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李汉兴;郑美琼;陈能栋;罗东勇;刘日红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 慢性病防治, 分析研究
摘要:选择2015年8月~2016年6月中深圳市光明新区社区中1000例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564例糖尿病患者以及18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调查方式对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社区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治相关知识以及不良习惯的存在程度.结果结果显示,1000例社区居民中获得健康资料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社区获取,其获取方法主要包括阅读分发资料、观看宣传栏健康宣传知识、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等.但是研究中发现,患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按时吃药并严格定期检查的患者数量较少.在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时,由于大多数社区居民了解疾病以及健康知识的途径都是通过社区获取,所以应当提高社区健康知识宣传的质量和力度,提高普通居民对向观众知识的重视程度,并掌握一定的疾病防治措施.并且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的常见慢性病来看,应当将按时用药以及定期检查的宣传资料普及给社区居民,帮助患者提高预后治疗效果.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研究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63例.随机分为开腹组81例和腹腔镜组82例.开腹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明显效果,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两者相比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术中损伤较轻、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杨慧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各种可能影响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2)受伤方式、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及是否具有合并伤是与治疗方案选择有关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是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和腹腔穿刺的结果可以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后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黄景祥;汤广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R-Endo镍钛器械在根管再治疗中去除填充物的临床效果

    选取60颗下颌前磨牙,用Hero 642镍钛机预备后用冷侧方加压法填充.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均为20颗.三组分别使用手用H锉(M组)、机用Hero 642(H组)、机用R-Endo组(R组)去除根管内的填充物.比较三组的根管内填充物的残留量以及操作时间.结果三组内均有存在一定的填充物残留现象,其中R组和H组的填充物残留百分比以及操作时间均要少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ndo镍钛机用器械能缩短清理根管内填充物的时间,降低根管充填物的残余量,有利于提高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伟强;李清;章小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99mTc-MET、18F-FDG及1H-MRS多模式分子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化疗后假性进展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本院28例患有恶性脑胶质瘤与18例良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99mTc-MET、18F-FDG 1H-MRS多模式分子显像,对比鉴别结果.结果99mTc-MET较18F-FDG及1H-MRS鉴别准确性更好,对比TER,观察组67.86%,对照组为83.33%.psPD患者在观察组中为42.86%,TP患者为57.14%.在半年后,psPD患者复发率为16.67%,一年后为0.00%,而TP患者复发率分别为50.00%、12.50%,差异明显,(P<0.05).临床上出现psPD的患者鉴别非常重要,应用99mTc-MET、18F-FDG及1H-MRS多模式分子显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疗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温戈;张金山;张家云;安薇;马文娟;李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在药物合理使用工作中药师干预的效果分析

    对在药物合理使用工作中药师干预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药师对药物合理工作的干预效果.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选取入选各科室随机抽取药物处方1200张为观察组,观察组是进行药师干预的处方.以前一年同期在我院各科室抽取药物处方1200张为对照组,对照组是为未进行药师的处方.观察两组药品处方的合格率,分析进行药师干预后是否能使医院药物合理使用.结果两组药品处方合格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药物合理使用工作中进行药师干预措施,提高药物处方合格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工作质量,使药物资源合理使用,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陈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对洛宁县医疗机构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378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人群分布、疾病类型、发病季节等,针对其特点给予综合性防治方法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结果378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病情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疾病类型、季节间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8%患者掌握正确预防措施,25.1%患者了解疾病传播途径及形式,68.0%患者知晓疾病前期传染性,64.8%患者了解疾病前期症状及表现.18岁以下青少年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免疫能力较差人群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期;针对其发病特点做好防治工作可减少传播.

    作者:韦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胃肠道肿瘤实施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探讨胃肠道肿瘤实施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技术切除联合胃镜治疗,研究组行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胃肠道肿瘤效果佳,安全性高,创伤小,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钟健;刘慧军;戎祯祥;熊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预后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感染情况及手术前后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3d,各项指标逐渐降低并趋于正常水平,但观察组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切口小、患者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全身反应较小等优势,可作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李安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医肝肾养护疗法对慢性失眠治疗的系统性评价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采用中医肝肾养护疗法和西药治疗,为期12周.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因子评分和临床疗效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和PSQI因子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中医肝肾养护疗法于慢性失眠治疗有明显效果,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芳;陈淑惠;尹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与欧式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定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功能状况,并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作者:丁新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康管理在护理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健康管理.以治疗依从性、痰菌转阴率及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评价健康管理在护理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100.00%高于对照组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管理在护理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提高治疗依从性、痰菌转阴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作用及生活质量.

    作者:丘婷燕;丘廷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万科城社康中心就诊的240例居住在该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Morisky问卷调查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仅为41.7%.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本身年龄大、服用药物种类繁多、病程长、记忆力差等因素导致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家属和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殊性,给予一定的重视,要采取有效的、合理的健康教育和服药措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达到有效地治疗效果.

    作者:黄曙良;周恩南;林源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患均接受控制血糖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干预前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上述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其中干预组血糖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实现控制血糖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秀平;胡富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不同年龄健康体检者腹部超声诊断情况比较

    使用LOGIQ P5-超声波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7.5 MHZ,检查前禁水、禁食8h以上.超声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前列腺、卵巢、子宫等.医疗人员对病变部位进行记录.结果789例体检者中,69~79岁肝胆疾病检出率较高为58.19%,其次为60~69岁,检出率为32.53%,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在18~29年龄阶段无恶性肝胆疾病检出,其它年龄组恶性肝胆疾病检出率依次为2.06%、3.85%、3.40%、5.21%、5.62%,其中69~79,60~69年龄段恶性肝胆疾病检出率超过5%.应重视健康体检,及时预防和治疗肝胆等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应定时体检.

    作者:孙蓉;葛四明;曹晓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优越性分析

    研究与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优越性.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等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82.0%(41/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既能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同时还能有效缓解其各种临床症状,因而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高彦利;胡忠栋;唐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3D打印技术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借助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D组),各1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3D组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记录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Harris评分.同时测量3D打印模型的股骨锁定钢板(LPFP)参数,主钉长度、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长度.结果 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周Harri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透视次数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一次置钉成功率高达80.0%,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行LPFP固定术治疗借助3D打印技术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昌艺;招铭;唐渝东;罗家良;罗雨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诊断并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20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组(观察组)与未使用临床路径组(对照组),各100例,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成本、护理满意度及子宫肌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住院时间为(5.0±1.3)d,住院成本为(10320±135)元,满意率为98.00%,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测试分数为(88±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且益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与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相关知识掌握度.

    作者:邓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切口和腹腔镜胆囊切除在胆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选取2014年12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3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评价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等显著优点.

    作者:李四桥;户平安;买二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情况、疼痛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较开放性手术效果更优,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复发率低,但价格相对较高.

    作者:李俊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胸腰段脊柱骨折实施经皮微创手术对比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疗效评析

    目的 评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实施经皮微创手术对比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技术优势.方法 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组给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治疗前后脊柱生理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两组手术用时无显著差异(P>0.05).就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及住院天数而言,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脊柱生理学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组内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实施微创手术对比开放术式其复杂程度及疗效相当,但微创术式可降低创伤出血,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张志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