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李永辉

关键词:跟骨骨折, 外侧改良切口, 解剖型钛板内固定
摘要:研究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靴型支具辅助经皮穿针撬拨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外侧改良切口解剖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Maryland评分及愈合不良发生率.两组均手术成功,骨折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Bohler角及Gissane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82.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9%(P<0.05).研究组Marylan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不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跟骨关节骨折给予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与常规术式相比虽手术更复杂,骨折愈合时间没有显著缩短,但更能促进跟骨功能恢复.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治疗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产后出血量,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3/51)低于对照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低分子肝素与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8.89%、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与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观察分析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8%,与对照组21.54%比较显著降低(P<0.05).针对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疗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万仲贤;陈泽;熊福生;李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联合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

    探讨大骨窗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67例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接受单纯开颅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大骨窗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并就两组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手术恢复良好21例、轻残7例、重残5例,死亡2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恢复良好15例、轻残8例、重残4例,死亡5例.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患者可实施大骨窗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不但治疗效果较好,且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任光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对不同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VAS痛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方式进行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为(4.83±1.12)分,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3.12±0.55)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新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后的预后效果探究

    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后的预后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采用降糖、调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狭窄程度、生存质量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仅有2例再狭窄发生.治疗前两组狭窄程度、生存质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狭窄程度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后的预后效果确切,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降低狭窄程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跟保守治疗对比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廖成标;蒋爱忠;乐建华;张惠琪;刘国欢;黄松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给予治疗组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显著更优(P<0.05).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儿的肺功能,血氧饱和度以及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恢复.

    作者:闫宇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

    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遵从抽签原则予以分组,治疗组(n=48)应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n=48)单纯应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时间、运动持续时间.治疗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分别是(465.12±21.06)s、(621.29±157.84)s,用药8w的硝酸甘油减停率是56.25%,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8%;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85.42%,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分别是(407.45±41.98)s、(507.45±155.33)s,用药8w的硝酸甘油减停率是31.25%,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58%;上述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提升运动能力,且可帮助患者停用硝酸甘油,或减少用量,有借鉴意义.

    作者:张殿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3D打印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探析在修骨损缺的手术当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30例创伤性四肢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3D打印技术.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要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需要进行修复骨缺损手术的创伤性四肢缺损,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治疗比常规方法的效果好,使用3D打印技术能有效对疾病情况进行明确的了解和判断,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汉晖;刘永裕;林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康复路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探讨护理康复路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护理中的效果.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HIE患儿10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护理康复路径.通过CDCC婴幼儿发育检测中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对比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与6个月时运动功能与智力功能的变化;观察对比两组患儿1年内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研究组治疗3个月与6个月时MDI与PDI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遗症的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康复路径能够有效改善HIE患儿的运动与智力发育效果,强化康复质量,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丽;张林霞;梁晓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的改善作用

    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的改善作用.择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90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措施.研究组第1次排尿残余的尿量在100ml以上、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44%、2.22%,低于对照组20.00%、17.78%(P<0.05);研究组正常排尿的发生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82.22%(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6.66%(P<0.05).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孟晓娣;任向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尿失禁老人实施护理干预对机构照护的研究

    目的 研究对机构式长期照护的尿失禁老人进行早期积极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中心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院长住的100例女性老年人,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传统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前组接受院内一般照顾,后组进行早期机体评估后接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心理评分.结果 传统组心理评分较低,后组较高(P<0.05).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较重;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较好.结论 针对养老院接收尿失禁老人而言,做好日常照顾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此类患者护理首要步骤即进行心理护理及知识宣教,早期进行相关功能康复训练,可减少尿垫使用量,且患者临床尿失禁症病情得到好转,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有一定的缓解且自我管理行为较好.

    作者:罗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综合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效果,为治疗原发性胃癌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在2013年9月~2016年10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9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①CA125、②CEA、③CA72-4、④CA19-9)和免疫组化指标(Her-2)表达不同胃癌分期中的水平差异,评价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监测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和预后价值.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检测阳性率远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不同分期原发性胃癌患者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免疫组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水平在不同肿瘤大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Her-2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的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胃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检测CA125、CEA的表达水平能够对原发性胃癌患者进行辅助诊断;胃癌患者的CA125、CEA、CA72-4、CA19-9水平与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胃壁浸润深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与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薄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加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加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加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赖氨葡锌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加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将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大便性状变稠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次数正常时间、腹痛停止时间、大便细菌培养正常时间、大便镜检正常时间、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大便性状变稠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次数正常时间、腹痛停止时间、大便细菌培养正常时间及大便镜检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免疫指标CD3+、CD4+、CD4/CD8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患者治疗中选择赖氨葡锌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加蒙脱石散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免疫功能增强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佘意贵;黎清耀;佘小平;谭雪婵;李燕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晕痛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慢性偏头痛94例疗效分析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晕痛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4例慢性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病人给予晕痛定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6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以治疗初始、治疗后2w及4w作为观察节点,观察治疗效果并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2W和4W后比较,头痛程度评分(VAS)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通过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痛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临床治疗偏头痛的一种选择.

    作者:井延涛;程乾;鲁秀荣;池泳;樊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对IVF-ET周期中黄体期雌二醇降低幅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观察综合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黄体期雌二醇降低程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回顾新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生殖中心首次采用长方案行IVF-ET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2例病例资料,根据护理分为综合护理组与一般护理组,所有患者均在取卵后注射黄体酮60mg,记录hCG日、取卵后第7天,第14天血清雌二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雌二醇水平的差异.本次研究中的7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分为综合护理组与一般护理组,根据彩超结果综合护理组有31例妊娠,一般护理组有12例妊娠.两组患者hCG日E2水平无显著差异,取卵7日、取卵14日综合护理组E2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后(黄体早中期)雌激素水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取卵后第7日雌激素水平降低过大会影响妊娠结局,综合护理可预防雌激素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作者:熊玉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优越性分析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采取单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及优越性.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双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单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愈率、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复发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愈率、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与随访3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明显,安全性高,相比双孔冲洗引流术而言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随访期间复发率,值得借鉴.

    作者:冯圣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阶段式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阶段式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影响.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我院治疗的GDM患者64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式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比较两组孕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2,P<0.05);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3,P<0.05).阶段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明显降低孕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少平;田会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2016年12月之间我院行无痛人流的早期孕妇12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麻醉,麻醉方案一致,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1h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TA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h研究组ST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状态会影响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有效的术前心理干预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丽贞;覃凤菊;袁静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环切术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效果和美学价值

    分析在口腔种植中应用微创环切术治疗的效果和美学价值.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翻瓣种植,观察组选择微创环切术进行种植,比较两组效果.观察组种植所需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肿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学效果评分为11.24±2.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71±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牙龈乳头高度为3度的患者占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嵴的骨吸收量为0.14±0.02mm,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18±0.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环切术用于口腔种植中,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美学效果良好,促进术后康复,有推广可行性.

    作者:黎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