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强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胆红素恢复时间、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同时统计治愈率、并发症率、死亡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4.31±0.37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17±0.55d、胆红素恢复时间为11.53±1.05d、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为10.04±1.1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愈率为87.23%、并发症率为10.64%、死亡率为2.13%、复发率为4.26%,显著优于对照组。早期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月生;曾海锋;郑小明;刘臻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收集2014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水、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9.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正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对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采用介入治疗和单纯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皆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和内置支架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比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3、6个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保守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庆江;罗薇;李耀杰;刘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接治的53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液体复苏后,患儿的72h SOFA评分、72h APACHEⅡ评分、24h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尿量、MAP、CVP、ITBVI、EVLWI均明显增加,和液体复苏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液体复苏可明显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增加尿量,改善血清动力学参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洁兴;王金华;孔卫乾;蔡杰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218例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并对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的CT表现、阳性检出率、各病因阳性检出率以及无阳性发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18例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中,有191例患者经CT检出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7.61%;其中胆道疾病72例,胰腺炎14例,阑尾炎10例,肠梗阻44例,消化道穿孔8例,输尿管结石19例,肠结核1例,克罗恩病1例,肝脓肿4例,肝肿瘤7例,胰腺肿瘤2例,其他疾病9例。44例肠梗阻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病因未能明确,病因阳性检出率为79.55%,其他各类疾病的病因阳性检出率均为100%。27例患者在CT检查中无阳性发现,多为肠道功能性疾病、胃肠炎症,均经保守治疗后成功出院。多层CT对非外伤性急腹症及病因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旭丰;李标达;陈绵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临床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并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另行择取同期同症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记录并做比较。结果观察组DBP治疗前为(94.6±7.3)mmHg,治疗后为(93.9±7.4)mmHg;对照组DBP 治疗前为(93.9±7.4)mmHg,治疗后为(81.3±6.8)mmHg;观察组 SBP 治疗前为(155.6±13.7) mmHg,治疗后为(154.8±12.9)mmHg;对照组SBP治疗前为(126.7±9.3)mmHg,治疗后为(137.6±10.5)mmHg;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尿蛋白水平治疗前为(1.53±0.41),治疗后为(0.61±0.23);对照组尿蛋白水平治疗前为(1.51±0.42),治疗后为(1.06±0.39);观察组 Scr 水平治疗前为(114.3±21.3),治疗后为(96.3±16.7);对照组Scr水平治疗前为(115.2±20.6),治疗后为(106.4±17.1);观察组BUN水平治疗前为(8.3±1.6),治疗后为(7.1±0.4);对照组BUN水平治疗前为(8.2±1.5),治疗后为(7.3±0.6);患者尿蛋白水平、Scr、BUN较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尿蛋白水平、Scr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但两组治疗后BUN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FBS水平治疗前为(7.6±0.6),治疗后为(7.4±0.5);对照组FBS 水平治疗前为(7.5±0.4),治疗后为(7.3±0.2);观察组 PBG2h 水平治疗前为(8.8±1.3),治疗后为(8.6±1.4);对照组FBS水平治疗前为(8.6±1.5),治疗后为(8.7±1.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并改善患者肾功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赖翩翩;杨淑华;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低位延长领式切口,对照组行传统“L”形切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率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33%,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人数有24例,占66.67%,对照组满意人数10例,占27.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观察组术后切口内出血人数1例,对照组发生6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延长领式切口在根除甲状腺癌上可达到传统切口的临床效果,此外术后切口恢复后更美观,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立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200例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进而增加其治疗依从性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2月诊治的82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5%、97.5%,对照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8.6%、88.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19.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优势明显,且副作用较小,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吴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的早产儿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早产儿入院之后给予常规的育儿指导进行治疗;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常规育儿指导治疗的基础之上,再结合语言交流、情感影响、适当的动作等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两组早产儿在接受治疗后,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智能测查结果。结果观察组49例早产儿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干预给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经过家庭和门诊相结合的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强化训练后,早产儿存在的不良临床症状能得到彻底的改善,因此早期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作者:刘启星;李莹;江先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5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其采用数字钼靶X线诊断以及超声检查诊断,对该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作简要比较。结果经终病理检查确定本次研究对象中良性肿瘤205例,恶性肿瘤51例;超声诊断良性肿瘤患者211例,恶性肿瘤患者45例;数字钼靶X线诊断良性肿瘤患者209例,恶性肿瘤患者47例;联合诊断良性肿瘤患者205例,恶性肿瘤患者51例;联合检查准确性高,P<0.05;本次256例患者中,I型54例,II型96例,III型60例,IV型患者46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I型51例,II型84例,III型79例,IV型患者42例;数字钼靶X线检查结果显示,I型72例,II型96例,III型56例,IV型患者32例;可见超声诊断在I型与IV型诊断准确性更高;数字钼靶X线检查在II型与III型诊断中准确性更高(P<0.05)。临床采用数字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准确性较高,结合超声诊断可以进一步提高检出率,临床应予以推广。
作者:陆健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治疗的肠梗阻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静滴式温盐水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9%,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3%(4/48)明显低于对照组47.9%(23/4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静滴式温盐水灌肠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保证其临床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柏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蓝光毯照射及药物护理治疗。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总效率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患儿黄疸指数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蓝光毯及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情,十分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志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我院5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5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设为A、B组,向两组发放性生活质量量表(SLQQ)、性功能调查量表(PISQ-12),比较两组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A组生理因素、情感因素、性伴侣及性生活总分分别为27.15±5.25分、27.84±5.97分、14.11±2.96分、72.26±9.04分均显著低于B 组48.25±7.52分、38.26±2.27分、20.25±3.06分、98.68±13.58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A 组行为心理、身体功能、性伴侣及性功能总分分别为10.34±2.58分、7.59±2.02分、10.69±2.48分、27.64±5.82分与B组15.58±3.12分、10.58±2.48分、14.13±3.15分、38.98±7.69分,比较显著较低(P<0.05)。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妇女性生活质量有较大不良影响,并直接降低患者性功能,临床需加强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视,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作者:姚焕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于常规性治疗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者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0.5±0.1)次,显著高于观察组(0.2±0.1)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资料显示观察组为发生死亡事件,对照组为10.0%,两组死亡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可以有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以诊治的80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行1064波长YAG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主要症状首次缓解时间及随访复发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随访6个月复发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毛细血管扩张、紫红色或红色斑块、皮肤瘙痒症状首次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64波长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罗文霞;曾海燕;吴轶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63例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用按传统模式管理手术器械;观察组则对手术器械进行品管圈模式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器械无菌合格率,器械准备完善率,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手术器械无菌合格率为100%、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为96.88%、手术医生满意度为98.78%、而对照组为90.32%、80.64%、82.59%,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品管圈的应用能提高手术室器械管理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庭婷;方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收治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产后康复情况。观察组在产后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相关护理技能方面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提高初产妇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加快产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田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纳入本次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扫查评估入组患者心脏赘生物体积、形态表现、分布、回声与瓣膜损害情况。结果29例患者中,10例赘生物附着部位为主动脉瓣,7例位于二尖瓣,1例位于三尖瓣,2例位于肺动脉瓣,5例同时累及二尖瓣以及主动脉瓣,室间隔缺损右室面以及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各2例。心内赘生物长径为4~28mm,呈低回声至强回声。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心内赘生物体积、形态、分布位置、数量基本接近手术检测结果,超声心动图还可诊断患者心脏基础性病变和血流动力学继发性改变。结论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定位心内赘生物,并可评估心脏情况,确定赘生物形态、大小以及数量,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有效支持。
作者:赖春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28d后的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胃肠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谭照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