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琳钧
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安全感并讨论导致其安全感较差的相关原因.选取收治的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研究组)及同期体检正常60例居民的配偶(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研究者的资料,根据资料结果记录研究者性别、年龄、心理状况、婚姻质量和安全感情况,并比较资料间的差异性.结果(1)研究组均具有较低安全感、且其婚姻质量和心理状况均较差,明显较对照组差,且前者女性配偶的安全感、婚姻质量和心理状况均较男性配偶低;(2)研究组1年后的离婚率(27.91%)较对照组(3.33%)明显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大多数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和存在较差的婚姻质量和心理状况.
作者:凌秾喜;唐京雄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观察对比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不同蓝光疗法的临床效果.选取92例黄疸新生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分别给予持续蓝光照射疗法及短时间歇蓝光照射疗法,同时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4d后,对比临床疗效,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游离胆红素(IBiL)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疗效分布情况及总有效率数据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BiL和IBi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对照组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对新生儿黄疸实施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较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更佳,还可显著降低血清TBiL和IBiL水平,且更为安全.
作者:暴保龙;张晓环;彭晓瑞;胡艳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2013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接诊的5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病例分为研究与对照两组,每组25例.两组都予以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红光照射疗法.观察两组面部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复发率等指标.研究组治疗后面部敏感性皮肤情况自评得分为(4.09±0.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8±1.24)分,P<0.05.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4.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w发现,研究组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P<0.05.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予以吡美莫司乳膏治疗时合理加用红光照射疗法,有助于其病情的恢复,减少复发风险.
作者:李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补佳乐配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死胎引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将2015年4月7日~2017年2月11日我院收治的86例药物引产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通过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以补佳乐.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完全流产率、月经恢复时间以及子宫修复成功率.阴道出血的控制情况,观察组显效34例,显效率79.1%,对照组显效19例,显效率44.2%(P<0.05);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5.3%(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2.1%(31/43) (P<0.05);观察组(22.4±3.7)d恢复月经,对照组则为(37.2±4.8)d(P<0.05);观察组子宫修复成功率53.5%(23/43),明显高于对照组23.3%(10/43)(P<0.05).在药物死胎引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补佳乐配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控制出血情况,有利于完全流产,可促进产妇月经尽快恢复正常,值得推广.
作者:任建莉;张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对阻生智齿并发症发生率及牙科畏惧率的影响.选择收治的60例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凿骨劈冠法拔牙,观察组以微创拔牙技术拔牙,对丽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牙科畏惧率进行观察.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拔牙完整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张口受限度及肿胀度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中舌侧骨板断裂、断根残留、牙龈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16.67%、13.33%,观察组术中未发生上述并发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疼痛、张口受限、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67%、16.67%、20.00%,对照组分别为70.00%、43.33%、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科畏惧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拔牙技术拔除阻生智齿创伤小,可缩短手术时间,也能大程度保持牙窝完整性,减少术后张口受限度.同时也能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牙科畏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汉林;邱素群;袁雪芬;林海斌;张宇涛;孙江莲;蔡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随访半年,统计对比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用时、住院周期缩短,且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33%(1/43),与对照组4.65%(2/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不会增加复发率,预后较好.
作者:黄芸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究普罗帕酮片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效果.选择收治的80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房性早搏、短阵房速、短阵室速及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得到了明显缓解(P<0.05),且观察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可自行缓解.对小儿心律失常给予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维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白血病细胞株Jurkat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影响,并检测其对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白血病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构建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白血病细胞株Jurkat;采用RT-PCR方法检测Jurkat细胞HIF-1α及hTERT mRNA表达水平;EIESA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Jurkat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成功构建了pshRNA-HIF-1α1和pshRNA-HIF-1α2重组质粒;转染Jurkat细胞后,与空质粒组相比,pshRNA HIF-1α可有效抑制Jnrkat细胞HIF-1α及hTERT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转染后,其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质粒组(P<0.05),Jurkat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成功构建HIF-1α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Jurkat细胞后能表达shRNA,干扰效果明确,目的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从而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Jurkat的增殖,促进凋亡.
作者:应晓杨;方美云;王晨辰;韩丽;徐艳冰;张卫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集束化管理对白血病患者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控制效果评价.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白血病给予PICC置管化疗60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集束化管理在循证医学指导下通过控制外部风险因素,能够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
作者:陈章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评价帕罗西汀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恐惧症的疗效.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恐惧症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研究对象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睡眠质量改善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睡眠质量改善评分,观察组的较好,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更低(P<0.05).采用帕罗西汀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恐惧症患者,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评分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瘢痕癌Bcl-2蛋白的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相关性.方法 以15例病理性瘢痕、20例皮肤瘢痕癌为研究对象,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以原位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检测上述三种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结果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Tunel结果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1)Bcl-2蛋白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分别仅见于基底细胞层少量表达、基底细胞层和极少量棘细胞层表达,均为阴性,在瘢痕癌组织中未见表达,为阴性,且其表达强度和表达水平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Tunel结果示凋亡指数在三组间有差异,瘢痕癌组低于余两组,且与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瘢痕癌组织中Bcl-2蛋白呈阴性表达,其凋亡抑制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马娜;郭瑞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究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跟骨骨折患者68例(81足),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3例(39足)予以传统外侧入路锁定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5例(42足)予以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术后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后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29/3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7.14% (3/42)明显低于对照组25.64%(10/3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足踝功能,且能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奎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分析泌尿系统结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的临床价值.选择收治的88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确定结石的存在.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及二维超声检查情况.88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肾结石诊断符合率、第1/3之间狭窄处输尿管结石诊断符合率及膀胱结石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二维超声(P<0.05);两组第1及第3狭窄处输尿管结石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3mm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为3mm<L≤5mm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统结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准确率较高,尤其对小结石、隐匿性结石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传统二维超声,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娄丽平;褚雯;张灵巧;王华;寇育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研究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0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治疗中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入选患者均接受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分析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组间的预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患者在其临床治疗中应用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杨小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究分析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大黄牡丹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指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78例,采取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的差异.治疗前,两组HR、PaCO2、PaO2及SaO2等指标水平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R、PaCO2水平下降,PaO2及SaO2水平上升,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再次住院次数、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住院时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纳入研究的病例一共60例,均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的中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CD4+、CD47CD8+以及近期疗效.(1)与对照组(66.67%)对比,观察组控制率(93.33%)明显更高(P<0.05).(2)与治疗前(3.19±1.03、1.09±0.45)对比,观察组CD4+(1.45±0.29)明显降低,CD4+/CD8+(1.81±0.29)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1.60-±0.32、1.90±0.29)对比,两组治疗后CD4+和CD4+/CD8+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薛聪玲;岳青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辅助、吉西他滨与顺铂+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三个周期.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CD69)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6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及生存质量.
作者:牛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紫杉醇在胃癌术后肝转移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化疗,观察组予以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并分析其对血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保护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效果明显,即可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周期,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薛建章;毛秋雨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分析清肝明目汤结合阿昔洛韦、贝复舒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肝明目汤治疗.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治疗时间以及视力恢复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治疗时间以及视力恢复值)远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远比对照组的(23.9%)低,差异显著(P<0.05).清肝明目汤结合阿昔洛韦、贝复舒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病情出现的不良反应极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支持.
作者:周运翠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