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分析在口腔种植中应用微创环切术治疗的效果和美学价值.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翻瓣种植,观察组选择微创环切术进行种植,比较两组效果.观察组种植所需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肿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学效果评分为11.24±2.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71±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牙龈乳头高度为3度的患者占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嵴的骨吸收量为0.14±0.02mm,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18±0.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环切术用于口腔种植中,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美学效果良好,促进术后康复,有推广可行性.
作者:黎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索脑供血不足性眩晕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韩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价值.从我院牙科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多次法根管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经观察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比多次法根管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方芳;吕道志;陈雷;毛秀芝;彭文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行急诊抢救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入院后均立即施以常规基础治疗,参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抢救的临床效果.经通气结束后,两组HR、RR、SaO2、PaO2、PaCO2、BNP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曾慧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超声波辅助治疗对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于本院康复科门诊和病房以软组织损伤为诊断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波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损伤区疼痛、压痛、肿胀度以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及其临床疗效,其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损伤区疼痛、压痛、肿胀度以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评分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损伤区疼痛、压痛、肿胀度以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评分和治疗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波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软组织损伤患者损伤区疼痛等症状,恢复关节活动功能,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惠霞;赵琳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分析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采取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病情恢复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与呼吸机撤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实践.
作者:陈利霞;张艳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为有效对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探究不同亚胺培南输注时间疾病治疗效果的差异.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96例ICU患者经诊断为严重病原菌感染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行亚胺培南延长输注,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感染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观察组病菌治疗效果为91.7%,对照组为79.2%,观察组较对照组病菌控制效果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对照组为16.7%,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临床在对ICU严重病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亚胺培南延长输注不仅能达到理想抗菌效果,患者恢复好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朱志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对不同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VAS痛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方式进行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为(4.83±1.12)分,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3.12±0.55)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新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对诊治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价值.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20例,并回顾分析这12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另再选择3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急性阑尾炎单纯性组、化脓性组、和坏疽性组的CRP与WBC计数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术后CRP与WBC计数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并发症组相比无并发症组的CRP与WBC计数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阑尾炎患儿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对病情判断及预后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中抽取5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予以分组,胸腔镜组(n=27)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n=27)应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胸腔镜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胸组,其胸腔引流量均大于开胸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胸腔镜组术后平均VAS疼痛评分是(3.89±1.26)分,低于开胸组的(5.57±1.49)分(P<0.05).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肯定,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缓解疼痛,并促使其早期痊愈.
作者:张新忠;李楠;赵磊;梁保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分析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术后复发预测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01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3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癌旁组织3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患者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MACC1和c-Met蛋白表达与患者术后病情复发关系.实验组的MACC1和c-Met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26%、68.42%,对照组两者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5.71%、31.4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ACC1和c-Met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TNM分期有关,属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
作者:黄美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泛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单纯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泛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泛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韶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综合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效果,为治疗原发性胃癌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在2013年9月~2016年10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9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①CA125、②CEA、③CA72-4、④CA19-9)和免疫组化指标(Her-2)表达不同胃癌分期中的水平差异,评价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监测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和预后价值.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检测阳性率远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不同分期原发性胃癌患者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免疫组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水平在不同肿瘤大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Her-2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的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胃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检测CA125、CEA的表达水平能够对原发性胃癌患者进行辅助诊断;胃癌患者的CA125、CEA、CA72-4、CA19-9水平与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胃壁浸润深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与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薄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依据情绪ABC理论进行的心理干预对老年骨肿瘤保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收集100例老年骨肿瘤保肢治疗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情绪ABC理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老年骨肿瘤保肢治疗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为中等水平;与干预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依据情绪ABC理论进行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骨肿瘤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治疗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产后出血量,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3/51)低于对照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分析探讨急性肠炎的治疗中采用蒙脱石散与连蒲双清片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单纯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和观察组(50例,采用蒙脱石散与连蒲双清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47例,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3例,66.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2例,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15例,30.00%).采用蒙脱石散与连蒲双清片联合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崔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的改善作用.择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90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措施.研究组第1次排尿残余的尿量在100ml以上、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44%、2.22%,低于对照组20.00%、17.78%(P<0.05);研究组正常排尿的发生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82.22%(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6.66%(P<0.05).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孟晓娣;任向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各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抗凝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外周血CD3+CD4+以及CD3+CD8+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计算CD4+/CD8+比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三组受试者外周血CD4+CD8+细胞计数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正常对照组CD4+细胞计数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HIV组CD4+细胞计数高于AIDS组(P<0.05);CD8+细胞计数为HIV组高于对照组和AIDS组(P<0.05),AIDS组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对照组明显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HIV组和AIDS组比值倒置.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差异,这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免疫受损情况评估以及病情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林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患者血清脑利钠肽N端前体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选取1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重症组45例和轻症组7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变化.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重症组患者其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无论重症组还是轻症组,发作期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两两互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能够反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陈永生;陈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2例作研究样本,并遵从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n=41)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对照组(n=41)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0,低于对照组的9.76%(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借鉴.
作者:王俊鹤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