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生
分析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操作简单,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创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抽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15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5例,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一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3%,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咳嗽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3、5d与1w后的咳嗽评分均比同期的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吴云锋;谯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者行氯霉素传统治疗,研究组100例患者行氧氟沙星治疗,探讨并对比患者预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耳部刺痛发生率14%,瘙痒发生率13%,恶心发生率19%,头晕发生率6%,明显优于对照组23%、25%、32%、30%,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效果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患者满意度97%,显著高于对照组51%(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有效改善刺痛、瘙痒、恶心、头晕发生率,提高预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作者:刘国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本院接受氧氟沙星耳道内滴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氟沙星在耳内镜下直视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气导及骨导听阈降低值,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化脓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疗效较为理想,气导及骨导听阈改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应优先考虑使用该疗法。
作者:张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阿魏酸钠对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洽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以常规步骤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数据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冠心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仅为75.00%,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能够一定程度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炎性状态,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我院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林燕;徐建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临床纳入进行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手术患者90例,根据术后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给予腹腔引流,对照组给予腹腔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以及肠粘连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9±1.7)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9.0±2.4)d,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4.44%、2.22%,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20.00%、15.5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苏红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蓝光毯照射及药物护理治疗。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总效率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患儿黄疸指数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蓝光毯及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情,十分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志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2月诊治的82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5%、97.5%,对照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8.6%、88.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19.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优势明显,且副作用较小,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吴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收治的低危临产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方法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进行分娩。观察两组软产道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软产道裂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Ⅰ度裂伤率、Ⅱ度裂伤率分别为10%、4.16%,均低于对照组的16.7%、9.16%;观察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5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min;观察组2h出血量为(69.9±1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6.8±23.8)ml。两组各项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操作方法简单,能有效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创伤,还能促进产妇自然分娩,能有效提高分娩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智蓉;陈萍;丘峻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2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观察组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MSCs 10×106/次,静脉或鞘内注射,1次/w。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针0.3mg/kg,静脉滴注,1次/d,应用7d后逐渐减量。两组均治疗一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并观察CD4+CD25+T 细胞频数秩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25+T细胞频数秩次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ED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CD4+CD25+T细胞频数,帮助机体免疫机制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作者:高俊山;王爱珍;陈勇军;赫安娜;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年龄≥60岁前循环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RS量表评价患者的预后,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和不同手术时机接受手术的患者预后良好的发生率。结果52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3.85%,0~2分31例,预后良好率为59.62%,3~6分21例,预后不良率为40.38%,超早期手术预后良好率为66.67%,早期手术预后良好60.0%,间期手术预后良好率为61.91%,延期手术预后良好率为42.86%,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前循环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其生理状况比年龄更为重要,且尽早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刘卫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率及抗拒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莺;林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对收治的76例乳牙牙髓根尖周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实施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两组治疗有效率、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牙髓根尖周病,避免了多次操作,疗效显著。
作者:陈向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73例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其采用超声检查与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两种方法检查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检查阳性患者61例,阴性患者12例,检查灵敏度为83.56%(61/73),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阳性患者70例,阴性患者3例,检查灵敏度为95.89%(70/73);可见64排螺旋CT检查灵敏度显著高于超声检查。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较超声检查有更高的灵敏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治时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黄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观察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选取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奥曲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及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23.56±2.35)h、(42.76±3.54)h,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1.24±2.75)h、(62.12±2.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治疗,效果显著,止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夕亭;王立刚;励雪英;栗保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接受治疗28例急性脑梗死为溶栓组,19例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采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选取19例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根据NIHSS量表和Barthel Index评分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溶栓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指数评分均好于治疗前,且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希望的疗法。
作者:莫国毅;张月华;吴平;孙良颖;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预防和控制ICU器械相关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即2013年1~12月我院ICU未开展目标性监测前设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我院ICU开展目标性监测后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ICU器械相关感染,如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ICU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结果 ICU实施目标性监测后,VAP、CAUTI感染发生率,明显得到控制,与目标性监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RBSI感染发生率方面,实施目标监测后有所下降,但与目标性监测前相比,不具差异性(P>0.05)。结论目标性监测在预防和控制ICU器械相关感染中作用显著,有利于VAP、CRBSI、CAUTI的预防和控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何飞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疑似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腕管综合征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并根据神经肌电图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中显示,168例患者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明显延长,提示可能为正中神经卡压,其潜伏期为(8.29±3.42)ms,远长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潜伏期(P<0.05)。20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68例患者被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误诊率为37.5%(12/32),腕管综合征的误诊率为7.14%(12/168),腕管综合征的误诊率明显更低(P<0.05)。神经肌电图能够对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能够对腕管综合征和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纳入本次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扫查评估入组患者心脏赘生物体积、形态表现、分布、回声与瓣膜损害情况。结果29例患者中,10例赘生物附着部位为主动脉瓣,7例位于二尖瓣,1例位于三尖瓣,2例位于肺动脉瓣,5例同时累及二尖瓣以及主动脉瓣,室间隔缺损右室面以及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各2例。心内赘生物长径为4~28mm,呈低回声至强回声。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心内赘生物体积、形态、分布位置、数量基本接近手术检测结果,超声心动图还可诊断患者心脏基础性病变和血流动力学继发性改变。结论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定位心内赘生物,并可评估心脏情况,确定赘生物形态、大小以及数量,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有效支持。
作者:赖春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用米力农治疗,后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V、LVEF指标方面: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力农的疗效相比,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更加显著,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玉艳;陈然;汤长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