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钟成发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 近段胃切除术, 胃上部癌, 临床效果
摘要:选自我院从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72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术,试验组患者给予全胃切除术,其后比较两组胃上部癌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胃上部癌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类似,无明显差异,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新生儿情绪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

    选取早教中情绪不稳定的新生儿400例,按数字序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0例。在分析影响新生儿早教情绪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情绪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对三个月后两组新生儿情绪状况进行观察。结果400例新生儿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受惊吓(占49.50%)和室温不适(占31.00%),且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两组情绪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次数为(3.5±1.0)次/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4±2.6)次/d,观察组新生儿饮食量为(312.5±100.4)g,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26.5±99.5)g,观察组新生儿睡中惊醒次数为(1±0.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1.1)次,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为(13.2±6.1)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5±7.7)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4、8.253、8.126、9.015,P<0.05)。室温不适和受惊吓是引起新生儿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给予合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新生儿不稳定的情绪,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燕萍;张爱华;陈胜莲;李兰英;沈秀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后路入路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盂极角(GPA)及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GPA≥20°所占比例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GPA≥20°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优良率为7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GPA和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张国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指的是长骨或骨盆骨折后24~48h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瘀点,该病在临床中具有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差异大、发病急及进展快等特征[1]。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报道,以期为找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出提示。

    作者:江庭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现代诊断与治疗》第六届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保妇康栓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混合性阴道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组方式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复方沙棘籽油栓作为治疗药物,治疗组选择保妇康栓作为治疗药物,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PH值、Nugent评分的变化和差异。结果经过数据t检验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干预前PH值、Nugent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干预后PH值、Nugen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数据χ2检验统计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阴道酸碱环境和临床症状,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詹兵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腕管综合征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疑似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腕管综合征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并根据神经肌电图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中显示,168例患者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明显延长,提示可能为正中神经卡压,其潜伏期为(8.29±3.42)ms,远长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潜伏期(P<0.05)。20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68例患者被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误诊率为37.5%(12/32),腕管综合征的误诊率为7.14%(12/168),腕管综合征的误诊率明显更低(P<0.05)。神经肌电图能够对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能够对腕管综合征和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与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

    对73例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其采用超声检查与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两种方法检查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检查阳性患者61例,阴性患者12例,检查灵敏度为83.56%(61/73),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阳性患者70例,阴性患者3例,检查灵敏度为95.89%(70/73);可见64排螺旋CT检查灵敏度显著高于超声检查。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较超声检查有更高的灵敏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治时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黄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200例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进而增加其治疗依从性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选取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率及抗拒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莺;林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白大衣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白大衣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予以综合治疗的40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我院门诊就诊且未不予以任何治疗措施的40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就诊血压、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就诊血压优于对照组;BMI、TC、TG、Cre、LVPWT均优于对照组;精力、睡眠情感、社会生活、躯体活动及家庭生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综合治疗在改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就诊血压、控制血压进展和靶器官功能损害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周福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游离移植联合异体骨治疗骨不连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0例)和对照组(n=10例)。采用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游离移植联合异体骨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设为研究组,胫骨骨不连有12例,肱骨骨不连有8例,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的切取的面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大的有9.6×5.8cm2,小的为4.9×2.7cm2。回顾性分析了采取传统方式治疗的10例患者(对照组),胫骨骨不连有7例,肱骨骨不连有3例。治疗后随访5~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随访后及经过X线照片检查发现,患者的骨髓腔再通,骨折处骨性愈合,都健康发育,无畸形或短缩病例发生,均无出现骨不连的在复发,并且患者的活动行走都恢复正常。皮岛检查结果,一期的成活例数为19例,1例后经过换药后痊愈。患者愈合时间5~12(7.2±0.9)个月。两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9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65%。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游离移植联合异体骨治疗骨不连,可以及时高效的恢复局部的供血,对骨不连的恢复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所以就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钦文;陈歌海;赖沛群;黄济嘉;杨周生;陈晓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闭合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研究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就两个组别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展开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8.4±4.2)ml、切口感染0及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2.0%相较于对照(43.3±6.8)ml、10.0%及24.0%显著更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相较于对照组82.0%明显更佳,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切开复位治疗,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使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对患者骨折部位予以固定,出血量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黄辉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单用坦洛新与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单用坦洛新与联合托特罗定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具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给予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坦洛新),试验组31例,给予α-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坦洛新+托特罗定)。用药6w后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大尿流率Qmax的测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IPSS、QOL、Qmax分别为17.3±4.0、3.5±0.6、13.5±2.1,试验组IPSS、QOL、Qmax分别为14.0±4.3、3.3±0.7、14.1±1.6,进行均数t检验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受体阻滞剂联合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

    作者:徐则乔;金柯;黄兴;王强;胡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选取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奥曲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及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23.56±2.35)h、(42.76±3.54)h,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1.24±2.75)h、(62.12±2.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治疗,效果显著,止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夕亭;王立刚;励雪英;栗保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香砂养胃方治疗慢性胃炎95例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95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运用香砂养胃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HP检测阳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22.22%,观察组为75.0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为90.9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慢性胃炎运用香砂养胃方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于改善胃黏膜HP阳性、胃镜及病理、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效果,应被广泛运用。

    作者:章敬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位延长领式切口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低位延长领式切口,对照组行传统“L”形切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率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33%,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人数有24例,占66.67%,对照组满意人数10例,占27.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观察组术后切口内出血人数1例,对照组发生6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延长领式切口在根除甲状腺癌上可达到传统切口的临床效果,此外术后切口恢复后更美观,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立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2月诊治的82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5%、97.5%,对照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8.6%、88.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19.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优势明显,且副作用较小,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吴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肱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肱骨骨折老年病例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通气选择喉罩,对照组选择气管插管,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更趋平稳;在血迹残留、咽痛、声嘶、呛咳、恶心呕吐、躁动等指标上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SpO2、PetCO2、Ppeak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在老年患者肱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操作较为简单安全,并且通气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并未引起明显的呛咳、咽痛、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可以大范围推广。

    作者:谭宇林;李俊威;肖宇民;曾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用于跟骨非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对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在跟骨非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经筛选,获取患者136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将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号者68例为观察组,采用对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予以治疗;双号者68例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就其创口、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手术数据,疼痛度,手术依从性,随访1年的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肢功能平均总评分为(89.8±0.6)分,功能优良率为73.5%低于对照组的(90.5±0.8)分平均分及76.5%的优良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问卷平均总分(68.6±8.3)份,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6.1%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创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度安全性及手术依从性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用于跟骨非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度低,依从性好,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势,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用于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庆;孙明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在2012年6月~2015年2月到本院住院的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感染控制中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予以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方面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感染率低,患者感染方面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可预防和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强化患者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其满意足,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周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