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李冬

关键词:输尿管肾镜取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尿路结石, 疗效, 安全性
摘要:探究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以来我院就医的70例尿路结石患者(2014年12月20日~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应用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5例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7.14%,相比对照组(80.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3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相比对照组(25.71%)明显更低,P<0.05.相比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妈富隆、益气固本止血汤联合应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妈富隆、益气固本止血汤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94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富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富隆、益气固本止血汤.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有效率、止血时间)、治疗前后雌激素(LH、FSH、E2)水平变化情况、随访疾病复发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70.21%);治疗后研究组LH、FSH、E2水平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2.77%)显著低于对照组(40.43%),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妈富隆、益气固本止血汤联用可显著提高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明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收集登封市中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2017年1月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压治疗组术后第1、3、7d颅内压低于开颅治疗组,良好率高于开颅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昀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选择本院在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4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7例.观察组给予LAVH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手术指标、预后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预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26%,对照组是17.0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巨大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中,选用LAVH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和预后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艾红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FNA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对比PFNA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相比,PFNA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状况,提高生存率,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潘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出66例纳入研讨领域,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划分组别,两组患者均首先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33例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家用脑蛋白水解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参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东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探究分析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IL-18、IFN-γ)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为慢性乙肝的诊断提供参考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设为患病组),及6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成年人设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并对患病组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的AST、ALT、GGT及HBV-DNA,对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病组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都高于对照组,且低、中、高病毒组之间血清各项指标两两比较,CHB患者血清IL-10、IL-6、IL-18水平与AST、ALT、GGT及HBV-DNA呈正相关;而IFN-γ与AST及HBV-DNA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LT及GGT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分析了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探究了患者4种细胞因子与AST、ALT、GGT及HBV-DNA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T淋巴细胞调控网络有所失衡,对于了解细胞因子在慢性乙肝发病中的作用,对于慢性乙肝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竞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眼科手术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探讨老年眼科手术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价值.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行眼科手术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心理评分、护理后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负性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眼科患者的护理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丹;邓红霞;李亚蓉;周敏;李红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与传统封闭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用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国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40例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胃穿孔患者,按手术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明显高于开腹的组73.8%,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胃穿孔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探究与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DHS内固定,观察组给予PFNA内固定,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髋内翻、退钉现象、骨不愈合、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切出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HA内固定相比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善明;陈健;王元俊;胡春鹏;石守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究

    对比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入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GDM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14.55%(P<0.05).两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治疗GDM的治疗效果更为确切,且安全性佳,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邓佑兴;邵雪;冯秀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

    评价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甘草酸苷组、谷胱甘肽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戒酒、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二者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血清学指标(ALT、AST、GGT、TBIL和CDT)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单药治疗(P<0.05);联合治疗组的ALT、AST、GGT、TBIL、MCV和CDT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与单药治疗相比,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马艳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探讨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入院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观察组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MS及BUN血清指标均明显改(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血液净化可以明显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血清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着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马艳美;李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研究分析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胸腔积液,分别使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细胞涂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肺腺癌的准确性.细胞涂片HE染色和细胞块切片HE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细胞涂片检查结果(P<0.05);肺腺癌细胞中TTF1、CD15、CK17、BerEP4阳性率分别为88%、92%、100%、100%均明显高于良性细胞及间皮性肿瘤细胞;良性细胞中WT-1、Desmin、CK5/6阳性率分别为98%、100%、100%明显高于其他细胞,肺腺癌细胞与间皮性肿瘤细胞中WT-1、Desmin、CK5/6、TTF1、CD15、CK17、BerEP4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断肺腺癌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董志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免疫指标变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发生次数,预防复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罗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分析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脑梗死且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对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临床特征.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年龄大、多发病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饮酒、吸烟均是导致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回忆力、记忆力、计算与注意力、语言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影响严重,并且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临床治疗时需特别注意.

    作者:刘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脑梗死致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探讨脑梗死致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致肢体瘫痪的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符合临床实际的康复护理措施对脑梗死患者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改善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还能调节患者负性心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可推荐应用.

    作者:卢国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对比评价

    对比评价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曲肽,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奥曲肽治疗,止血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优于垂体后叶素,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刘成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根据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将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20例危重新生几分为观察组(225例)与对照组(195例),观察组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两组患儿性别(x2=0.1429,P=0.7194)、年龄(u=0.3487,P=0.7275)、胎龄(u=0.6654,P=0.5062)、出生体重(u=0.9033,P=0.3669)、临床诊断(x2=0.3887,P=0.9953)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11%vs 77.95%,x2=6.1741,P=0.0142).(3)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052,P=0.0000).(4)观察组留置针渗漏(1.33% vs 5.13%,x2=5.0156,P=0.0251)、静脉炎(0.89%vs 7.18%,x2=11.2810,P=0.0008)、留置针堵塞(0.89% vs 5.64%,x2=7.8651,P=0.0051)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徐帅;邢志娟;朱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TIA)诊断价值.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TIA患者89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设为对照组,均行TCD及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TCD、颈动脉超声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TIA结果.结果TCD、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TIA特异度为96.55%(84/87),灵敏度为87.64%(78/89),准确度为92.05%(162/176),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TIA,可显著提高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且能为TIA监测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洋洋;胡贺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