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叶鹏飞;魏少华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选取我院98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许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对比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8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对比CT和DCE-MRI诊断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6例乳腺癌患者,34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CT检查结果显示30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DCE-MRI检查结果显示32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两组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CT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敏感度较高,但无显著差异,临床实际中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诊断方案.
作者:崔俊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究分析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临床措施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我院进行96例肠内营养胃炎的重症患者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期间所采用的营养液类型、是否采用导泻、灌肠、促胃动力药物以及是否补充白蛋白等临床措施进行组别细分,统计、对比不同小组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营养液类型(整蛋白型优于短肽型)、早期导泻(是优于否)、早期灌肠(是优于否)、早期使用促胃动力药物(是优于否)以及补充白蛋白(是优于否)等措施小组,组内统计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喂养早期,可以通过给予患者整蛋白型营养液、导泻、灌肠、服用促胃动力药物以及等补充白蛋白等临床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概率.
作者:范风江;郑远征;李玉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止血带的不同使用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150例行TKA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术中充气止血带使用方法分为全程组、前半程组和后半程组各50例.对比3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康复的指标.结果 3组术中失血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止血带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全程组和前半程组膝关节VAS评分明显大于后半程组患者(P<0.05).全程组和前半程组的下肢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后半程组(P<0.05).后半程组和前半程组患者术后屈膝90°时间和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均明显少于全程组(P<0.05).后半程组患者的术后1周HSS评分明显高于全程组和前半程组(P<0.05);术后1月、3个月及术后6个月,3组患者H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截骨后应用止血带可明显缩短止血带应用时间,减轻患者术后膝关节周围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总出血量.
作者:张威;刘荆陵;肖盛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从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个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干预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抢救物品完整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护理安全性,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杨海妮;罗静;李丽红;朱孟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现状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选取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对象的特点调整设计调查问卷,以调查问卷方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知、信、行方面,并记录认知程度总分;采用MORISKY问卷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分析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中74.00%(148/200)知道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87.00%(174/200)知道高血压病应当有效控制,69.00%(138/200)知道应定期测量血压,75.00%(150/200)知道需适量运动,83.00% (166/200)知道应遵医嘱服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00% (176/200)相信良好的控制血压可促进疾病的康复,85.00%(170/200)相信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预防发生并发症;而合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戒烟酒、自我血压监测及以乐观情绪面对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好(64.00%)与服药依从性差(服药不依从13.00%)及部分依从(23.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好者MORISKY问卷评分、健康知识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服药依从性差者,差异显著(P<0.05).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现状有待提高,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社区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健康知识状况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高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选取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用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国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意义.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96例,均行彩色多谱勒检查,观察各类型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同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分析其诊断准确率.良恶性结节在结节数目、部位、内部回声、以及后方回声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边界多清晰,形态规则,周围可见血流信号,甲状腺癌边缘回声模糊,形态不规则,血管丰富且排列无序;恶性结节的RI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霞;徐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评价和探讨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取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采用睾丸切除去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PSA水平、临床疗效、副作用发生及疼痛评分等情况,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A水平、疼痛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前列腺癌使用多西他赛联合睾丸切除去势治疗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少疼痛和副作用发生情况,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益元;林瑜;郭辉;潘伟民;熊莽;姚海文;刘杨;周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结石排净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结石直径>1cm、结石直径<1cm患者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3.3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理想,结石排净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树华;刘春玲;施长荣;王正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研究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5年1 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龄伴骨质疏松皿、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DHS组及PFNA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情况及Harris评分.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周围骨折、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DHS组(P<0.01);两组患者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DHS,PFNA治疗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综合疗效更为显著,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痊愈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虎方;朱广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研究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患者采取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其抗生素合理使用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治疗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患者180例,均实施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统计细菌培养菌株、分析菌株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及临床总有效率.本组尿液细菌培养菌株鉴定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30.56%(55/180)、奇异变形杆菌28.33%(51/180)、肺炎克雷伯菌6.67%(12/180)、草绿色链球菌6.11%(11/180)、粪肠球菌5.56%(10/180)为常见菌株;本组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药物敏感性均较高;粪球杆菌仅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奎奴普丁存在药物敏感性.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实施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石文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观察与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的动态变化情况.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CRP,CK-MB和cTnT水平,观察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CRP、CK-MB和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患者治疗前的CRP、CK-MB和cTnT水平(P<0.05).综合评估患者血清中的CRP、CK-MB和cTnT水平,对于患者病情的掌握以及临床疗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郑新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究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以来我院就医的70例尿路结石患者(2014年12月20日~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应用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5例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7.14%,相比对照组(80.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3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相比对照组(25.71%)明显更低,P<0.05.相比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研究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设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的35例患者仅应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设作对照组,余下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设作观察组,经过4w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观察组皮肤瘙痒、灰白便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ALT、TBil、ALP、TBA及γ-GT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两组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较好.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改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志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为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关节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骨缺损长度和软组织缺损面积明显高于观察组,关节评分则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6.67%)明显低于观察组(96.67%),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超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选取106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运用循证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包括确定循证问题、循证论证、制定护理方案、循证观察;对比两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生存率.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小于对照组,生存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病情转归,对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协同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仇巧玲;罗青;邱爱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比较.将我院收治的2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可行、加速康复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分析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脑梗死且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对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临床特征.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年龄大、多发病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饮酒、吸烟均是导致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回忆力、记忆力、计算与注意力、语言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影响严重,并且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临床治疗时需特别注意.
作者:刘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根据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将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20例危重新生几分为观察组(225例)与对照组(195例),观察组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两组患儿性别(x2=0.1429,P=0.7194)、年龄(u=0.3487,P=0.7275)、胎龄(u=0.6654,P=0.5062)、出生体重(u=0.9033,P=0.3669)、临床诊断(x2=0.3887,P=0.9953)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11%vs 77.95%,x2=6.1741,P=0.0142).(3)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052,P=0.0000).(4)观察组留置针渗漏(1.33% vs 5.13%,x2=5.0156,P=0.0251)、静脉炎(0.89%vs 7.18%,x2=11.2810,P=0.0008)、留置针堵塞(0.89% vs 5.64%,x2=7.8651,P=0.0051)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徐帅;邢志娟;朱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