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腕管综合征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余征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肌电图, 诊断
摘要: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疑似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腕管综合征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并根据神经肌电图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中显示,168例患者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明显延长,提示可能为正中神经卡压,其潜伏期为(8.29±3.42)ms,远长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潜伏期(P<0.05)。20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68例患者被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误诊率为37.5%(12/32),腕管综合征的误诊率为7.14%(12/168),腕管综合征的误诊率明显更低(P<0.05)。神经肌电图能够对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能够对腕管综合征和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3例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进行治疗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73.58%,具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富;刘翔;吴小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银丹心脑通治疗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临床应用效果评估报道分析

    选取100例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有效率为94%,高脂血症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有效率为80%,高脂血症的治疗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优化治疗效果。

    作者:周汇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CBCT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分析

    选择到我院进行诊治的20例癌症患者,利用瓦里安Trilogy加速器实施调强放射治疗,所选每一位患者在首次治疗前均实施一次CBCT扫描,而后在后续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一次扫描,接着和计划CT图像配准获得位移误差。所获图像共210幅。垂直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头脚方向误差分别为1.34±0.31mm、1.74±0.43mm、2.68±0.74mm;经纠正后,摆位误差减少,纠正前后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各方向摆位误差和纠正后相比,所存差异不明显(P>0.05)。CBCT应用于放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放射治疗期间重复摆位必然会存在误差,对此,为确保靶区和附近正常组织器官剂量分布更加的准确,应及时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余荣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术后高压氧加放疗治疗脑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进行脑瘤手术后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放疗治疗,研究组实施高压氧加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的局控率、年生存率及中位肿瘤的进展时间(TTP)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2、3年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有6例出现放射性脑病,而对照组有10例出现放射性脑病,差异显著(P<0.05)。对于脑瘤术后患者采用高压氧加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局控率、改善TTP及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惠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欣母沛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对照组死亡1例(2%),生活质量评分为(81.2±7.7)分,住院时间为(14.6±1.7)d,患者满意度为6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在欣母沛治疗过程中采取循证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降低了住院成本,对于治疗效果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解朝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对比

    分析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操作简单,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创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疗效显著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还可以降低病发率,是临床中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波;张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200例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进而增加其治疗依从性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胆红素恢复时间、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同时统计治愈率、并发症率、死亡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4.31±0.37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17±0.55d、胆红素恢复时间为11.53±1.05d、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为10.04±1.1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愈率为87.23%、并发症率为10.64%、死亡率为2.13%、复发率为4.26%,显著优于对照组。早期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月生;曾海锋;郑小明;刘臻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额叶挫裂伤后迟发脑水肿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额叶脑挫裂伤迟发脑水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6例单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恢复良好;7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使用脱水药物超过2周;2例保守治疗1周后猝死。迟发脑水肿是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故应予以高度重视,密切观察,采取综合脱水方案,适时手术减压,提高救治率。

    作者:陈力行;康晓明;陈春林;李佰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比较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28d后的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胃肠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谭照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闭合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研究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就两个组别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展开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8.4±4.2)ml、切口感染0及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2.0%相较于对照(43.3±6.8)ml、10.0%及24.0%显著更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相较于对照组82.0%明显更佳,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切开复位治疗,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使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对患者骨折部位予以固定,出血量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黄辉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用于跟骨非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对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在跟骨非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经筛选,获取患者136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将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号者68例为观察组,采用对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予以治疗;双号者68例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就其创口、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手术数据,疼痛度,手术依从性,随访1年的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肢功能平均总评分为(89.8±0.6)分,功能优良率为73.5%低于对照组的(90.5±0.8)分平均分及76.5%的优良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问卷平均总分(68.6±8.3)份,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6.1%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创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度安全性及手术依从性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用于跟骨非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度低,依从性好,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势,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用于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庆;孙明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护理干预

    随机选择112例(227颗牙)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焦虑、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焦虑评分分别为(25.45±5.44)分、(43.24±2.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6%、2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21%、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焦虑,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吉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0例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均连续治疗45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学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静脉滴注300ml多索茶碱+100ml生理盐水;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口服,0.1~0.2g/次,0.3~0.6g/d,两组患者连续用药7d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可增强患者肺功能,保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特效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实施。

    作者:李雄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全瓷牙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需要美容修复前牙的7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合金烤瓷牙美容修复前牙,观察组患者使用全瓷牙进行前牙美容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牙龈色泽、牙龈指数、整体美观、色泽、外形等方面。结果观察组在牙龈色泽、牙龈指数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修复后整体美观情况、修复后前牙色泽、修复后前牙外形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全瓷牙进行前牙美容修复,具有外形美观,高安全性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龙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近远期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椎弓根轴形内固定,观察组开展伤椎椎弓根内固定与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对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端恢复优良率为93.33%,明显较对照组73.33%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等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远期疗效、近期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腰椎爆裂性骨折采取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联合治疗的安全性高,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洪;唐长友;贺健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指的是长骨或骨盆骨折后24~48h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瘀点,该病在临床中具有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差异大、发病急及进展快等特征[1]。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报道,以期为找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出提示。

    作者:江庭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对胎盘植入的治疗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63例胎盘植入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治疗法分为单一组(n=30)和联合组(n=33),单一组予以甲氨碟呤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单一组总有效率为73.3%,联合组为93.9%,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联合组为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碟呤配伍米非司酮对胎盘植入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具体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