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探讨亚低温及体位护理对重型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选择2011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及体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预后情况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总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格拉斯昏迷评分(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及体位护理能够改善重型脑损伤患者生理功能和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彩云;闵照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梗患者血糖波动与心功能的相关性.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为对照组(MAGE<3.9mmol/L)21例和观察组(MAGE≥3.9mmol/L)71例,分析两组心功能状态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Killip分级≥Ⅱ级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波动较为显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心功能的损伤越严重.
作者:杨金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诊断周围囊泡型肺癌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9例疑似周围囊泡型肺癌患者,均行胸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误诊、漏诊率及其影像学表现.59例疑似周围囊泡型肺癌患者经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9.83%(53/59),灵敏度为88.89%(40/45),特异度为92.86%(13/14),阳性预测值为97.56%(40/41),阴性预测值为72.22%(13/18),误诊率为7.14%(1/14),漏诊率为11.11%(5/45).CT影像显示囊泡壁厚度不均者40例,囊泡壁结节者21例;囊泡内可见动脉血管穿行者15例,囊泡壁边缘伴短毛刺者36例;12例出现纵膈淋巴结转移;27例出现邻近胸膜凹陷、牵拉.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诊断周围囊泡型肺癌中具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可清晰显示其影像学表现,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特异度高,误诊、漏诊率低.
作者:池永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Heregulin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和正常对照者的组织标本中的Heregulin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结肠癌之间的相关性.结肠癌组中Heregulin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和80.0%,正常组中Heregulin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egulin和VEGF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癌提供了参考价值.
作者:杨卫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分析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口引流术的临床效果.从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随机抽取实施切口引流术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评定术后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95.5%、77.3%,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肛门失禁(3.25±1.15)分,肛门形态(0.65±0.24)分,收缩功能(0.87±0.32)分;对照组肛门失禁(3.30±1.25)分,肛门形态(0.70±0.30)分,收缩功能(0.90±0.38)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18.2%,差异显著(P<0.05).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能预防疾病复发,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振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究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治疗效果.选取本院2014~2016年收治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化疗依从率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不仅需要对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而且还应该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以成功案例告知患者,给予其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这样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EH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EH,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太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激光、微波和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因医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组,其中激光组、微波组以及电凝组各36例,并比对三组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指标、并发症状况.结果 电凝组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指标较激光组与微波组优,而微波组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指标较激光组优,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组与电凝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P>0.05),而激光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微波组与电凝组高(P<0.05).结论 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电凝法医治可缩短鼻腔恢复通气、鼻腔黏膜恢复所用的时间,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作者:李凡玲;周明;赵艾君;王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后,肠道微生态的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平均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使用细菌培养计数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周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数量,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两组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能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疗效高,安全可靠.
作者:肖和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对阻生智齿并发症发生率及牙科畏惧率的影响.选择收治的60例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凿骨劈冠法拔牙,观察组以微创拔牙技术拔牙,对丽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牙科畏惧率进行观察.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拔牙完整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张口受限度及肿胀度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中舌侧骨板断裂、断根残留、牙龈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16.67%、13.33%,观察组术中未发生上述并发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疼痛、张口受限、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67%、16.67%、20.00%,对照组分别为70.00%、43.33%、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科畏惧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拔牙技术拔除阻生智齿创伤小,可缩短手术时间,也能大程度保持牙窝完整性,减少术后张口受限度.同时也能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牙科畏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汉林;邱素群;袁雪芬;林海斌;张宇涛;孙江莲;蔡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0例参与实验观察的患者进行DIC评分:同时,对不同程度的颅脑外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与预后进行评分.结果不同损伤程度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PT指标值与D-DT指标值分别与中型颅脑外伤患者与轻型颅脑外伤患者的PT指标值与D-DT指标值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意义(P<0.05).此外,预后不良患者的D-DT指标均值为3.3 1±0.61mg/l,PT指标均值为14.13±1.68s,FIB指标均值为2.42±0.76g/L,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而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者的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其病情越重患者的PT会明显延长且D-DT水平显著升高;同时,患者的D-DT、PT、FIB与预后成负相关性,即,患者的预后状况越差上述指标值越高.
作者:蔡侃芝;郝香玲;袁宝华;杨成山;李汉威;卢健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与动脉硬化发生相关性.方法 以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比较HCY及SAA水平与动脉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本组研究的50例患者中,动脉硬化者26例,非动脉硬化者24例;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30.10±17.98)μmol/L,血清淀粉样蛋白A平均水平(136.89±78.22)mg/L,动脉粥样硬化指数(3.51±1.60).动脉硬化组患者HCY与SAA水平及AS指数皆明显高于非动脉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F患者的AS指数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917,P<0.01),与SAA水平呈正相关(r=0.953,P<0.01).结论 随着HCY与SAA水平的增加,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也随之加重,在临床上应当积极的控制诱发因素,降低HCY与SAA水平,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作者:杨生平;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益气健肺保健按摩法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将患儿均分两组,观察组在按常规疗法进行对症用药的同时,配合使用益气健肺保健按摩方案治疗,对照组仅根据常规疗法用药,对两组的总治疗情况作评估,统计治疗前后的发病频次、中医证候评测结果,同时实施半年随访,统计复发例数.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精心治疗后,患儿总有效率达97.44%(38/39),比对照组(76.92%,30/39)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测结果、发病频次均显著下降或减少,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成立(P<0.05).复发率的对比,观察组、对照组各为2.56%(1/39)与20.51%(8/3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优势更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益气健肺保健按摩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疾病发病率.
作者:严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片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腹围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女性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腹围及体质量指数.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及体质量指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腹围及体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对其体质量、腹围及体质量指数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石峰;关海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康复训练及假刺激疗法,观察组在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运用低频rTMS治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与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观察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EP潜伏期与CMC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中,低频rTMS可显著增强康复训练效果,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方式,值得应用.
作者:廖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观察抗H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Hp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收治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伴H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根治Hp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及血脂水平,观察两组Hp根除率.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抗H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Hp感染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控制肝功能异常,缓解症状,效果颇佳,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
作者:张东常;黄淑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确诊后给予局麻及影像引导下靶向穿刺,进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及直接减压术,观察术前术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及手术疗效.72例患者中,69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56.8±9.6)min,术中出血量(19.2±1.8)ml,X线照射次数(17.6±4.8)次;随访6个月,手术效果优26例,良35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88.41%(61/69),患者疼痛程度均得到有效缓解,功能障碍指数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改善.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患者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可较快恢复.
作者:郑铁牛;黄岩石;王淅克;吴迪;罗恒超;吴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分析亲情式护理干预对初产产妇剖宫产术后保健认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照护能力的影响.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62例剖宫产初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1例.研究组给予亲情式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保健认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照护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保健认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照护能力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相关认知水平及能力上升,但研究组产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亲情式护理干预对初产产妇剖宫产术后保健认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照护能力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史来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采用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的疗效.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促红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29.73%),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璐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体及度数的选择.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75例(84眼)分为3组,每组25例(28眼),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A组植入AR 40e单焦点IOL人工晶体,B组植入REZOOM折射型MIOL人工晶体,C组植入TECNIS ZMA 00(AMO)衍射性MIOL人工晶体.3组UCNVA及BCDVA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在矫正DCNVA、UCDVA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矫正UCDVA方面优于C组,C组在矫正DCNVA方面优于B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优于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REZOOM、ZMA 00两种人工晶体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
作者:殷孝健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