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131与甲巯咪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恩斯;唐亮;李湘

关键词:i131, 甲巯咪唑,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
摘要:探究I131和甲巯咪唑在治疗Graves病中的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I13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状腺功能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为85.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为14.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厂家差异显著(P<0.05).Graves病患者采用I131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戊乙奎醚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副作用的临床效果,研究机制.方法 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3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盐酸戊乙奎醚0.5mg,B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盐酸戊乙奎醚1mg,对照组C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整个手术过程中血清胃动素,血管紧张素浓度变化.结果 A组、B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A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C组胸闷、烦躁、面部潮红、心率和血压升高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A组与B组相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胃动素和血管紧张素随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入逐渐达到峰值,而在使用盐酸戊乙奎醚的A,B两组中相对C组中浓度更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在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临床中副作用中,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胃动素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II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

    作者:姬乐婷;张建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DCE-MRI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病变的应用分析

    分析卵巢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动态增强MRI(DCE-MRI)的应用价值.选择收治的80例卵巢病变妇女进行研究,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DCE-MRI检查,评估后者在恶性、良性卵巢病变中的鉴别结果.结果:(1)病理诊断良性、恶性肿瘤分别为46、34例;DCE-MRI检出良性肿瘤41例、恶性肿瘤39例.(2)与恶性病变者相比,良性卵巢病变的增强幅度、大线性斜率更低,达峰值一半时间更高,差异显著(P<0.05);(3)良性卵巢病变女性的微血管计数低于恶性病变者,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4)DCE-MRI卵巢病变检出的敏感度为91.18%,特异度为82.61,准确度为86.25%.DCE-MRI对鉴别良性、恶性卵巢肿瘤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尽早评估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复方青黛丸与阿维A及卡泊三醇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分析复方青黛丸与阿维A及卡泊三醇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效果.以2015年3月~2016年10月到本院门诊参与治疗的41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分组2组,即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1例).对照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青黛丸、阿维A及卡泊三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于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4%,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复方青黛丸与阿维A及卡泊三醇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薛晓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实施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选取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9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状况改善情况.两组干预前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47.15±5.3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衰弱患者焦虑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动脉踝肱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动脉踝肱指数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选取收治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动脉踝肱指数差异.观察组动脉踝肱指数、动脉管腔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FPG、T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T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动脉踝肱指数能准确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夏荣林;晁爱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浆灌流与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胆红素吸附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产后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ST与ALT及ALB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将血浆灌流与血浆置换术联合胆红素吸附疗法应用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中,不仅能提高疗效,减少产科并发症,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刘静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效果评价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式对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8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其治疗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方式下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进行比较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万桂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探析对子宫肌瘤患者予以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子宫肌瘤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实施20mg米非司酮治疗,予以观察组实施10mg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9.52%,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情况与观察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能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叶寒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讨论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观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腹腔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与对照组的20.69%.采用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范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86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0.5μg/mL舒芬太尼,观察组采用1μg/ml舒芬太尼.统计两组不同时间段[术后8h(T0)、术后12h(T1)、术后24h(T2)、术后48h(T3)]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T2、T3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低于对照组27.90%(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5).1μg/ml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应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的5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吡嗪酰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与环丝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及痰菌阴转情况.两组治疗前免疫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痰菌阴转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9、1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利于痰菌转阴,提高防控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林武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关节镜下单、双束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应用关节镜下单束、双束同种异体肌腱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3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0),术后随访24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24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应用IKDC评分)、膝关节韧带损伤条件特异性(利用Lysholm评分系统),观察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结果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 、轴移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正常率、轴移试验结果正常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建前交叉韧带时,关节镜下双束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方法的疗效优于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可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黄守镔;钟浩博;孙春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研究并探讨舒适护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选取该阶段内在我院产科手术室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在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PSQI指数、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GQOL-74评分、护理满意度.干预后,两组产妇的PSQI指数、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GQOL-74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更高(P<0.05).在产科手术室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减轻产妇的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钟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收治的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CSEA下剖宫产术,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对比两组血压水平、新生儿Apgar评分及胎儿娩出时间.观察组不同时间点血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娩出时间及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孕妇接受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血压水平平稳,临床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刘清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我院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对照组81.13%(43/53),且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7/53)与对照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真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疗效观察

    探究胃肠肿瘤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薛卫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奥曲肽、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探讨奥曲肽、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者.随机将其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各77例.单用组患者予以单用奥曲肽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结果联合组患者止血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显著优于单用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止血效果明显,且不仅能有效减少门静脉血流量以及血流速度,还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不同牙移植手术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选取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牙移植手术,观察组给予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对比分析两组移植牙临床情况及影像结果.观察组根管治疗、松动度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牙根吸收、牙周膜影像及牙槽骨吸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电活力测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优于传统牙移植术,可有效重建牙周膜,减少牙根吸收及根管治疗.

    作者:陈立法;朱想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经验总结

    分析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并总结其手术经验.本文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择106例纳入研讨领域,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生存质量、住院时间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随访半年,记录结石复发率.观察组所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临床应用该手术,应当采取个体化治疗,严格把握手术准入制度,确保手术安全性.

    作者:李平高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观察

    探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中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其中对照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将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后心率与血压较麻醉前均有所降低,但两组间麻醉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中运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安全可靠,具有起效快、肌松理想、镇痛完善、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莫小清;莫桂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