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观娇;陈瑜
目的 探究轻度哮喘小儿患者临床以孟鲁司特治疗,其临床症状改善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以2013年7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124例轻度哮喘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双数)、观察组(单数),各62例.患儿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一般组用药异丙托溴铵,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观察用药后患儿症状改善,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一般组住院时间短、咳嗽消失用时少、疾病发作次数少(P<0.05);入院疗时炎性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用药后且观察组TNF-α、IL-4、IL-8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 综上所述,轻度哮喘小儿患者临床以孟鲁司特治疗,能改善患者气道炎性反应,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董淑红;刘艳薇;魏锋;谭惠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评价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甘草酸苷组、谷胱甘肽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戒酒、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二者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血清学指标(ALT、AST、GGT、TBIL和CDT)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单药治疗(P<0.05);联合治疗组的ALT、AST、GGT、TBIL、MCV和CDT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与单药治疗相比,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马艳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对比PFNA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相比,PFNA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状况,提高生存率,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潘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为有效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临床探究血管内栓塞用于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选取2010年6月~2015年7月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50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行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常规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良好、差分别为88.0%、4.0%,常规组依次为72.0%、1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一年后回访,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对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动脉情况选择手术,同时血管内栓塞术用于疾病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分析并总结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小儿川崎病冠膜损伤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58例小儿川崎病冠脉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黏膜充血消失时间1.05±0.16d,皮疹消失时间2.18±1.26d,发热消失时间1.69±0.70d,四肢变化消失时间3.51±0.13d和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2.13±0.55d,均短于对照组的6.55±1.24d,3.69±2.73d,4.71±2.13d,7.88±1.35d和5.78±1.46d,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34%,对照组为20.69%,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川崎病冠膜损伤患者进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可以尽快消退其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应推广.
作者:栾永刚;张耀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具体分析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收集医院RICU 2011年1月~2015年8月收治合并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用珠海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出537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所占比例为78.77%,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为11.73%,真菌所占比例为9.50%.革兰氏阴性菌对喹诺酮类、三四代头孢、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两者比较,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的多种标本培养比例显著高于未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x2-79.58,P<0.05).R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为主,病原菌耐药率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混合细菌感染率高.
作者:杨东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关节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KOA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67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采用加拿大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OA指数(WOMAC)对KOA患者的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进行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其血清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KOA患者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水平与VAS、WOMAC总分、WOMAC疼痛显著正相关,IL-10水平与VAS、WOMAC总分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IL-6为VAS与WOMAC总分的预测因子.结论 血清IL-6、IL-10水平与KO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可能为KOA的治疗提供临床价值.
作者:王斌;汪志中;李新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分析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86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为均匀两组后,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6.35%,与对照组比较,高18.6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将复方氟米松软膏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可有效控制患者皮肤炎症,缩小患者皮损面积,值得推广.
作者:朱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分析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院前转运急危重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转运过程中采用简易呼吸气囊,观察组转运过程中采用便携式呼吸机.密切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转运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转运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院前转运急危重症患者应用便携式呼吸机效果优于简易呼吸气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提高转运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肝功能异常胃肠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进行胃肠腹部手术治疗的肝功能异常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观察组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浓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时,两组NE、E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腹即刻(T1)、术中40min(T2)时NE、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时NE、E浓度较T0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胃肠腹部手术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实施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高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老年眼科手术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价值.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行眼科手术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心理评分、护理后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负性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眼科患者的护理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丹;邓红霞;李亚蓉;周敏;李红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观察与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的动态变化情况.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CRP,CK-MB和cTnT水平,观察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CRP、CK-MB和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患者治疗前的CRP、CK-MB和cTnT水平(P<0.05).综合评估患者血清中的CRP、CK-MB和cTnT水平,对于患者病情的掌握以及临床疗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郑新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与苏醒时间的影响.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全麻方案,观察组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完全苏醒时间为(19.4±2.4)min,低于对照组(32.2±4.5)min (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72h时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全麻相比,全麻+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缩短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加快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
作者:张旭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院院史馆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阵地之一,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院史馆也是档案编研工作的集大成形式.院史馆建设质量与档案管理质量息息相关.笔者从院史馆建设意义、档案需求出发,探讨了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的日常管理.
作者:彭雪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乳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多巴胺微量泵经中心静脉泵入,并根据患者血压调整剂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12h、24h两组患者HR均降低,CI、MAP、CVP、PAWP水平均升高,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I、MAP、CVP、PAW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加速乳酸清除率,提高患者存活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新辉;罗伟文;张彦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观察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06年1 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早期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早期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显著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OA),显著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辉;叶鹏飞;魏少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研究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设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的35例患者仅应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设作对照组,余下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设作观察组,经过4w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观察组皮肤瘙痒、灰白便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ALT、TBil、ALP、TBA及γ-GT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两组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较好.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改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志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究分析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IL-18、IFN-γ)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为慢性乙肝的诊断提供参考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设为患病组),及6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成年人设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并对患病组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的AST、ALT、GGT及HBV-DNA,对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病组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都高于对照组,且低、中、高病毒组之间血清各项指标两两比较,CHB患者血清IL-10、IL-6、IL-18水平与AST、ALT、GGT及HBV-DNA呈正相关;而IFN-γ与AST及HBV-DNA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LT及GGT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分析了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探究了患者4种细胞因子与AST、ALT、GGT及HBV-DNA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T淋巴细胞调控网络有所失衡,对于了解细胞因子在慢性乙肝发病中的作用,对于慢性乙肝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竞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用聚维酮碘进行冲洗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感染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为3.12±1.01d和5.54±2.6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2±1.72d、7.55±3.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水平,缩短术后感染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雁朋;曾晓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90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术后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喉癌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培培;周英;杨从艳;赵梅君;余陆华;鲍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