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杰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150例入选早产儿随机分成5组,即对照组、rh-EPO 200 U/kg、400 U/kg、600 U/kg、800 U/kg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EPO治疗组分别给予rh-EPO 200 U/kg、400 U/kg、600 U/kg、800 U/kg,隔日1次,静脉注射,1周3次,持续2周.治疗后以ELISA法检测早产儿血清白介素-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纠正早产儿胎龄至6月时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检查.结果EPO治疗组较对照组IL-6、NSE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EPO治疗还可促进早产儿精细动作和语言发育(P<0.05).EPO治疗尤其大剂量EPO治疗对早产儿IL-6、NSE水平有抑制作用,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还可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发育.
作者:胡国刚;潘育林;叶永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减少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将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深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采用中医肝肾养护疗法和西药治疗,为期12周.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因子评分和临床疗效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和PSQI因子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中医肝肾养护疗法于慢性失眠治疗有明显效果,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芳;陈淑惠;尹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4例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都给予超敏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对2组人员不同时间段的超敏肌钙蛋白I临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在1h、4h、8h与12h的超敏肌钙蛋白I临床检测结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肌钙蛋白I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具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对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卢丽华;张元春;廖通;李焕轮;古振拓;潘朝庆;李学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在本地区住的外省、本省外市或本市外县儿童共16634例.选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取以城区范围社区为单位,随机抽取康乐社康、桂芳园社康、南岭社康、龙丹社康等12个社区.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形式调查登记并询问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社区内所有8月龄~3岁(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无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8月龄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和≥18月龄无2剂次及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者,一律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结果本地区户籍儿童接种率为100%,暂住儿童接种率为98.27%,总体接种率为98.44%.12个社区中儿童的接种率均较高.其中暂住儿童有259例经过补种查漏计划进行补种.电话访问259例麻疹疫苗漏种儿童家长,漏种原因为:过敏儿童16例,接种期间儿童正在生病或服药期间的112例,外出儿童11例,忘记接种及不知道需要接种69例,忘记当时原因31例,其他原因的20例.童麻疹接种率调查及补种措施在遏制麻疹疫情上升,加速麻疹消除进程中至关重要.
作者:陈佳丽;张春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借助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D组),各1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3D组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记录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Harris评分.同时测量3D打印模型的股骨锁定钢板(LPFP)参数,主钉长度、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长度.结果 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周Harri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透视次数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一次置钉成功率高达80.0%,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行LPFP固定术治疗借助3D打印技术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昌艺;招铭;唐渝东;罗家良;罗雨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社区医院就诊的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治疗,包括心理调节、饮食护理、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其他护理项目.结果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较护理前降低幅度明显.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满意度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后不满意者为0,非常满意占67.65%,相较于对照组的非常满意度35.29%,满意度大幅度上升.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社区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顺香;曾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健康对照组47例和2014年11月~2016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7例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表面的抗原CD55及CD59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其中47例贫血患者中有17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3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的正常人外周血细胞CD55、CD59检测结果均>95%.IDA、MA、AIHA和MDS患者的外周血细胞CD55、CD59检测结果也均>95%.有4例AA患者的检测结果在80%~95%.而PNH患者CD55检测结果在31.34%~71.45%,CD59检测结果在42.28%~72.62%,PNH患者CD55和CD59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IDA、MA、MDS、AA及AIHA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贫血患者血细胞CD55、CD59中PNH患者差异显著,AA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可以用作为PNH的早期诊断指标及PNH、AA患者的长期监测指标,对贫血疾病临床诊断与预后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小江;廖丽娟;李春晓;陈宇锋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抽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仅服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情况及治疗后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素氮、肌酐、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尿素氮、肌酐、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许典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使用LOGIQ P5-超声波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7.5 MHZ,检查前禁水、禁食8h以上.超声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前列腺、卵巢、子宫等.医疗人员对病变部位进行记录.结果789例体检者中,69~79岁肝胆疾病检出率较高为58.19%,其次为60~69岁,检出率为32.53%,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在18~29年龄阶段无恶性肝胆疾病检出,其它年龄组恶性肝胆疾病检出率依次为2.06%、3.85%、3.40%、5.21%、5.62%,其中69~79,60~69年龄段恶性肝胆疾病检出率超过5%.应重视健康体检,及时预防和治疗肝胆等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应定时体检.
作者:孙蓉;葛四明;曹晓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患均接受控制血糖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干预前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上述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其中干预组血糖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实现控制血糖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秀平;胡富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94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97例.微创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疝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荐.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该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儿科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分别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血清学快速检验,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应用价值.结果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与血清学快速检验法检测出患儿阳性率分别为77.08%、54.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上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阳性率更好,有利于临床尽快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刘典浪;甘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分析对比新生化颗粒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观察一组、观察二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常规药物的药流方法,观察一组和二组分别在常规药物的治疗上加以新生化颗粒不同给药方式的药物流产,对比三组患者的流产情况,并对三组的月经恢复情况、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流血量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表明,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完全流产率优于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另两组在阴道流血量方面较少,差异明显,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新生化颗粒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药物流产的效果不同,且佳给药方式为药物流产的第一天,能降低出血量,减少流血时间,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推荐使用.
作者:许舒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8例褥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我感觉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在褥疮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念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到100×109/L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P<0.0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永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盆腔冲洗液沉渣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检测CK7、CEA、CA125、Ki-67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卵巢肿瘤患者手术中的盆腔冲洗液72例,进行盆腔冲洗液沉渣包埋,沉渣包埋后切片行HE染色和CK7、CEA、CA125、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沉渣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上皮性恶性肿瘤检出率为44.4%(32/72).以沉渣包埋组织HE切片诊断检出结果为标准进行分组,分为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32例)和非恶性肿瘤组(40例),计算各组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卡方检验显示,各组间CK7、CA125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E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盆腔冲洗液沉渣包埋组织石蜡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检测CK7、CEA、CA125、Ki-67可以协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并为明确恶性肿瘤细胞组织来源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谭丽珊;陈智慧;余健华;陈玉英;郭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家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消化道穿孔修补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止痛药物应用率;穿孔修补过程失血量、病灶的找寻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流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前和术后患者躯体、情感、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止痛药物应用率更低(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更少,病灶的找寻时间更短,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术后恢复流食时间更短,住院天数更少(P<0.05);术前两组躯体、情感、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相似(P>0.05);术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躯体、情感、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创伤低,切口小,可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还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曾海敬;吴祖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25-OHD3,根据检测情况分为观察组(25-OHD3缺乏,<50nmol/L)32例和对照组(25-OHD3正常,≥50nmol/L)3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BMD)的表达差异.结果 两组FBG、2h-FB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BALP、N-MI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流失指标PT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腰椎L2-4BM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25-OHD3缺乏会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和减弱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虽对骨形成影响较小,但会增加骨流失量,导致骨代谢紊乱和骨密度下降.
作者:林娜;刘红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