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贝贝
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应用效果.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组.传统开颅组采取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微创穿刺组采取微创穿刺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优良率;颅内再出血、肺部感染和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S-100蛋白水平、NSE水平.微创穿刺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优良率高于传统开颅组(P<0.05);微创穿刺组颅内再出血、肺部感染和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颅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S-100蛋白水平、NSE水平相近(P>0.05);出院时微创穿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S-100蛋白水平、NSE水平优于传统开颅组(P<0.05).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创伤,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陈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分析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发生率受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白血病化疗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8例、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外进行防感染、饮食及心理干预等)42例.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程度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为68.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需要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较快改善口腔溃疡情况,促进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何兴;刘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总结小细胞肺癌合并SIADH的治疗及护理.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合并SI ADH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护理.2014年1月~2016年1月共收治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伴有SIADH者31例,发生率为67.6%,经积极处理,治愈好转18例,未治愈患者自动出院5例,死亡8例.及时、有效、恰当的补钠,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相关诱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等,对改善小细胞肺癌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焦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将我院妇科病房按照病床号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工作方式和质控方式,观察组采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实行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问题存在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问题发生比较,均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行变扁平化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更显著,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快速恢复.
作者:张军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AT评分和MMRC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常规肺功能和支气管扩张试验,完善COPD评估测试(CAT)及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评价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FEV1%预计值的减少,CAT分值逐渐升高、MMRC评分的级别也明显提高;CAT评分与MMRC评分相比,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CAT评分与COPD严重度分级呈正相关(r=0.65,P<0.01);MMRC评分与COPD严重度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56,P<0.05);两者与肺功能(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1);CAT与MMRC呈正相关(r=0.49,P<0.05).CAT评分和MMRC评分在COPD患者中具有相关性,可同等反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COPD病情的评估和筛查.
作者:何涛;林颖;郭晓珍;苏国秋;林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扎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化痰、止咳、抗炎及对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吸入及扎鲁司特口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两组治疗前FEV1/FVC、PEF%值以及TNF-α、IL-4、IL-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FEV1/FVC及PEF%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NF-α、IL-4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整体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扎鲁司特与舒利迭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对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及机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凤圈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总结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可行性.此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行全身麻醉的5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个麻醉组.观察组麻醉患者行依托咪酯,参照组麻醉患者行丙泊酚,对比两组全身麻醉患者各个时间段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另外对比两组麻醉患者的知晓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DBP与SBP对比,P<0.05,与观察组对比,参照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参照组患者DBP、SBP插管后3min、5min对比观察组,P<0.05.切皮时,参照组患者DBP、SBP、HR下降,与观察组对比(P<0.05).组间患者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患者苏醒时间、知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维持效果明显,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拔管速度、清醒时间快、不良反应低.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铭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68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外搽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1%vs61.7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减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林中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观察奥氮平联合森田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不同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项评分随时间延长并无显著变化(P>0.05),而治疗组各项评分每2个时刻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第2、4、6周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联合森田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幼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观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的疗效.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上述治疗后再联合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GCS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11.37±0.98)分和(12.56±1.78)分,研究组分别为(14.15±0.81)分和(8.31±0.80)分,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增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治疗14d后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也无明显异常.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曾慧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超声Graf法筛查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价值.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75例DDH婴幼儿(DDH组)、90例非DDH婴幼儿(非DDH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髋关节超声Graf法检查.两组婴幼儿性别(χ2=0.1610,P=0.7064)、年龄(u=0.7040,P=0.4825)、体质指数(u=1.3316,P=0.18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Graf法诊断DDH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9.3%、100.0%、100.0%、91.8%、95.2%.超声Graf法筛查DDH的临床价值确切,其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从我社区收治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中随机选择86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与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SDS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RQOL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高血压伴心理障碍临床干预护理,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心理,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念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焦虑程度及产后恢复的影响.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程度和产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SA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产妇的焦虑程度,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优势.以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单一组仅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治疗不适症状发生率.联合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单一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显著比单一组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适症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背疼痛和眩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霍敬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分析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84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并随机分组.氯霉素滴眼液组选择氯霉素滴眼液治疗,诺氟沙星滴眼液组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平均治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诺氟沙星滴眼液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高于氯霉素滴眼液组(P<0.05);诺氟沙星滴眼液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氯霉素滴眼液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相近(P>0.05);干预后诺氟沙星滴眼液组生活质量、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优于氯霉素滴眼液组(P<0.05).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快速治愈,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邓欣然;康黔;胡玉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在护理部建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的基础上,成立神经外科压疮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压疮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对本病区护士进行压疮知识培训.结果能提高科内护士对压疮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预防压疮,减低病区的压疮发生率.成立神经外科压疮管理小组,能提高科内护士对压疮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压疮发生率,保障病人安全.
作者:黄敏珍;王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观察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疗效.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各时间指标、胃肠减压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后,研究组的营养指标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康复时间,满足了其治疗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周建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分析钬激光碎石术后继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对性功能的影响.从行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选取术后继发输尿管狭窄病例50例及术后未发生输尿管狭窄病例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钬激光碎石术后继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并于治疗前及6个月后以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分,观察输尿管狭窄对性功能的影响.病程、结石直径、结石嵌顿、手术时间、离床时间均为钬激光碎石术后继发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后继发输尿管狭窄的观察组ASEX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对继发输尿管高狭窄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减小钬激光碎石术后继发输尿管狭窄的风险,抑制输尿管狭窄对患者性功能的副作用力.
作者:胡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肠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过敏性紫癜(HSP)合并顽固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HSP合并顽固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外辅以肠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激素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7.67±4.97)d、(10.56±5.53)d、(15.19±3.7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98±5.82)d、(22.11±5.78)d、(28.74±6.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素用量对比中,观察组用量为(25.03±4.82)mg/kg,而对照组则为(50.24±8.26)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过敏性紫癜合并顽固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临床在常规治疗措施外,可以结合肠镜下喷洒凝血酶来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激素的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蔡军;刘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