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富;刘翔;吴小川
选取肱骨骨折老年病例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通气选择喉罩,对照组选择气管插管,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更趋平稳;在血迹残留、咽痛、声嘶、呛咳、恶心呕吐、躁动等指标上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SpO2、PetCO2、Ppeak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在老年患者肱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操作较为简单安全,并且通气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并未引起明显的呛咳、咽痛、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可以大范围推广。
作者:谭宇林;李俊威;肖宇民;曾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进行治疗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73.58%,具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富;刘翔;吴小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1,男,51岁,因右耳突然听力下降3d 入院,检查:皮肤黏膜未见异常,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未见异常,双外耳道及鼓膜未见异常,鼻咽部未见异常,纯音听阈测试示:右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颞骨CT未见异常。诊断:右耳突聋。采用综合治疗方案:(1)甲强龙12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qd,每3d减量40mg至第7d停药改为口服强的松;(2)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 B12注射液500ug 肌注 qd,共7d;高压氧治疗qd,10次为一疗程;(3)针灸治疗qd,10次为一疗程。患者治疗至第6d时出现头面部、躯干及四肢泛发红斑、丘疹伴全身瘙痒,发热(T39°C),无咽痛,无鼻塞、流涕,查血常规示:WBC14.4×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2%,经皮肤科医生会诊考虑为使用甲强龙引起过敏反应,上述治疗全部终止,予抗过敏及预防感染治疗,3d后皮疹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常规示:WBC11.0×109/L,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4%,全部停用上述药物,予强的松口服30mg qd,每3d减5mg直至停用。经追踪观察3个月后听力恢复至右耳轻度神经性耳聋,未再出现皮疹。
作者:劳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63例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用按传统模式管理手术器械;观察组则对手术器械进行品管圈模式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器械无菌合格率,器械准备完善率,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手术器械无菌合格率为100%、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为96.88%、手术医生满意度为98.78%、而对照组为90.32%、80.64%、82.59%,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品管圈的应用能提高手术室器械管理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庭婷;方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额叶脑挫裂伤迟发脑水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6例单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恢复良好;7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使用脱水药物超过2周;2例保守治疗1周后猝死。迟发脑水肿是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故应予以高度重视,密切观察,采取综合脱水方案,适时手术减压,提高救治率。
作者:陈力行;康晓明;陈春林;李佰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指的是长骨或骨盆骨折后24~48h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瘀点,该病在临床中具有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差异大、发病急及进展快等特征[1]。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报道,以期为找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出提示。
作者:江庭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胆源性胰腺炎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佳手术时期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胰腺炎炎症消退稳定后施行手术,对照组给予炎症早期施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2例,死亡1例,死亡率2.5%;对照组并发症8例,死亡6例,死亡率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一般应在炎症后期施行,同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合理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欧麟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黏膜肿瘤患者共62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切除术的34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开腹胃肠道黏膜下肿瘤切除28例为对照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术后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2.3±20.4)min、术中出血量为(34.7±12.3)mL、住院时间为(7.9±3.4)d;观察组中手术时间为(118.9±18.9)min、术中出血量为(32.9±10.2)mL、住院时间为(8.2±1.3)d,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中,对照组2例出现术后梗阻及,3例切口感染,观察组中表现为3例胃瘫,1例切口感染。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胃肠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实现准确的病灶定位,降低开腹率,同时可缩短术后住院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涛;郭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观察分析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纳入本次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扫查评估入组患者心脏赘生物体积、形态表现、分布、回声与瓣膜损害情况。结果29例患者中,10例赘生物附着部位为主动脉瓣,7例位于二尖瓣,1例位于三尖瓣,2例位于肺动脉瓣,5例同时累及二尖瓣以及主动脉瓣,室间隔缺损右室面以及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各2例。心内赘生物长径为4~28mm,呈低回声至强回声。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心内赘生物体积、形态、分布位置、数量基本接近手术检测结果,超声心动图还可诊断患者心脏基础性病变和血流动力学继发性改变。结论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定位心内赘生物,并可评估心脏情况,确定赘生物形态、大小以及数量,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有效支持。
作者:赖春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宫内感染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100例早产儿,其中宫内感染组50例,非感染组50例,对这两组早产儿实施脐带血细胞因子、头颅内彩超、胎膜胎盘病理的检测。结果感染组脑损伤的发生率为48.00%,非感染组脑损伤的发生率为8.00%,两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感染组以及非感染组存在脑损伤的早产儿,其IL-6、IL-1β、TNF-α、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脑损伤的早产儿(P<005);感染组存在脑损伤的早产儿,其IL-6、IL-1β、TNF-α、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脑损伤早产儿(P<0.05);感染组早产儿NANB评分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且感染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明显多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宫内感染会使早产儿出现脑损伤的几率增加,导致其发病的主要机制可能为宫内早产导致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异常,导致出现早产儿脑损伤。
