价

    目的 了解不同等级医院合理用药、处方管理、费用控制等情况,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选择2家不同等级医院6个月门诊自费处方,对合理用药处方评价指标进行调查.结果 平均用药品种数2.83种、抗菌药使用率为51.34%、注射剂使用率为31.87%、基本药物使用率为80.73%、平均就诊时间6.07 min、平均发药交待时间27.2 s、药品标示完整率为86.7%、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为90%.结论 2家医院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均较高,应进行适当干预.

    作者:罗柳荣;龙世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医用高等数学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针对传统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缺点,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本文着重论述教师的指导作用.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协作能力和群体意识,把数学作为工具解决医学工作和科研实际问题.

    作者:宋运娜;何兰;滕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骨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医院住院患者医疗文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反映,它记载了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在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处理中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1],同时也是护理管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付丽;祝洁;周小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胎儿臀部畸胎瘤超声检查误诊为骶尾部脊膜膨出1例

    1 病例报告孕妇,女,29岁.妊娠39周来院行妇产科常规检查.查体: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

    作者:李岩;任刚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浅谈小型餐饮业的日常监督

    作者介绍了我县餐饮业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对我县小型餐饮业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对我县餐饮业如何进行日常监督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监督提出建议.

    作者:孙铁钢;何旭峰;左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护理总结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30例急性白血病惠儿的护理,提出急性期以预防感染、出血及对症支持护理为主,确诊后化疗护理,出院时健康教育,并辅以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论 30例患儿中,3例因病情恶化死亡,6例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确诊后放弃治疗,21例完全缓解出院.

    作者:李小洁;周月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B超检查在男性睾丸未降中的应用

    应用B超显像,对睾丸未降(隐睾)的检查,有助于对隐睾的诊断、部位的判定、测量大小、观察内部结构变化,及有否合并肿瘤、炎症、疝的发现.

    作者:袁淑云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心电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心电学是通过测量、分析体表记录的心电图形,来揭示人体心脏电生理特性,用以诊断、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心电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心电图诊断是通过操作来实现的,其操作包括导联的连接、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的正确诊断,其中后者为重要,即思维中的操作性,这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电学理论知识,并具备正确的心电学思维的逻辑性.

    作者:程怡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探讨

    本研究拟就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作一初步探讨.研究发现:1.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来自于教学、科研、体育相关工作、生理因素等层面,细分则包括教师评价、授课、带队及训练、兼任行政职务、校内、外运动会的筹办、深造、进修、晋升、以及年龄增长、运动能力下降等因素.2.为有效应时工作压力,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学会识别压力并确认对压力的反应,以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情绪管理、休闲活动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应时压力.

    作者:邵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S型头围固定法在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型头围固定法在耍幼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S型头围固定法)和对照组(采用常用的三条胶布固定法),观察其返修率及重新穿刺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返修率及重新穿刺率显著低于时照组(P<0.001).结论 S型头围固定法不仅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还可增加患儿活动的随意性,提高惠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珍;薛奇英;周春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