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浩;吴峰
在2012年6月~2015年2月到本院住院的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感染控制中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予以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方面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感染率低,患者感染方面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可预防和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强化患者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其满意足,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周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者行氯霉素传统治疗,研究组100例患者行氧氟沙星治疗,探讨并对比患者预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耳部刺痛发生率14%,瘙痒发生率13%,恶心发生率19%,头晕发生率6%,明显优于对照组23%、25%、32%、30%,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效果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患者满意度97%,显著高于对照组51%(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有效改善刺痛、瘙痒、恶心、头晕发生率,提高预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作者:刘国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治疗,21例患者为前外侧入路组(A组),24例患者为后入路组(B组),23例患者为前后结合入路组(C组),对比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经3种术式治疗均能改善,但C组疗效更优。据患者病变部位以及范围行不同手术方法是腰椎结核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类高;高峰;朱定川;李沁;李春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年龄以及是否绝经等情况分为A、B和C三组。其中,A组:28例,有生育要求,切除息肉及内膜功能层;B组:25例,育龄期但无生育要求,切除息肉的同时行电切除术切除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C组:22例,绝经期妇女,切除息肉的同时行子宫内膜剥除术,即用滚球电极和电凝破坏内膜的功能层及基底层。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以及月经改善等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发现,A组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的月经改善情况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对于有生育要求而行息肉及内膜功能层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手术要求以及身体素质等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智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自我院从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72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术,试验组患者给予全胃切除术,其后比较两组胃上部癌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胃上部癌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类似,无明显差异,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钟成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对照组术中采用低粘度骨水泥治疗。术后第2d以及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腰椎功能情况、Cobb角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前VAS评分、Cobb角以及ODI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2d以及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VAS评分、Cobb角以及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0%,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治疗时,用高粘度骨水泥灌注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腰椎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荣龙;黄志光;黄昌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莫沙必利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通降舒隔汤、莫沙必利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治疗前后GERD-Q评分。结果试验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西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ERD-Q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GE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效果较好,患者GERD-Q评分可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陆伟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呼吸衰竭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先给予常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若无效再转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8.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两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先给予内科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若无效再转有创正压机械通气,充分发挥了两种通气方式的优势,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并发症。
作者:黄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应用卡前列甲脂栓治疗,并实施精心护理干预,分析观察两组护理治疗效果。研究组取得很好的治疗护理效果,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改善不如研究组(P<0.05)。在临床中,对于剖宫产患者应用卡前列甲脂栓,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应用精心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出血,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于常规性治疗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者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0.5±0.1)次,显著高于观察组(0.2±0.1)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资料显示观察组为发生死亡事件,对照组为10.0%,两组死亡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可以有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家庭护理指导下内科门诊治疗的社区小儿轻症肺炎患儿5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住院部社区小儿轻症肺炎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与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1%(52/5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49/50),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家庭护理指导下内科门诊治疗社区轻症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满意,治疗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急性呼吸窘迫呼吸综合征机械通气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进行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及维持,对照组进行咪达唑仑麻醉诱导及维持,比较两组镇静前、镇静半小时后的呼吸频率(R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等各项指标变化;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VAS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镇静半小时后的呼吸频率(R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VAS评分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病人进行右美托咪定镇静麻醉,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文喜;严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1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抑郁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得分及脑血流检查情况。研究组治疗前抑郁得分及治疗后脑血流值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脑血流值及治疗后抑郁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
作者:孙东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择到我院进行诊治的20例癌症患者,利用瓦里安Trilogy加速器实施调强放射治疗,所选每一位患者在首次治疗前均实施一次CBCT扫描,而后在后续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一次扫描,接着和计划CT图像配准获得位移误差。所获图像共210幅。垂直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头脚方向误差分别为1.34±0.31mm、1.74±0.43mm、2.68±0.74mm;经纠正后,摆位误差减少,纠正前后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各方向摆位误差和纠正后相比,所存差异不明显(P>0.05)。CBCT应用于放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放射治疗期间重复摆位必然会存在误差,对此,为确保靶区和附近正常组织器官剂量分布更加的准确,应及时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余荣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收治的63例胎盘植入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治疗法分为单一组(n=30)和联合组(n=33),单一组予以甲氨碟呤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单一组总有效率为73.3%,联合组为93.9%,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联合组为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碟呤配伍米非司酮对胎盘植入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具体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36例在我站进行输精管结扎后出现痛性结节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并设为手术组;另择取同期同症患者36例进行非手术治疗,设为非手术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T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较小(P>0.05);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为97.22%与94.44%,两组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手术治疗于非手术治疗对输精管结扎术后出现痛性结节的患者均有较好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疼痛评分且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临床应当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情况合理选择佳治疗方式。
作者:苏华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我院8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两组均采取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及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JOA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膀胱功能及总分分别为(3.14±0.61)分、(3.22±0.72)分、(4.03±1.04)分、(2.03±0.58)分、(13.32±1.97)分与对照组(2.27±0.63)分、(2.31±0.64)分、(3.25±1.47)分、(1.14±0.14)分、(8.54±1.58)分比较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级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磁床理疗可强化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可促进上肢、下肢、感觉、膀胱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子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纳入本次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扫查评估入组患者心脏赘生物体积、形态表现、分布、回声与瓣膜损害情况。结果29例患者中,10例赘生物附着部位为主动脉瓣,7例位于二尖瓣,1例位于三尖瓣,2例位于肺动脉瓣,5例同时累及二尖瓣以及主动脉瓣,室间隔缺损右室面以及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各2例。心内赘生物长径为4~28mm,呈低回声至强回声。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心内赘生物体积、形态、分布位置、数量基本接近手术检测结果,超声心动图还可诊断患者心脏基础性病变和血流动力学继发性改变。结论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定位心内赘生物,并可评估心脏情况,确定赘生物形态、大小以及数量,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有效支持。
作者:赖春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73例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其采用超声检查与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两种方法检查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检查阳性患者61例,阴性患者12例,检查灵敏度为83.56%(61/73),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阳性患者70例,阴性患者3例,检查灵敏度为95.89%(70/73);可见64排螺旋CT检查灵敏度显著高于超声检查。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较超声检查有更高的灵敏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治时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黄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