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绪ABC理论对老年骨肿瘤保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郭珊

关键词:骨肿瘤, 保肢治疗, 老年, 焦虑, 抑郁
摘要:探讨依据情绪ABC理论进行的心理干预对老年骨肿瘤保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收集100例老年骨肿瘤保肢治疗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情绪ABC理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老年骨肿瘤保肢治疗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为中等水平;与干预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依据情绪ABC理论进行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骨肿瘤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探讨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癫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过敏性紫癜患儿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d.对比两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临床疗效.治疗前观察组CD3+、CD4+、CD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50/55)高于对照组70.90%(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癫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杨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分析与评定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分析与评定.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皮肤科救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安全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同期的治疗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明显提高,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干、头晕头痛、嗜睡、困倦、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DLQ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改善症状效果迅速,且服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坚池;卢秀仪;唐增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运用分析

    目的 对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56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儿童家属教育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对护理的满意度、儿童的生长健康情况,并进行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儿童的疾病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家长的SAS和MUIS评分在教育后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长正常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且体重异常、偏食和营养不足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常见病的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缓解家长的焦虑以及对疾病的不确定性,提高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儿童的生长健康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减少常见病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宝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早期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中的可行性分析

    探究于发病早期给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可行性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中毒反跳1例(2.33%),肌无力综合症2例(4.65%),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中中毒反跳发生率、肌无力综合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0%、16.28%、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早期给予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可行性.

    作者:曾志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木榴油、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消毒中的应用对比

    探究临床根管消毒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木榴油、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分析对比三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牙科治疗奠定基础.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9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方案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如疼痛、肿胀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A(82.8%,53/64)和对照组B(75.0%,48/64),差异显著(P<0.01).临床根管消毒的治疗过程中,以氢氧化钙糊剂的治疗效果为显著,其改善疼痛、肿胀的幅度较木榴油、樟脑酚更为优异,应广泛推广.

    作者:赵西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技术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对2014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急诊胸外科手术的1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常规组和微创组各70例,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给予患者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和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引流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微创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VS17.14%(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无痛及轻度疼痛的患者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使用微创技术对急诊胸外科患者进行手术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并能减少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疼痛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李树鹏;李婧;张晓梅;何琳;焦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将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成功49例、治疗失败6例,治疗成功率为89.09%.对照组治疗成功37例、治疗失败18例,治疗成功率为67.27%.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44,P=0.0058).观察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99,P=0.0000).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05,P=0.4976).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χ2=0.7851,P=0.4037)、白细胞减少症(χ2=0.1763,P=0.6955)、胃肠反应(χ2=0.0017,P=0.9671)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良好,具有治疗成功率高、血清HCG转阴快等优点.

    作者:熊俊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出生后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后肺功能测定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出生的符合标准的220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1~7d、~14d、~21d和~28d日龄组.采用福尔康盛公司生产的肺功能仪(uasterscreen)测定以上新生儿的肺功能参数,包括潮气量(VT/kg)、每分通气量(MV/kg)、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TEF/TE)等指标.结果 足月新生儿随着日龄的增长,RR有逐渐下降的趋势,VT/kg、MV/kg、TEF75、TEF50有逐渐升上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随着日龄的增长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肺功能检测是评价新生儿肺发育的重要手段,新生儿随着年龄的增加肺功能逐渐上升,可以容量增长为首选.

    作者:张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的临床特征及对照研究

    探讨神经分裂症患者脑CT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对照研究.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同期我院收治的神经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CT进行脑部扫描,对比扫描结果.研究组脑萎缩比例高达3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患者脑萎缩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脑萎缩是常见的临床特征,而脑萎缩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脑部CT有助于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作者:朱朝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

    研究规范性护理管理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共1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2月之前的儿童共560例为对照组,自2015年1月之后的儿童共64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不采用护理管理方法,按照常规的预防接种流程进行预防接种.研究组儿童则采用规范的护理管理方法,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记录,并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记录.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儿童预防接种流程采用规范性护理管理之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有所降低,满意度有所升高,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杨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综合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效果,为治疗原发性胃癌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在2013年9月~2016年10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9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①CA125、②CEA、③CA72-4、④CA19-9)和免疫组化指标(Her-2)表达不同胃癌分期中的水平差异,评价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监测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和预后价值.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检测阳性率远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不同分期原发性胃癌患者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免疫组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水平在不同肿瘤大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Her-2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的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胃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检测CA125、CEA的表达水平能够对原发性胃癌患者进行辅助诊断;胃癌患者的CA125、CEA、CA72-4、CA19-9水平与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胃壁浸润深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与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薄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另选取同期健康患者90例,比较3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IL-4和IL-2水平.结果 干预3周时,研究组显效率为85.55%,对照组为81.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0周时,研究组显效率为9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清IL-4和IL-2水平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清IL-4和IL-2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选择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合城;陈了斐;罗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TPPA、ELISA及FTA-ABS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分析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FTA-ABS)三种检测方法临床上诊断梅毒可行性.选取我中心性病艾滋病科2011年3月~2016年3月门诊就诊的1865名患者.对1865名就诊者进行ELISA检测,选出阳性394名.394名阳性患者分别采用TPPA、FTA-ABS二种法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分析二种方法的检出率.TPPA法阳性检出率为79.70%,FTA-ABS法阳性检出率为90.36%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检测梅毒可将三种检测方法联用,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实际操作中应选用ELISA进行筛选,再用TPPA确证,终用FTA-ABS确诊.

    作者:贠赟;付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半髋关节置换术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效果观察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全髋组(n=35)和半髋组(n=35),对所有全髋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所有半髋组患者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半髋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与全髋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与全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可推广运用.

    作者:胡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2016年12月之间我院行无痛人流的早期孕妇12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麻醉,麻醉方案一致,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1h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TA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h研究组ST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状态会影响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有效的术前心理干预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丽贞;覃凤菊;袁静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固尔苏气管内给药和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可行性分析

    对固尔苏气管内给药和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及可行性进行分析.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于我院新生儿病房接受治疗的58例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气管内给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高于治疗前,二氧化氮分压、吸入氧浓度、吸气末正压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低于观察组,二氧化氮分压、吸入氧浓度、吸气末正压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AP联合固尔苏气管内给药可明显缓解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飞;胡锦霞;梁健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行急诊抢救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入院后均立即施以常规基础治疗,参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抢救的临床效果.经通气结束后,两组HR、RR、SaO2、PaO2、PaCO2、BNP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曾慧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临床分析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分型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受试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行高危型HPV检测,记录HPV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率、感染者年龄等,比较不同年龄HPV感染、不同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HPV分型情况.600例筛查对象中,HPV感染者125例,占20.83%,其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以上受试者HPV感染率明显高于20~39岁、40~5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16型、18型感染率明显高于HPV52型、58型等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分型检测有助于提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治水平,做到及早预防宫颈癌,减少宫颈癌对女性健康造成的威胁,可作为临床筛查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苑平;叶国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清指标联合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C)、α1-微球蛋白(α1-MG)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血清Hcy、CysC、α1-MG及β2-MG检测,并统计各指标检测阳性率.观察组血清Hcy、CysC、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Hcy、α1-MG及Cys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0.24%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α1-微球蛋白联合尿β2-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秦新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肥胖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

    探析开腹阑尾切除与腹腔镜阑尾切除运用在肥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肥胖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行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住院、胃肠功能恢复以及手术时间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肥胖阑尾炎患者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首选的一种术式.

    作者:高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