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脓毒症心肌抑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赵璟;郑远征

关键词:脓毒症心机抑制, 脓毒性休克, 器官功能, 血流动力学, 预后
摘要:探讨脓毒症心机抑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将2015年6月~2016年1 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患者进入ICU时的LVEF分值(左室射血分数)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无心机抑制组和心机抑制组,各41例.将两组患者进入ICU第1、3、7d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进行观察和对比,并记录两组4w后的预后情况.进入ICU的第1d,无心机抑制组患者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CVP(中心静脉压)均明显低于心机抑制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的PVP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和CI(心脏指数)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进入ICU第3d,两组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进入ICU第7d,两组患者的LVEDD和CVP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机抑制组的PVPI和CI显著高于心机抑制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28d后无心机抑制组患者的生存率为80.49%,心机抑制组为75.61%,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心机抑制可扩大心室,降低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不会造成心血排放量的减少,对其他器官功能无明显影响,对患者的死亡率的影响较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的影响.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及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变化.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HbAlc、FPG及2hPG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关军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病死率的效果分析

    探析脑卒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效果.选取我院急诊科开展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前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1例为常规组,开展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4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时间、护送患者检查时间、致残率及病死率.观察组患者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时间及护送患者检查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可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是一种理想、可行的护理模式.

    作者:罗韵之;巴丽君;刘千秋;李高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对斜视患者术后单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探讨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对斜视患者术后单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斜视患者57例(114眼),所有患者均为双侧斜视,均采用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单视功能变化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具有单视功能总比例为89.47%,显著高于术前的3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53%.予以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患者,可显著改善其术后单视功能及预后.

    作者:郭朝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为有效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临床探究血管内栓塞用于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选取2010年6月~2015年7月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50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行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常规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良好、差分别为88.0%、4.0%,常规组依次为72.0%、1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一年后回访,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对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动脉情况选择手术,同时血管内栓塞术用于疾病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研究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6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单药治疗,给予观察组硝苯地平+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压、血糖水平显著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安全、有效,对于维持血糖、血压平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凌观娇;陈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胆囊炎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运用

    分析胆囊炎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运用.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62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0.32%,对照组患者为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辛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肝功能异常胃肠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肝功能异常胃肠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进行胃肠腹部手术治疗的肝功能异常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观察组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浓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时,两组NE、E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腹即刻(T1)、术中40min(T2)时NE、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时NE、E浓度较T0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胃肠腹部手术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实施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高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为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关节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骨缺损长度和软组织缺损面积明显高于观察组,关节评分则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6.67%)明显低于观察组(96.67%),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超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患者的治疗均完成后,对患者的治疗效率观察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对组间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比组间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将治疗效果提高,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江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临床常用措施分析

    探究分析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临床措施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我院进行96例肠内营养胃炎的重症患者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期间所采用的营养液类型、是否采用导泻、灌肠、促胃动力药物以及是否补充白蛋白等临床措施进行组别细分,统计、对比不同小组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营养液类型(整蛋白型优于短肽型)、早期导泻(是优于否)、早期灌肠(是优于否)、早期使用促胃动力药物(是优于否)以及补充白蛋白(是优于否)等措施小组,组内统计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喂养早期,可以通过给予患者整蛋白型营养液、导泻、灌肠、服用促胃动力药物以及等补充白蛋白等临床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概率.

    作者:范风江;郑远征;李玉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与传统封闭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用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国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分析研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临床疗效.选择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51例对照组(强的松治疗)和51例观察组(强的松+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复方皂矾丸治疗),把两组治疗状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2.1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疗效(78.43%),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小板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指数比对照组血小板指数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84%)略低于对照组(9.80%),但组间数据仍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可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疗效比单一性西药治疗更高,其出血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应用性较大.

    作者:蓝轶;王亚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结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疗效分析

    观察分析结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3%(P<0.05);观察组相关临床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等)消失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73±2.5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3.39±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具有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胃肠减压引流量等优点,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楷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选取我院98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许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他克莫司乳膏对皮炎湿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乳膏对皮炎湿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采取他克莫司乳膏治疗,对照组采取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4、IFN-γ、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可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是治疗皮炎湿疹的有效药物,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钟清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对比评价

    对比评价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曲肽,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奥曲肽治疗,止血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优于垂体后叶素,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刘成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结石128例临床研究

    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结石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结石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上述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留管时间、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个月,观察组测得I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结石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军舰;鲍业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探讨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入院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观察组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MS及BUN血清指标均明显改(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血液净化可以明显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血清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着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马艳美;李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评价

    评价和探讨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取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采用睾丸切除去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PSA水平、临床疗效、副作用发生及疼痛评分等情况,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A水平、疼痛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前列腺癌使用多西他赛联合睾丸切除去势治疗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少疼痛和副作用发生情况,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益元;林瑜;郭辉;潘伟民;熊莽;姚海文;刘杨;周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根据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将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20例危重新生几分为观察组(225例)与对照组(195例),观察组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两组患儿性别(x2=0.1429,P=0.7194)、年龄(u=0.3487,P=0.7275)、胎龄(u=0.6654,P=0.5062)、出生体重(u=0.9033,P=0.3669)、临床诊断(x2=0.3887,P=0.9953)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11%vs 77.95%,x2=6.1741,P=0.0142).(3)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052,P=0.0000).(4)观察组留置针渗漏(1.33% vs 5.13%,x2=5.0156,P=0.0251)、静脉炎(0.89%vs 7.18%,x2=11.2810,P=0.0008)、留置针堵塞(0.89% vs 5.64%,x2=7.8651,P=0.0051)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徐帅;邢志娟;朱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