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朝群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静脉滴注300ml多索茶碱+100ml生理盐水;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口服,0.1~0.2g/次,0.3~0.6g/d,两组患者连续用药7d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可增强患者肺功能,保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特效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实施。
作者:李雄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观察分析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对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采用介入治疗和单纯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皆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和内置支架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比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3、6个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保守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庆江;罗薇;李耀杰;刘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的早产儿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早产儿入院之后给予常规的育儿指导进行治疗;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常规育儿指导治疗的基础之上,再结合语言交流、情感影响、适当的动作等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两组早产儿在接受治疗后,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智能测查结果。结果观察组49例早产儿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干预给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经过家庭和门诊相结合的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强化训练后,早产儿存在的不良临床症状能得到彻底的改善,因此早期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作者:刘启星;李莹;江先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3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18例经拉米夫定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18例经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48周治疗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A/G、ALT、LN、H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发挥较好的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收集2014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水、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9.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正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2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观察组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MSCs 10×106/次,静脉或鞘内注射,1次/w。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针0.3mg/kg,静脉滴注,1次/d,应用7d后逐渐减量。两组均治疗一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并观察CD4+CD25+T 细胞频数秩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25+T细胞频数秩次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ED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CD4+CD25+T细胞频数,帮助机体免疫机制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作者:高俊山;王爱珍;陈勇军;赫安娜;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急性呼吸窘迫呼吸综合征机械通气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进行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及维持,对照组进行咪达唑仑麻醉诱导及维持,比较两组镇静前、镇静半小时后的呼吸频率(R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等各项指标变化;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VAS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镇静半小时后的呼吸频率(R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VAS评分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病人进行右美托咪定镇静麻醉,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文喜;严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率及抗拒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莺;林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5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并将其列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人员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两组LVEF、E/A、E、Em、Am、Em/Am 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2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超声检查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情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所以值得推广。
作者:吴浩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的区别,将其中采用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AS)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2年内的的脑卒中事件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发脑卒中、大面积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多发脑梗死、TIA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介入治疗是脑卒中复发的保护因素。介入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伟明;文学;陈志健;陈志强;林涛;罗德宏;林进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收治的95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运用香砂养胃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HP检测阳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22.22%,观察组为75.0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为90.9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慢性胃炎运用香砂养胃方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于改善胃黏膜HP阳性、胃镜及病理、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效果,应被广泛运用。
作者:章敬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在2012年6月~2015年2月到本院住院的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感染控制中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予以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方面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感染率低,患者感染方面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可预防和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强化患者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其满意足,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周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早教中情绪不稳定的新生儿400例,按数字序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0例。在分析影响新生儿早教情绪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情绪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对三个月后两组新生儿情绪状况进行观察。结果400例新生儿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受惊吓(占49.50%)和室温不适(占31.00%),且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两组情绪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次数为(3.5±1.0)次/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4±2.6)次/d,观察组新生儿饮食量为(312.5±100.4)g,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26.5±99.5)g,观察组新生儿睡中惊醒次数为(1±0.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1.1)次,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为(13.2±6.1)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5±7.7)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4、8.253、8.126、9.015,P<0.05)。室温不适和受惊吓是引起新生儿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给予合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新生儿不稳定的情绪,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燕萍;张爱华;陈胜莲;李兰英;沈秀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本院接受氧氟沙星耳道内滴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氟沙星在耳内镜下直视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气导及骨导听阈降低值,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化脓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疗效较为理想,气导及骨导听阈改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应优先考虑使用该疗法。
作者:张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5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其采用数字钼靶X线诊断以及超声检查诊断,对该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作简要比较。结果经终病理检查确定本次研究对象中良性肿瘤205例,恶性肿瘤51例;超声诊断良性肿瘤患者211例,恶性肿瘤患者45例;数字钼靶X线诊断良性肿瘤患者209例,恶性肿瘤患者47例;联合诊断良性肿瘤患者205例,恶性肿瘤患者51例;联合检查准确性高,P<0.05;本次256例患者中,I型54例,II型96例,III型60例,IV型患者46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I型51例,II型84例,III型79例,IV型患者42例;数字钼靶X线检查结果显示,I型72例,II型96例,III型56例,IV型患者32例;可见超声诊断在I型与IV型诊断准确性更高;数字钼靶X线检查在II型与III型诊断中准确性更高(P<0.05)。临床采用数字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准确性较高,结合超声诊断可以进一步提高检出率,临床应予以推广。
作者:陆健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鼻窦炎病患。依据患者术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进行鼻内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及阿司匹林组鼻窦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再出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6个月以及1年复发鼻窦炎病患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服用阿司匹林,不仅导致鼻窦手术中出血量增多,加大手术难度,影响手术效果,鼻窦炎复发率增高。
作者:农珍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分析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操作简单,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创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年龄以及是否绝经等情况分为A、B和C三组。其中,A组:28例,有生育要求,切除息肉及内膜功能层;B组:25例,育龄期但无生育要求,切除息肉的同时行电切除术切除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C组:22例,绝经期妇女,切除息肉的同时行子宫内膜剥除术,即用滚球电极和电凝破坏内膜的功能层及基底层。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以及月经改善等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发现,A组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的月经改善情况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对于有生育要求而行息肉及内膜功能层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手术要求以及身体素质等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智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