作者:杨桂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66例真菌诱发院内感染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真菌检验诊断后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未作真菌检验而根据临床经验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真菌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无痰率分别为90.91%、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81.82%(P<0.05)。早期真菌检验和诊断指导临床针对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能够促进病情康复,缩短疗程,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巍巍;黄宏耀;李进;胡东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莫沙必利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通降舒隔汤、莫沙必利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治疗前后GERD-Q评分。结果试验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西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ERD-Q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GE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效果较好,患者GERD-Q评分可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陆伟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在跟骨非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经筛选,获取患者136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将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号者68例为观察组,采用对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予以治疗;双号者68例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就其创口、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手术数据,疼痛度,手术依从性,随访1年的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肢功能平均总评分为(89.8±0.6)分,功能优良率为73.5%低于对照组的(90.5±0.8)分平均分及76.5%的优良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问卷平均总分(68.6±8.3)份,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6.1%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创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度安全性及手术依从性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撬拔复位联合空心针固定用于跟骨非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度低,依从性好,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势,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用于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庆;孙明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的区别,将其中采用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AS)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2年内的的脑卒中事件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发脑卒中、大面积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多发脑梗死、TIA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介入治疗是脑卒中复发的保护因素。介入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伟明;文学;陈志健;陈志强;林涛;罗德宏;林进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接受脑CT检查并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接受临床治疗7d后,再行3D-SDTA与DSA检查,观察记录颅内动脉瘤的分布情况以及检出率。结果46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总数共计49个,分别为18个前交通动脉瘤,21个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0个大脑中动脉瘤,经后期复查和手术验证,颅内动脉瘤个数与3D-SDTA检出个数相同,略高于DSA检出动脉瘤的个数,检出率为100%。采用3D-SDTA技术诊断患者脑内动脉瘤,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血管状态,准确直观的观察到颅内静脉瘤的生长大小、形态、位置,准确检出动脉瘤,是一项可靠、准确的动脉瘤诊断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100例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药物如氨茶碱、祛痰剂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重症支气管哮喘主要症状、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日数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重症支气管哮喘症状、血气变化及肺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有效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改善患者的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情况及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我院8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两组均采取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及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JOA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膀胱功能及总分分别为(3.14±0.61)分、(3.22±0.72)分、(4.03±1.04)分、(2.03±0.58)分、(13.32±1.97)分与对照组(2.27±0.63)分、(2.31±0.64)分、(3.25±1.47)分、(1.14±0.14)分、(8.54±1.58)分比较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级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磁床理疗可强化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可促进上肢、下肢、感觉、膀胱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子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对照组术中采用低粘度骨水泥治疗。术后第2d以及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腰椎功能情况、Cobb角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前VAS评分、Cobb角以及ODI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2d以及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VAS评分、Cobb角以及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0%,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治疗时,用高粘度骨水泥灌注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腰椎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荣龙;黄志光;黄昌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用坦洛新与联合托特罗定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具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给予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坦洛新),试验组31例,给予α-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坦洛新+托特罗定)。用药6w后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大尿流率Qmax的测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IPSS、QOL、Qmax分别为17.3±4.0、3.5±0.6、13.5±2.1,试验组IPSS、QOL、Qmax分别为14.0±4.3、3.3±0.7、14.1±1.6,进行均数t检验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受体阻滞剂联合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
作者:徐则乔;金柯;黄兴;王强;胡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