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祥;汤广恩
选取我院9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2例.A组、B组、C组于麻醉成功后分别以10mmHg、12mmHg、15mmHg气腹压力创建CO2气腹施行手术.分别在麻醉成功后、气腹创建后、手术完毕后、术后24h采集各组外周静脉血,检测并对比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β)水平.结果3组术前TNF-α、IL-6、IL-β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气腹创建后、手术完毕后的TNF-α、IL-6、IL-β水平均较术前上升,且C组上述指标水平上升幅度大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术后24hTNF-α、IL-6、IL-β水平均有所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IL-β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气腹压力高低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在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低气腹压力有助于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及机体创伤程度.
作者:冯卫全;朱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加用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腹腔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灌注化疗应用于晚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未能确诊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患者120例,做阴道镜检查与HPV-DNA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阴道镜与宫颈液基薄层、HVP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敏感度,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的检出率高;基于TCT结果病变等级的升高,HPV感染的阳性率也在随之升高,相较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组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间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TCT病变等级的升高,病理活检阳性率也随之提高,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三组间阳性率的差异对比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的病检阳性率高.对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来说,应再次做HPV检测与阴道镜下活检,通过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陈确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9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21例、B组17例和C组11例.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生存期以及生存率.结果经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72.73%、B组总有效率为60%、C组总有效率为21.74%,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生存期为10.24±3.21个月,生存率为18.18%,B组生存期为7.29±2.53个月,生存率为13.33%,C组患者生存期6.18±2.39个月,生存率为8.7%,三组患者生存期以及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葛启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讨胃肠道肿瘤实施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技术切除联合胃镜治疗,研究组行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胃肠道肿瘤效果佳,安全性高,创伤小,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钟健;刘慧军;戎祯祥;熊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留置导尿管患者各3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医院进行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改进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感染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感染的发生率为26.67%,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66.67%,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干预,不断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有效减轻了术后患者尿道刺激的反应的强度,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永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将8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自体疣包埋术联合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对照组单纯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治疗结束后6周观察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52.2%、84.8%、4.3%;对照组分别为27.5%、62.5%、25.0%.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疣包埋术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多发性跖疣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疗效好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感染情况及手术前后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3d,各项指标逐渐降低并趋于正常水平,但观察组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切口小、患者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全身反应较小等优势,可作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李安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6月中深圳市光明新区社区中1000例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564例糖尿病患者以及18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调查方式对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社区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治相关知识以及不良习惯的存在程度.结果结果显示,1000例社区居民中获得健康资料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社区获取,其获取方法主要包括阅读分发资料、观看宣传栏健康宣传知识、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等.但是研究中发现,患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按时吃药并严格定期检查的患者数量较少.在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时,由于大多数社区居民了解疾病以及健康知识的途径都是通过社区获取,所以应当提高社区健康知识宣传的质量和力度,提高普通居民对向观众知识的重视程度,并掌握一定的疾病防治措施.并且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的常见慢性病来看,应当将按时用药以及定期检查的宣传资料普及给社区居民,帮助患者提高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李汉兴;郑美琼;陈能栋;罗东勇;刘日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评估脑梗死继发癫痫脑电图检查的意义.选择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55例设为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脑电图(EEG)与动态脑电图(AEEG)进行检查,取同期收治的脑梗死未发生癫痫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以动态脑电图进行监测,对比观察组应用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的检查结果及观察组与对照组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观察组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两种不监测方法的痫样放电、异常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痫样放电、异常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脑梗死不同发生部位,继发癫痫率也有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应用动态脑电图检查可以监测癫痫发作情况,掌握病情进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芬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不同术式子宫全切手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以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后的主观症状、手术后盆腔脏器脱垂体征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2.4±46.4)min,术中出血量为(255.5±63.2)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4±2.4)d,手术后的性生活满意度下降率为(6.1%),阴道干燥、疼痛率为(4.1%),压力性尿失禁概率为(2.0%),便秘概率为(8.2%),膀胱膨出3例(6.1%),直肠膨出(8.2%),出现1例尿流不畅患者,1例腹痛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2/4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来说,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更显著,可有效的保持女性的盆底结构以及盆底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云滔;叶晓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究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将2011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54例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实施外固定支架.对比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腕关节评分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桡骨高度、尺偏角较大,掌倾角较小,屈曲/伸展、疼痛、活动范围、功能及握力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予以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相当,但外固定支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腕关节影响小等优势,适用于临床.
作者:陈金民;陈穗生;夏暴权;罗晓嘉;卢成海;杨镇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借助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D组),各1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3D组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记录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Harris评分.同时测量3D打印模型的股骨锁定钢板(LPFP)参数,主钉长度、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长度.结果 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周Harri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透视次数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一次置钉成功率高达80.0%,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行LPFP固定术治疗借助3D打印技术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昌艺;招铭;唐渝东;罗家良;罗雨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分析对比新生化颗粒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观察一组、观察二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常规药物的药流方法,观察一组和二组分别在常规药物的治疗上加以新生化颗粒不同给药方式的药物流产,对比三组患者的流产情况,并对三组的月经恢复情况、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流血量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表明,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完全流产率优于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另两组在阴道流血量方面较少,差异明显,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新生化颗粒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药物流产的效果不同,且佳给药方式为药物流产的第一天,能降低出血量,减少流血时间,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推荐使用.
作者:许舒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7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应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肺脓肿、感染及急性发作2例,不良反应率为5.4%,对照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为1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美罗培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成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50例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为(5.45±0.49)分,明显低于常规组(7.53±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增强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吕义云;郑秋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研究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各1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渐进多焦镜矫治,对照组给予单焦镜矫治,分别于配镜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视力进行检测.结果配镜前两组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镜6、12个月屈光度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镜6、12个月的屈光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渐进多焦镜相对于单焦镜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加深,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俊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诊断并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20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组(观察组)与未使用临床路径组(对照组),各100例,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成本、护理满意度及子宫肌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住院时间为(5.0±1.3)d,住院成本为(10320±135)元,满意率为98.00%,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测试分数为(88±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且益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与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相关知识掌握度.
作者:邓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理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腹部B超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阴道B超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比较两组患者的附件包块、宫内假孕囊、心血管搏动及宫内假孕囊等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6.4%,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9.2%;观察组患者误诊率为3.5%,对照组患者误诊率为10.7%,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检出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B超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且更加方便、快捷,外界因素影响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柏权;尹丽群;罗冬改;尹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在本地区住的外省、本省外市或本市外县儿童共16634例.选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取以城区范围社区为单位,随机抽取康乐社康、桂芳园社康、南岭社康、龙丹社康等12个社区.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形式调查登记并询问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社区内所有8月龄~3岁(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无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8月龄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和≥18月龄无2剂次及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者,一律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结果本地区户籍儿童接种率为100%,暂住儿童接种率为98.27%,总体接种率为98.44%.12个社区中儿童的接种率均较高.其中暂住儿童有259例经过补种查漏计划进行补种.电话访问259例麻疹疫苗漏种儿童家长,漏种原因为:过敏儿童16例,接种期间儿童正在生病或服药期间的112例,外出儿童11例,忘记接种及不知道需要接种69例,忘记当时原因31例,其他原因的20例.童麻疹接种率调查及补种措施在遏制麻疹疫情上升,加速麻疹消除进程中至关重要.
作者:陈佳丽;张春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