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佳剂量和浓度探讨

何海;高艳青;严燕平;刘竺君

关键词:等比重, 罗哌卡因, 腰麻, 剖宫产术, 最佳剂量, 最佳浓度
摘要: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75例孕产妇,按照罗哌卡因(剂量均为12.5mg,用脑脊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在术中使用的不同浓度进行分组,即A组25例浓度为0.75%,B组25例浓度为0.5%,C组25例浓度为0.3%;择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75例孕产妇,按照罗哌卡因(浓度均为0.5%,均以脑脊液稀释)在术中使用的不同剂量进行分组,即D组25例剂量为10mg,E组25例剂量为12.5mg,F组25例剂量为15mg.组间对比麻醉优良率.结果就麻醉优良率而言,B组(96%)>A组(92%)>C组(76%);E组(96%)>F组(92%)>D组(68%),统计学有差异(P<0.05).就不良反应率而言:B组(4%)0.05).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等比重罗哌卡因,佳剂量应为12.5mg,佳浓度应为0.5%.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镜、HPV检测与液基细胞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未能确诊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患者120例,做阴道镜检查与HPV-DNA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阴道镜与宫颈液基薄层、HVP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敏感度,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的检出率高;基于TCT结果病变等级的升高,HPV感染的阳性率也在随之升高,相较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组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间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TCT病变等级的升高,病理活检阳性率也随之提高,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三组间阳性率的差异对比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的病检阳性率高.对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来说,应再次做HPV检测与阴道镜下活检,通过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陈确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对重型CCBI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重型CCB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侧颞额部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试验组采用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lasgow评分以及随访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前Glasgow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5、10dGlasgow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联合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CCBI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Glasgow评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在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洛铂联合热疗对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积液疗效

    目的 探讨洛铂联合热疗对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积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3例经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洛铂50mgd1每二周一次,热疗,每周二次).香菇多糖灌注治疗联合热疗组(香菇多糖6mgd1每周二次,热疗,每周二次),均进行4周治疗.结果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29例患者完全缓解CR 8例(27.6%),部分缓解PR 9例(31.0%),无变化NC 7例(24.1%),进展PD 5例(17.3%),总有效率RR为58.6%;香菇多糖灌注治疗联合热疗组24例患者完全缓解CR 2例(8.4%),部分缓解PR 5例(20.8%),无变化NC 5例(20.8%),进展PD 12例(50.0%),总有效率RR为29.2%;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烫伤、肾毒性等.结论 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香菇多糖联合热疗治疗组,但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较重,其中血小板下降明显,其它不良反应的以Ⅰ/Ⅱ级为主,可耐受.

    作者:熊戴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超敏肌钙蛋白I的检测意义与结果分析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4例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都给予超敏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对2组人员不同时间段的超敏肌钙蛋白I临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在1h、4h、8h与12h的超敏肌钙蛋白I临床检测结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肌钙蛋白I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具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对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卢丽华;张元春;廖通;李焕轮;古振拓;潘朝庆;李学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以来286例脑卒中患者和22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者Hcy水平;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对照评级结果比较Hcy水平;根据血清Hcy水平检测结果将脑卒中患者分为水平正常的对照组和高Hcy组,比较两组入院前和出院4、12、24周后的mRS评分.结果 脑卒中组的Hcy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Hcy水平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与患者的康复有关.

    作者:张华雄;徐小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99mTc-MET、18F-FDG及1H-MRS多模式分子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化疗后假性进展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本院28例患有恶性脑胶质瘤与18例良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99mTc-MET、18F-FDG 1H-MRS多模式分子显像,对比鉴别结果.结果99mTc-MET较18F-FDG及1H-MRS鉴别准确性更好,对比TER,观察组67.86%,对照组为83.33%.psPD患者在观察组中为42.86%,TP患者为57.14%.在半年后,psPD患者复发率为16.67%,一年后为0.00%,而TP患者复发率分别为50.00%、12.50%,差异明显,(P<0.05).临床上出现psPD的患者鉴别非常重要,应用99mTc-MET、18F-FDG及1H-MRS多模式分子显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疗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温戈;张金山;张家云;安薇;马文娟;李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各种可能影响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2)受伤方式、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及是否具有合并伤是与治疗方案选择有关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是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和腹腔穿刺的结果可以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后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黄景祥;汤广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复合树脂多层充填修复前牙龋损的成功率及美观度分析

    纳入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5月~2015年2月前牙龋损患者56例(62颗龋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复合树脂材料对前牙龋损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多层充填技术对患者对前牙龋损进行修复,通过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前牙修复情况,从修复的成功率与美观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复合树脂多层充填修复的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美观满意度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树脂多层充填对修复前牙龋损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修复的美观满意率,并具有良好的修复成功率.

