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超敏肌钙蛋白I的检测意义与结果分析

卢丽华;张元春;廖通;李焕轮;古振拓;潘朝庆;李学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超敏肌钙蛋白I, 诊断
摘要: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4例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都给予超敏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对2组人员不同时间段的超敏肌钙蛋白I临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在1h、4h、8h与12h的超敏肌钙蛋白I临床检测结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肌钙蛋白I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具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对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肿瘤实施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探讨胃肠道肿瘤实施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技术切除联合胃镜治疗,研究组行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胃肠道肿瘤效果佳,安全性高,创伤小,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钟健;刘慧军;戎祯祥;熊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优越性分析

    研究与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优越性.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等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82.0%(41/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既能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同时还能有效缓解其各种临床症状,因而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高彦利;胡忠栋;唐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勇义;吴芳;贺亚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9%(P<0.05);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采用中西医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朱平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植物状态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植物状态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植物状态合并吞咽障碍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评级、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洼田饮水评级、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评级、VF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植物状态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张锋伟;许海生;郭晓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94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97例.微创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疝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荐.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渐进多焦镜与单焦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对比

    研究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各1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渐进多焦镜矫治,对照组给予单焦镜矫治,分别于配镜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视力进行检测.结果配镜前两组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镜6、12个月屈光度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镜6、12个月的屈光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渐进多焦镜相对于单焦镜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加深,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俊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病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老年内科收治的160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病患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风险管理在高龄胸外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采取常规护理的高龄胸外科患者50例为常规护理组,将2014年7月~2016年10月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高龄胸外科患者50例为风险管理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风险管理护理组护理文书书写、实践技能、病区管理、态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风险管理护理组护理差错事、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龄胸外科患者采取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李冬菊;周艳红;徐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影响研究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应用NCPA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48h后血气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aCO2、CD8+水平降低,mHLA-DR、PaO2、CD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经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免疫功能.

    作者:平菊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洛铂联合热疗对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积液疗效

    目的 探讨洛铂联合热疗对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积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3例经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洛铂50mgd1每二周一次,热疗,每周二次).香菇多糖灌注治疗联合热疗组(香菇多糖6mgd1每周二次,热疗,每周二次),均进行4周治疗.结果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29例患者完全缓解CR 8例(27.6%),部分缓解PR 9例(31.0%),无变化NC 7例(24.1%),进展PD 5例(17.3%),总有效率RR为58.6%;香菇多糖灌注治疗联合热疗组24例患者完全缓解CR 2例(8.4%),部分缓解PR 5例(20.8%),无变化NC 5例(20.8%),进展PD 12例(50.0%),总有效率RR为29.2%;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烫伤、肾毒性等.结论 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香菇多糖联合热疗治疗组,但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较重,其中血小板下降明显,其它不良反应的以Ⅰ/Ⅱ级为主,可耐受.

    作者:熊戴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共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将两组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我保健意识更优(P<0.05).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高其保健意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艳;高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各种可能影响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2)受伤方式、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及是否具有合并伤是与治疗方案选择有关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是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和腹腔穿刺的结果可以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后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黄景祥;汤广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用于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情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3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25-OHD3,根据检测情况分为观察组(25-OHD3缺乏,<50nmol/L)32例和对照组(25-OHD3正常,≥50nmol/L)3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BMD)的表达差异.结果 两组FBG、2h-FB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BALP、N-MI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流失指标PT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腰椎L2-4BM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25-OHD3缺乏会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和减弱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虽对骨形成影响较小,但会增加骨流失量,导致骨代谢紊乱和骨密度下降.

    作者:林娜;刘红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6月中深圳市光明新区社区中1000例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564例糖尿病患者以及18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调查方式对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社区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治相关知识以及不良习惯的存在程度.结果结果显示,1000例社区居民中获得健康资料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社区获取,其获取方法主要包括阅读分发资料、观看宣传栏健康宣传知识、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等.但是研究中发现,患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按时吃药并严格定期检查的患者数量较少.在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时,由于大多数社区居民了解疾病以及健康知识的途径都是通过社区获取,所以应当提高社区健康知识宣传的质量和力度,提高普通居民对向观众知识的重视程度,并掌握一定的疾病防治措施.并且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的常见慢性病来看,应当将按时用药以及定期检查的宣传资料普及给社区居民,帮助患者提高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李汉兴;郑美琼;陈能栋;罗东勇;刘日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到100×109/L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P<0.0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永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3D打印技术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借助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D组),各1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3D组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记录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Harris评分.同时测量3D打印模型的股骨锁定钢板(LPFP)参数,主钉长度、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长度.结果 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周Harri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透视次数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一次置钉成功率高达80.0%,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行LPFP固定术治疗借助3D打印技术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昌艺;招铭;唐渝东;罗家良;罗雨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50例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为(5.45±0.49)分,明显低于常规组(7.53±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增强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吕义云;郑秋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用于贫血患者血细胞CD55、CD59中的临床意义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健康对照组47例和2014年11月~2016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7例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表面的抗原CD55及CD59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其中47例贫血患者中有17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3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的正常人外周血细胞CD55、CD59检测结果均>95%.IDA、MA、AIHA和MDS患者的外周血细胞CD55、CD59检测结果也均>95%.有4例AA患者的检测结果在80%~95%.而PNH患者CD55检测结果在31.34%~71.45%,CD59检测结果在42.28%~72.62%,PNH患者CD55和CD59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IDA、MA、MDS、AA及AIHA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贫血患者血细胞CD55、CD59中PNH患者差异显著,AA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可以用作为PNH的早期诊断指标及PNH、AA患者的长期监测指标,对贫血疾病临床诊断与预后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小江;廖丽娟;李春晓;陈宇锋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