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英翠;林华云;夏继国
目的 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此次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另择取同期同症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例如咳嗽、发热、喘息以及肺湿罗音消失时间,观察组整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为92.00%、74.0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观察组治疗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湘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空气及纯氧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治的6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复苏后,两组窒息复苏成功率、病死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心功能损伤发生率和pH、O2、CO2等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以及复苏10minApgar评分、5min时心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开始啼哭时间和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谭倩文;李琴;陈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完带汤加味联合艾灸、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临床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禹安琪;潘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5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达96.23%(51/53)和82.69%(43/52),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实施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晶玲;吴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研究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选取收治的30例产科出血合并D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和成分输血,对比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指标的变化.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
作者:袁世海;龙纯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6月急诊内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736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统计处方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的类别、品种、使用频率、使用方法等.本文抽取的736张处方中,用到抗菌药物的处方500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7.93%,共使用抗菌药物524例次,其中,使用单个抗菌药物的处方共有476张,占95.2%,其余24张处方中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占4.8%.500张处方中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6类23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等三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分别占到38.17%(200/524)、26.34%(138/524)、15.65%(82/524).口服用药114例次、静脉给药例410次,分别占21.76%和78.24%.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频率较高,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相对较高,要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单纯修补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23.91%,观察组复发率4.35%低于对照组17.39%,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后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而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速度快,但在临床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宜治疗方式.
作者:岑兆葵;徐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两组翼状胬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两组相关操作.观察组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记录两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88.89%、84.44%;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仅为8.89%,对照组疾病复发率高达24.44%,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翼状胬肉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从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子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的74.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CRP及ESR,明显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支气管扩张症药物治疗方案中,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溴索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新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全麻手术中应用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将75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按照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均行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给予给予静滴盐酸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给予静滴甲胺氯普胺10mg+生理盐水100ml.比较两组术后6、12、24h的PONV有效控制率及术后VAS评分.结果(1)对照组术后6、12及24h的PONV有效控制率分别为43.24%、56.76%及72.97%,均显著小于观察组(分别为84.21%、92.11%及94.7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手术中应用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显著,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英;梁建翁;黄向华;郭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康胃愈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8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康胃愈溃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降低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0.05;且两组用药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康胃愈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汉洪;林洁娜;梁奇;黄银秋;曾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药物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160例要求终止早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流产,观察组采用无痛人流流产术,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分别为(16.4±4.9)min、(15.3±3.2) ml、(5.3±1.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8.2±5.2)min、(52.6±9.4)ml、(10.2±3.2)d;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安全性较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良好.
作者:李汉福;肖锋;苏丽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120例宫颈癌需行根治性放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放疗方法及剂量相同.对照组在进行常规处理,研究组给予蒙脱石散及地塞米松混合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在治疗期间直至放疗结束后1年内出现放射性肠炎的几率.放疗第1w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第3w、第5w和放疗后1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第1w生存治疗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化疗第3w、第5w以及放疗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蒙脱石散及地塞米松预防性灌肠可大幅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盘;翁洁;文芳;肖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孕妇采用阴道试产对妊娠结局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48例疤痕子宫孕妇作为疤痕组,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80例孕妇为非疤痕组,统计阴道试产成功率,比例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妇总产程、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生产损伤发生率.结果 疤痕组经阴道分娩产妇总产程、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非疤痕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组经阴道分娩新生儿黄疸、窒息、生茶损伤发生率和非疤痕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孕妇采用阴道试产成功率较高,对产妇及新生为均有较高安全性,并能有效避免剖宫产给产妇带来再次创伤,临床中应严格掌握试产指证,在生产过程中密切监测,必要时转剖宫产.
作者:陈燕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麻醉在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骶管穿刺阻滞,对照组给予0.25%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0.2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苏醒时间,采用婴幼儿镇痛评分量表(CHIPPS)分别在术后1h和3h评价镇痛效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1h CHIPP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3hCHIPPS评分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麻醉,具有镇痛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廖道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100例老年性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PPH手术处理,观察组则实施改良PPH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0、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28.0%(P<0.05).在老年性直肠脱垂临床治疗方案中,改良PPH术式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以68例疑为早期乳腺癌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X线钼靶检查,继后进行组织活检或病理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优于X线钼靶检查,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婉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妇产科治疗的84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为Ⅰ组与Ⅱ组,再通术后给予复方丹参灌注液,Ⅰ组剂量为生理盐水5ml与复方丹参15ml,Ⅱ组为生理盐水12ml与复方丹参8ml.结果术后半年Ⅱ组通畅率明显高于Ⅰ组,再闭塞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术后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施再通术后增加复方丹参的灌注剂量可改善阻塞输卵管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保温护理对预防低体温的价值.随机把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此术中施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术前、麻醉后10min、手术20min、术毕各个时间段内的体温情况,同时观察两组低体温事件的发生率差异.研究组低体温发生率为8.6%(3/35),对照组为31.4%(11/35),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自麻醉后10min至术毕各个时间段内体温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基于常规护理施予保温护理,可减少低体温事件的发生率,避免术中各个时间段内体温的异常下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利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就诊的4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发作程度随机分为照组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呋塞米20mg+生理盐水10ml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PaO2及肺功能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有效率为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出现.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PaO2及肺功能得到明显提高(P<0.05).氧气驱动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荣威;陆明霞;包智韫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