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康复路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赵丽;张林霞;梁晓君

关键词:护理康复路径,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
摘要:探讨护理康复路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护理中的效果.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HIE患儿10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护理康复路径.通过CDCC婴幼儿发育检测中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对比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与6个月时运动功能与智力功能的变化;观察对比两组患儿1年内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研究组治疗3个月与6个月时MDI与PDI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遗症的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康复路径能够有效改善HIE患儿的运动与智力发育效果,强化康复质量,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周围性面瘫择期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

    分析了采用择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选取自2014年的10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择期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的面瘫评分更高;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患者在面瘫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比可见明显差异(P<0.05).周围性面瘫采用择期针灸治疗可起到满意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廖柏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将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成功49例、治疗失败6例,治疗成功率为89.09%.对照组治疗成功37例、治疗失败18例,治疗成功率为67.27%.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44,P=0.0058).观察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99,P=0.0000).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05,P=0.4976).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χ2=0.7851,P=0.4037)、白细胞减少症(χ2=0.1763,P=0.6955)、胃肠反应(χ2=0.0017,P=0.9671)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良好,具有治疗成功率高、血清HCG转阴快等优点.

    作者:熊俊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低分子肝素与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8.89%、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与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创面清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处理,而研究组依照患者病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后创伤大小、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相比,研究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0%,两组相比研究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提升临床疗效,属于临床上佳的治疗方法,易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刘少华;吴运成;梁开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的临床特征及对照研究

    探讨神经分裂症患者脑CT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对照研究.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同期我院收治的神经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CT进行脑部扫描,对比扫描结果.研究组脑萎缩比例高达3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患者脑萎缩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脑萎缩是常见的临床特征,而脑萎缩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脑部CT有助于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作者:朱朝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

    分析HDP治疗尿毒症的效果.选取我院肾内科2013年3月~2017年2月诊治的89例尿毒症患者研究临床效果,分为HDP组、HD组,HDP组47例,HD组42例,采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HD组的iPTH水平、β2-MG水平、LEP水平、BUN水平及Scr水平均明显高于HDP组.采用HDP疗法可有效清除毒素,治疗尿毒症的效果较好.

    作者:徐献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分析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选取我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7例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鼓膜穿刺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治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通过快速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去除患者症状,治疗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乔永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环切术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效果和美学价值

    分析在口腔种植中应用微创环切术治疗的效果和美学价值.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翻瓣种植,观察组选择微创环切术进行种植,比较两组效果.观察组种植所需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肿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学效果评分为11.24±2.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71±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牙龈乳头高度为3度的患者占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嵴的骨吸收量为0.14±0.02mm,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18±0.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环切术用于口腔种植中,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美学效果良好,促进术后康复,有推广可行性.

    作者:黎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

    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中抽取5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予以分组,胸腔镜组(n=27)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n=27)应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胸腔镜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胸组,其胸腔引流量均大于开胸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胸腔镜组术后平均VAS疼痛评分是(3.89±1.26)分,低于开胸组的(5.57±1.49)分(P<0.05).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肯定,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缓解疼痛,并促使其早期痊愈.

    作者:张新忠;李楠;赵磊;梁保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BI)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例SB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高压氧,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评分(NIHSS).研究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SBI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西医三联疗法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探究西医三联疗法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Hp(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2例.单一组予以西医三联疗法治疗,于此基础上,联合组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Hp根除率对比,联合组95.2%明显高于单一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联合组97.6%明显高于单一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明显低于单一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PFNA)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探究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各项指数.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对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势,且手术切口小,可快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泽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和PCT的水平变化分析

    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患者血清脑利钠肽N端前体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选取1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重症组45例和轻症组7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变化.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重症组患者其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无论重症组还是轻症组,发作期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两两互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能够反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陈永生;陈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探讨优质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将7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35/36)高于对照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王凤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凝聚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脂水平和安全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TC、LDL-C较治疗前有所降低,HDL-C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治疗组TG、TC、HDL-C、LDL-C等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翟永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研究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妊娠率.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相较于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丹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2例作研究样本,并遵从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n=41)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对照组(n=41)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0,低于对照组的9.76%(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借鉴.

    作者:王俊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了解术前米非司酮处理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处理,剂量为12.5mg/d,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肌瘤直径,手术时间、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贫血状况改善明显于对照组,肌瘤直径缩小明显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米非司酮处理可改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贫血情况,减少肌瘤直径,缩短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海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出生后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后肺功能测定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出生的符合标准的220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1~7d、~14d、~21d和~28d日龄组.采用福尔康盛公司生产的肺功能仪(uasterscreen)测定以上新生儿的肺功能参数,包括潮气量(VT/kg)、每分通气量(MV/kg)、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TEF/TE)等指标.结果 足月新生儿随着日龄的增长,RR有逐渐下降的趋势,VT/kg、MV/kg、TEF75、TEF50有逐渐升上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随着日龄的增长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肺功能检测是评价新生儿肺发育的重要手段,新生儿随着年龄的增加肺功能逐渐上升,可以容量增长为首选.

    作者:张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固尔苏气管内给药和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可行性分析

    对固尔苏气管内给药和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及可行性进行分析.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于我院新生儿病房接受治疗的58例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气管内给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高于治疗前,二氧化氮分压、吸入氧浓度、吸气末正压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低于观察组,二氧化氮分压、吸入氧浓度、吸气末正压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AP联合固尔苏气管内给药可明显缓解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飞;胡锦霞;梁健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