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在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林莺;林苏

关键词:优质护理, 乙肝后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选取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率及抗拒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对比分析

    本次研究对象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骨科病房收治的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早,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与观察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并无太大差异,临床应结合两种术式的创伤程度、患者身体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合理选择,以改善患者预后与生存质量。

    作者:杨晓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莫沙必利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通降舒隔汤、莫沙必利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治疗前后GERD-Q评分。结果试验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西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ERD-Q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GE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效果较好,患者GERD-Q评分可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陆伟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即刻种植即刻负载修复单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度研究

    纳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确诊为单牙缺失牙列缺损的患者20例,采用即刻种植即刻负载修复技术,12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测量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并观察种植体周牙龈乳头充盈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PIS)、红色美学指数(pink ethetic score,PE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PES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PIS 指数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修复完成12个月VA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即刻负载修复单牙缺失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且提高了患者的主观满意度。

    作者:赖荣康;甘友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供血者及受血者2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盐水法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测,对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及细胞凝聚检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受检者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较对照组更高,同时观察组检验结果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输血检验中,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测,检测结果灵敏度高,有利于更加准确的观察溶血反应,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锡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于常规性治疗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者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0.5±0.1)次,显著高于观察组(0.2±0.1)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资料显示观察组为发生死亡事件,对照组为10.0%,两组死亡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可以有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选自我院从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72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术,试验组患者给予全胃切除术,其后比较两组胃上部癌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胃上部癌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类似,无明显差异,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钟成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降压效果观察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的SBP、DBP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BP、DBP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稳定,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8例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用药,观察组患者根据血常规联合Hs-CRP检测结果使用抗生素。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平均时间为5.8±1.1d,对照组抗生素使用平均时间为7.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联合Hs-CRP检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以及减少抗生素的有效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尹引连;张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选取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蓝光毯照射及药物护理治疗。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总效率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患儿黄疸指数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蓝光毯及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情,十分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志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分析

    选取1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抑郁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得分及脑血流检查情况。研究组治疗前抑郁得分及治疗后脑血流值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脑血流值及治疗后抑郁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

    作者:孙东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额叶挫裂伤后迟发脑水肿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额叶脑挫裂伤迟发脑水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6例单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恢复良好;7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使用脱水药物超过2周;2例保守治疗1周后猝死。迟发脑水肿是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故应予以高度重视,密切观察,采取综合脱水方案,适时手术减压,提高救治率。

    作者:陈力行;康晓明;陈春林;李佰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闭合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研究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就两个组别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展开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8.4±4.2)ml、切口感染0及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2.0%相较于对照(43.3±6.8)ml、10.0%及24.0%显著更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相较于对照组82.0%明显更佳,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切开复位治疗,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使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对患者骨折部位予以固定,出血量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黄辉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妇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

    选取我院5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5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设为A、B组,向两组发放性生活质量量表(SLQQ)、性功能调查量表(PISQ-12),比较两组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A组生理因素、情感因素、性伴侣及性生活总分分别为27.15±5.25分、27.84±5.97分、14.11±2.96分、72.26±9.04分均显著低于B 组48.25±7.52分、38.26±2.27分、20.25±3.06分、98.68±13.58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A 组行为心理、身体功能、性伴侣及性功能总分分别为10.34±2.58分、7.59±2.02分、10.69±2.48分、27.64±5.82分与B组15.58±3.12分、10.58±2.48分、14.13±3.15分、38.98±7.69分,比较显著较低(P<0.05)。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妇女性生活质量有较大不良影响,并直接降低患者性功能,临床需加强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视,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作者:姚焕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利多卡因耳后封闭联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87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3)。对照组口服西比灵、长春西汀、甲钴胺等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2%利多卡因耳后封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55.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6%、9.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利多卡因耳后封闭联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可更有效改善内耳循环以消除耳鸣症状,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大借鉴与应用价值。

    作者:邹桂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次全切围手术期护理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80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伴甲亢患者,将其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采取内科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行甲状腺手术的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服用抗凝药阿斯匹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鼻窦炎病患。依据患者术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进行鼻内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及阿司匹林组鼻窦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再出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6个月以及1年复发鼻窦炎病患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服用阿司匹林,不仅导致鼻窦手术中出血量增多,加大手术难度,影响手术效果,鼻窦炎复发率增高。

    作者:农珍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064波长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

    以诊治的80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行1064波长YAG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主要症状首次缓解时间及随访复发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随访6个月复发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毛细血管扩张、紫红色或红色斑块、皮肤瘙痒症状首次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64波长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罗文霞;曾海燕;吴轶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比较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28d后的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胃肠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谭照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在2012年6月~2015年2月到本院住院的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感染控制中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予以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方面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感染率低,患者感染方面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可预防和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强化患者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其满意足,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周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临床纳入进行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手术患者90例,根据术后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给予腹腔引流,对照组给予腹腔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以及肠粘连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9±1.7)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9.0±2.4)d,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4.44%、2.22%,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20.00%、15.5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苏红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