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姚雪华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肝衰竭, 血清
摘要:分析糖皮质激素(GC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CS治疗,均治疗7d.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血清TBil、PT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Bil低于对照组,PT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82%(5/39)低于对照组35.90%(1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治疗肝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对面部寻常痤疮的应用效果评价

    评价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对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应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应用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对面部寻常痤疮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兴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相关性分析

    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相关性.选取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5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5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痰培养,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相关性.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33.33% (18/54)高于对照组的15.52%(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为83.33%(45/54)高于对照组的22.41%(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阳性菌检出率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一定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田凤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探究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跟骨骨折患者68例(81足),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3例(39足)予以传统外侧入路锁定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5例(42足)予以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术后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后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29/3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7.14% (3/42)明显低于对照组25.64%(10/3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足踝功能,且能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奎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我院10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及午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肠内营养前输注氨基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胆汁淤积的影响

    探讨肠内营养前输注氨基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胆汁淤积的影响.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联合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及氨基酸.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胆囊收缩素、胆囊排空分数变化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两组胆囊收缩素、胆囊排空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3/46)与对照组8.70%(4/46)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前输注氨基酸可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胆囊收缩素水平,增强胆囊排空能力,改善胆汁淤积症状,具有安全性.

    作者:金松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集束化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控制效果评价

    探讨集束化管理对白血病患者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控制效果评价.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白血病给予PICC置管化疗60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集束化管理在循证医学指导下通过控制外部风险因素,能够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

    作者:陈章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分析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之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临床效果.本院将选取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需予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患者46例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依照不同枸橼酸的输入方法进行分组,所有患者予以局部枸橼酸抗凝.观察组将枸橼酸盐与置换液分开输入,对照组将枸橼酸盐加入置换液中实现输入,对2种输入方法影响抗凝的效果加以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观察组滤器使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且静脉壶凝血产生比对照组少.统计学分析后,2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采取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临床患者中,局部枸橼酸抗凝采取枸橼酸盐与置换液分开输入,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会产生显著副作用,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敖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级及临床意义

    探讨CT诊断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意义.以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进行CT临床分级及预后评估.根据CT严重度指数(CTSI)将AP严重程度分为三级,其中轻度48例,中度17例,重度33例;患者CTSI分级程度越低,住院时间越短,死亡率越低,预后越好.在AP中CT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直接反映胰腺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有效提高确诊率,为患者早期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米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硒联合抑亢丸与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桥本甲状腺性甲亢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A、B、C、D组各25例,A组仅采用甲巯咪唑治疗;B组应用抑亢丸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C组应用硒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D组采用硒联合抑亢丸与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比较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各阶段的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TGAb)水平以及突眼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60%、B组80%、C组64%、D组88%,B组与D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A组与C组(P<0.05).经过治疗,四组患者的FT3、FT4、TPOAb与TGAb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D组患者各指标下降速度快,且与其他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B组与D组患者的突眼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与C组(P<0.05).结论 在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硒联合抑亢丸与甲巯咪唑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突眼症状,有效降低甲状腺各抗体水平,对患者免疫系统的调节具有积极效果,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刘斌;胡忠惠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血清NPY、NSE水平变化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分析血清神经肽Y(NP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变化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联性.选取收治的8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观察组,根据脑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29例.选取同期29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NPY 、NSE水平,并分析血清NPY、NSE水平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观察组血清NPY、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损伤轻、中、重度组血清NPY、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NPY、NSE水平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NPY、NSE水平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有助于预测及判断胆红素脑病发生,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永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内外斜位投照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探究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MLO(内外斜位)投照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选取乳腺X线摄影检查患者4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7月,根据其MLO位投射角度是否处于固定的状态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以30°、45°、60°这3个固定角度实施投照,对照组则在30~60°通过与胸大肌平行的角度进行照射,对其图像的质量进行分析.观察组45°固定投射角度进行乳腺X线摄影的甲级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其他固定角度摄影的甲级片率(P<0.05),与对照组摄影的甲级片率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在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过程中,以45°°实施MLO位投射,则可以获得较好的图片质量,且可以促进检查效率的提高.

    作者:冯绮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吉法酯片与抗Hp三联法对溃疡合并Hp感染的疗效研究

    探讨对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采用吉法酯片联合抗Hp三联疗法对HP根除情况及治疗效果的影响.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94例,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药物治疗,共47例,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吉法酯片治疗,共47例,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1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Hp转阴率78.72%相比,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95.74%较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吉法酯片联合抗Hp三联疗法应用在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有效提高Hp转阴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潘伟杰;卢国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梗患者血糖波动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梗患者血糖波动与心功能的相关性.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为对照组(MAGE<3.9mmol/L)21例和观察组(MAGE≥3.9mmol/L)71例,分析两组心功能状态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Killip分级≥Ⅱ级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波动较为显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心功能的损伤越严重.

    作者:杨金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诊断周围囊泡型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诊断周围囊泡型肺癌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9例疑似周围囊泡型肺癌患者,均行胸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误诊、漏诊率及其影像学表现.59例疑似周围囊泡型肺癌患者经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9.83%(53/59),灵敏度为88.89%(40/45),特异度为92.86%(13/14),阳性预测值为97.56%(40/41),阴性预测值为72.22%(13/18),误诊率为7.14%(1/14),漏诊率为11.11%(5/45).CT影像显示囊泡壁厚度不均者40例,囊泡壁结节者21例;囊泡内可见动脉血管穿行者15例,囊泡壁边缘伴短毛刺者36例;12例出现纵膈淋巴结转移;27例出现邻近胸膜凹陷、牵拉.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诊断周围囊泡型肺癌中具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可清晰显示其影像学表现,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特异度高,误诊、漏诊率低.

    作者:池永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CRF患者HCY及SAA水平与动脉硬化发生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与动脉硬化发生相关性.方法 以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比较HCY及SAA水平与动脉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本组研究的50例患者中,动脉硬化者26例,非动脉硬化者24例;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30.10±17.98)μmol/L,血清淀粉样蛋白A平均水平(136.89±78.22)mg/L,动脉粥样硬化指数(3.51±1.60).动脉硬化组患者HCY与SAA水平及AS指数皆明显高于非动脉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F患者的AS指数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917,P<0.01),与SAA水平呈正相关(r=0.953,P<0.01).结论 随着HCY与SAA水平的增加,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也随之加重,在临床上应当积极的控制诱发因素,降低HCY与SAA水平,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作者:杨生平;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比较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髓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Harris评分低于观察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效果较好,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赵智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在骨盆骨折中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在骨盆骨折中应用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盆骨折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行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同定术.采用Matta评分及Majeed骨盆骨折评分评估对比两组骨折复位情况、骨盆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观察组骨盆骨折复位优良率90.48%(19/21)高于对照组71.43%(15/2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90.48%(19/21)高于对照组66.67%(14/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改善骨折复位效果,促进骨盆功能恢复.

    作者:潘旭东;张启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康复情况的影响

    探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康复情况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80例待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产妇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率、自主排尿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第1、2、3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自主排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产妇给予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程,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颖;谷荣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抗H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Hp感染的疗效观察

    观察抗H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Hp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收治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伴H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根治Hp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及血脂水平,观察两组Hp根除率.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抗H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Hp感染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控制肝功能异常,缓解症状,效果颇佳,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

    作者:张东常;黄淑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替硝唑应用于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临床分析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盆腔积液和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7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盆腔积液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替硝唑应用于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治疗中,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盆腔积液吸收,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作者:吴国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