    作者:刘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用于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情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并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分为轻型组24例、中型组31例、重型组25例;另将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血清Hcy和hs-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比,即血清Hcy、hs-CRP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而呈递增趋势.结论 血清Hcy和hs-CR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通过缩短延误时间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探讨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并执行急性脑卒中干预流程对缩短急诊延误时间效果分析,是否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统计2014年8月-2017年4月,经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初筛符合的患者,执行拟定的急诊脑卒中干预流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例.记录onset-to-door、door-to-CT、door-to-needle DNT时间及溶栓成功率作为试验组.与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经院前急救送至急诊的进行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三个时间段及溶栓成功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个时间段及溶栓成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溶栓成功率更高,而且door-to-CT时间、DNT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初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可以显著降低door-to-CT、DNT时间,提高患者的溶栓成功率.

    作者:张岸林;张志;刘兰香;钟育红;张贵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与欧式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定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功能状况,并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作者:丁新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万科城社康中心就诊的240例居住在该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Morisky问卷调查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仅为41.7%.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本身年龄大、服用药物种类繁多、病程长、记忆力差等因素导致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家属和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殊性,给予一定的重视,要采取有效的、合理的健康教育和服药措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达到有效地治疗效果.

    作者:黄曙良;周恩南;林源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关系分析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150例入选早产儿随机分成5组,即对照组、rh-EPO 200 U/kg、400 U/kg、600 U/kg、800 U/kg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EPO治疗组分别给予rh-EPO 200 U/kg、400 U/kg、600 U/kg、800 U/kg,隔日1次,静脉注射,1周3次,持续2周.治疗后以ELISA法检测早产儿血清白介素-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纠正早产儿胎龄至6月时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检查.结果EPO治疗组较对照组IL-6、NSE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EPO治疗还可促进早产儿精细动作和语言发育(P<0.05).EPO治疗尤其大剂量EPO治疗对早产儿IL-6、NSE水平有抑制作用,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还可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发育.

    作者:胡国刚;潘育林;叶永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对洛宁县医疗机构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378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人群分布、疾病类型、发病季节等,针对其特点给予综合性防治方法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结果378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病情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疾病类型、季节间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8%患者掌握正确预防措施,25.1%患者了解疾病传播途径及形式,68.0%患者知晓疾病前期传染性,64.8%患者了解疾病前期症状及表现.18岁以下青少年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免疫能力较差人群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期;针对其发病特点做好防治工作可减少传播.

    作者:韦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66例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9.45±1.08)mm较对照组(7.01±0.93)mm增厚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经期时间为(5.56±0.78)d较对照组治疗后经期时间(4.43±0.65)d,明显延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显著.

    作者:熊军波;都红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在药物合理使用工作中药师干预的效果分析

    对在药物合理使用工作中药师干预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药师对药物合理工作的干预效果.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选取入选各科室随机抽取药物处方1200张为观察组,观察组是进行药师干预的处方.以前一年同期在我院各科室抽取药物处方1200张为对照组,对照组是为未进行药师的处方.观察两组药品处方的合格率,分析进行药师干预后是否能使医院药物合理使用.结果两组药品处方合格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药物合理使用工作中进行药师干预措施,提高药物处方合格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工作质量,使药物资源合理使用,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陈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胃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析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51例因胃癌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9例)和无并发症组(42例).选取性别、年龄、肿瘤分期,KPS评分,分化层度,浸润深度,姑息性手术、以及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等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及KPS评分为影响预后的筛选出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根治性手术有45例,姑息性手术6例.术后病理TNM分期:I期17例,Ⅱ期12例,Ⅲ期18例,Ⅳ期4例.年龄大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但性别和年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2.56,P>0.05).TNM分期较晚是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凤龙;杨永刚;黄思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化疗联合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治疗组采用化疗+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肝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化疗毒副作用,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吕娅萍;李春;潘新有;赵凤达;马明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25例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泌尿道损伤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9例为膀胱损伤,占比为36.0%,16例为输尿管损伤占比为64.0%;损伤原因为:手术因素、疾病因素、宫腔粘连等;本组研究的25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及术后术后修补,所有患者均完全治愈,且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其中,9例膀胱损伤患者中,有3例为术中及时修补损伤,有6例为术后修补损伤;而16例输尿管损伤患者中,有11例在术中及时进行修补,另外5例则在术后1周内实施吻合术或者二次松解输尿管.临床上应对妇产科手术所致泌尿道损伤加以重视,要对其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处理各种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

    作者:王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