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赛卿;黄思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肾病(CIN)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PCI术后出现CIN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CRRT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P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h的BUN、Scr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功能总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RT应用于PCI术后CIN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艺水;胡永兵;聂琳琳;胡孟泉;黄爱英;车风;付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将静态强调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中的效果及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试验组应用静态强调放疗技术治疗.分析比较病患放疗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分布不均匀指数、1年内存活率以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病患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0.875±0.092、分布不均匀指数1.105±0.517、1年内存活率91.67%、正常组织并发症情况2.7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0.682±0.449、分布不均匀指数1.348±0.466、1年内存活率72.22%、正常组织并发症情况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静态强调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病患的放射治疗中,有效提高靶区剂量覆盖,增强对癌细胞杀伤效果,对靶区定位精确度较高,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量,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控制病情发展,提升病患生存率.
作者:吴申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析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51例因胃癌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9例)和无并发症组(42例).选取性别、年龄、肿瘤分期,KPS评分,分化层度,浸润深度,姑息性手术、以及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等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及KPS评分为影响预后的筛选出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根治性手术有45例,姑息性手术6例.术后病理TNM分期:I期17例,Ⅱ期12例,Ⅲ期18例,Ⅳ期4例.年龄大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但性别和年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2.56,P>0.05).TNM分期较晚是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凤龙;杨永刚;黄思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铁缺乏学龄儿童注意力及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盲、设立病例-对照组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60例6~12岁的铁缺乏学龄儿童和60例健康儿童,分别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量表和持续性操作测验(CPT)测定软件进行学龄儿童注意力测试和行为控制能力测试,对两组人群进行注意力及行为改变比较.结果 病例组学龄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缺乏学龄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均降低,影响了患儿的学习和生活,故对学龄儿童应予以重视.
作者:姚小芳;洪琦;方小燕;徐惠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首次排便等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等用时少,术后恢复快,手术治疗效果较传统开腹手术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社区医院就诊的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治疗,包括心理调节、饮食护理、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其他护理项目.结果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较护理前降低幅度明显.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满意度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后不满意者为0,非常满意占67.65%,相较于对照组的非常满意度35.29%,满意度大幅度上升.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社区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顺香;曾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将8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自体疣包埋术联合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对照组单纯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治疗结束后6周观察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52.2%、84.8%、4.3%;对照组分别为27.5%、62.5%、25.0%.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疣包埋术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多发性跖疣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疗效好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7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应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肺脓肿、感染及急性发作2例,不良反应率为5.4%,对照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为1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美罗培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成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80例患儿,用氟化物对乳牙龋进行预防,并通过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含氟涂料与含氟泡沫,对所有患儿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实施前、实施24个月后的患龋率、龋均.结果试验前后两组患儿的龋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对所有患儿进行复查,两组龋率均提高,与实施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龋率相对较低.两组患者实施前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24个月后对患儿进行复查,龋均都有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再矿化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泡沫与含氟涂料对预防患儿的乳牙龋具有较好的效果,而含氟涂料的防止效果更优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叶小明;杨凯;钟奇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究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将2011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54例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实施外固定支架.对比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腕关节评分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桡骨高度、尺偏角较大,掌倾角较小,屈曲/伸展、疼痛、活动范围、功能及握力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予以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相当,但外固定支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腕关节影响小等优势,适用于临床.
作者:陈金民;陈穗生;夏暴权;罗晓嘉;卢成海;杨镇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到100×109/L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P<0.0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永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服务病例300例,按照实施优质服务前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行我院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服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展开分析,并由患者及其家属针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HAMD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人员行为举止、服务态度、门诊健康教育、门诊管理、问题处理等方面满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服务的实施对于提高门诊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作者:高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讨胃肠道肿瘤实施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技术切除联合胃镜治疗,研究组行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胃肠道肿瘤效果佳,安全性高,创伤小,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钟健;刘慧军;戎祯祥;熊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行综合药物治疗,测定患者BNP和LVEF(左心射血分数)水平.结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BNP水平,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II、III、IV组,三组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水平随着BN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后,BN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可作为诊断CHF的重要指标,同时该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志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等症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苗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25-OHD3,根据检测情况分为观察组(25-OHD3缺乏,<50nmol/L)32例和对照组(25-OHD3正常,≥50nmol/L)3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BMD)的表达差异.结果 两组FBG、2h-FB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BALP、N-MI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流失指标PT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腰椎L2-4BM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25-OHD3缺乏会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和减弱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虽对骨形成影响较小,但会增加骨流失量,导致骨代谢紊乱和骨密度下降.
作者:林娜;刘红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借助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D组),各1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3D组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记录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Harris评分.同时测量3D打印模型的股骨锁定钢板(LPFP)参数,主钉长度、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长度.结果 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周Harri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透视次数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一次置钉成功率高达80.0%,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行LPFP固定术治疗借助3D打印技术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昌艺;招铭;唐渝东;罗家良;罗雨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该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儿科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分别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血清学快速检验,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应用价值.结果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与血清学快速检验法检测出患儿阳性率分别为77.08%、54.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上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阳性率更好,有利于临床尽快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刘典浪;甘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观察急性脑梗死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纳入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拜阿司匹林方案治疗,观察组应用rt-PA静脉溶栓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2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58%(1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理想,降低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供推广应用.
作者:欧晓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研究与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优越性.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等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82.0%(41/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既能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同时还能有效缓解其各种临床症状,因而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高彦利;胡忠栋;唐咏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