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徐鹏

关键词:胆结石, 小切口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摘要:本组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对胆囊进行切除,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接受脑CT检查并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接受临床治疗7d后,再行3D-SDTA与DSA检查,观察记录颅内动脉瘤的分布情况以及检出率。结果46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总数共计49个,分别为18个前交通动脉瘤,21个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0个大脑中动脉瘤,经后期复查和手术验证,颅内动脉瘤个数与3D-SDTA检出个数相同,略高于DSA检出动脉瘤的个数,检出率为100%。采用3D-SDTA技术诊断患者脑内动脉瘤,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血管状态,准确直观的观察到颅内静脉瘤的生长大小、形态、位置,准确检出动脉瘤,是一项可靠、准确的动脉瘤诊断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200例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护理中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进而增加其治疗依从性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探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接受治疗28例急性脑梗死为溶栓组,19例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采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选取19例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根据NIHSS量表和Barthel Index评分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溶栓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指数评分均好于治疗前,且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希望的疗法。

    作者:莫国毅;张月华;吴平;孙良颖;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疗效观察

    对36例在我站进行输精管结扎后出现痛性结节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并设为手术组;另择取同期同症患者36例进行非手术治疗,设为非手术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T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较小(P>0.05);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为97.22%与94.44%,两组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手术治疗于非手术治疗对输精管结扎术后出现痛性结节的患者均有较好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疼痛评分且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临床应当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情况合理选择佳治疗方式。

    作者:苏华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胆红素恢复时间、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同时统计治愈率、并发症率、死亡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4.31±0.37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17±0.55d、胆红素恢复时间为11.53±1.05d、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为10.04±1.1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愈率为87.23%、并发症率为10.64%、死亡率为2.13%、复发率为4.26%,显著优于对照组。早期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月生;曾海锋;郑小明;刘臻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新生儿情绪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

    选取早教中情绪不稳定的新生儿400例,按数字序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0例。在分析影响新生儿早教情绪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情绪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对三个月后两组新生儿情绪状况进行观察。结果400例新生儿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受惊吓(占49.50%)和室温不适(占31.00%),且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两组情绪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次数为(3.5±1.0)次/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4±2.6)次/d,观察组新生儿饮食量为(312.5±100.4)g,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26.5±99.5)g,观察组新生儿睡中惊醒次数为(1±0.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1.1)次,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为(13.2±6.1)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5±7.7)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4、8.253、8.126、9.015,P<0.05)。室温不适和受惊吓是引起新生儿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给予合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新生儿不稳定的情绪,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燕萍;张爱华;陈胜莲;李兰英;沈秀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6.77%,优于对照组的82.65%(P<0.05);观察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盛平;王建业;程燕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层CT对非外伤性急腹症病因的鉴别价值探析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218例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并对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的CT表现、阳性检出率、各病因阳性检出率以及无阳性发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18例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中,有191例患者经CT检出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7.61%;其中胆道疾病72例,胰腺炎14例,阑尾炎10例,肠梗阻44例,消化道穿孔8例,输尿管结石19例,肠结核1例,克罗恩病1例,肝脓肿4例,肝肿瘤7例,胰腺肿瘤2例,其他疾病9例。44例肠梗阻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病因未能明确,病因阳性检出率为79.55%,其他各类疾病的病因阳性检出率均为100%。27例患者在CT检查中无阳性发现,多为肠道功能性疾病、胃肠炎症,均经保守治疗后成功出院。多层CT对非外伤性急腹症及病因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旭丰;李标达;陈绵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32例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接治的64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5.6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P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RR、HR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蓝连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位延长领式切口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低位延长领式切口,对照组行传统“L”形切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率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33%,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人数有24例,占66.67%,对照组满意人数10例,占27.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观察组术后切口内出血人数1例,对照组发生6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延长领式切口在根除甲状腺癌上可达到传统切口的临床效果,此外术后切口恢复后更美观,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立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对60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年疗效观察

    观察氯吡格雷对60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年疗效。将我院收治的98例60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而试验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7.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0%、8.2%及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3%、22.4%及20.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氯吡格雷对60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1年临床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低,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凌韶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以及血氧分压(PaO2)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再入院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展开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艺;罗明;黄琼珍;李洁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选取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率及抗拒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莺;林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服用抗凝药阿斯匹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鼻窦炎病患。依据患者术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进行鼻内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及阿司匹林组鼻窦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再出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6个月以及1年复发鼻窦炎病患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服用阿司匹林,不仅导致鼻窦手术中出血量增多,加大手术难度,影响手术效果,鼻窦炎复发率增高。

    作者:农珍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观察临床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并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另行择取同期同症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记录并做比较。结果观察组DBP治疗前为(94.6±7.3)mmHg,治疗后为(93.9±7.4)mmHg;对照组DBP 治疗前为(93.9±7.4)mmHg,治疗后为(81.3±6.8)mmHg;观察组 SBP 治疗前为(155.6±13.7) mmHg,治疗后为(154.8±12.9)mmHg;对照组SBP治疗前为(126.7±9.3)mmHg,治疗后为(137.6±10.5)mmHg;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尿蛋白水平治疗前为(1.53±0.41),治疗后为(0.61±0.23);对照组尿蛋白水平治疗前为(1.51±0.42),治疗后为(1.06±0.39);观察组 Scr 水平治疗前为(114.3±21.3),治疗后为(96.3±16.7);对照组Scr水平治疗前为(115.2±20.6),治疗后为(106.4±17.1);观察组BUN水平治疗前为(8.3±1.6),治疗后为(7.1±0.4);对照组BUN水平治疗前为(8.2±1.5),治疗后为(7.3±0.6);患者尿蛋白水平、Scr、BUN较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尿蛋白水平、Scr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但两组治疗后BUN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FBS水平治疗前为(7.6±0.6),治疗后为(7.4±0.5);对照组FBS 水平治疗前为(7.5±0.4),治疗后为(7.3±0.2);观察组 PBG2h 水平治疗前为(8.8±1.3),治疗后为(8.6±1.4);对照组FBS水平治疗前为(8.6±1.5),治疗后为(8.7±1.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并改善患者肾功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赖翩翩;杨淑华;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2月诊治的82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5%、97.5%,对照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8.6%、88.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19.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优势明显,且副作用较小,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吴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技术检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

    选取5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并将其列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人员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两组LVEF、E/A、E、Em、Am、Em/Am 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2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超声检查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情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所以值得推广。

    作者:吴浩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保妇康栓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混合性阴道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组方式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复方沙棘籽油栓作为治疗药物,治疗组选择保妇康栓作为治疗药物,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PH值、Nugent评分的变化和差异。结果经过数据t检验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干预前PH值、Nugent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干预后PH值、Nugen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数据χ2检验统计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阴道酸碱环境和临床症状,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詹兵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降压效果观察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的SBP、DBP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BP、DBP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稳定,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术后高压氧加放疗治疗脑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进行脑瘤手术后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放疗治疗,研究组实施高压氧加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的局控率、年生存率及中位肿瘤的进展时间(TTP)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2、3年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有6例出现放射性脑病,而对照组有10例出现放射性脑病,差异显著(P<0.05)。对于脑瘤术后患者采用高压氧加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局控率、改善TTP及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惠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