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应用价值

李杰才;梁芳健;李成;吕玉

关键词:鼻内镜,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手术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侧切开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适合应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患者,进行单纯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做到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完带汤加味联合艾灸、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临床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禹安琪;潘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选取收治的90例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FEV1、FEV1%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佳显著,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侧切开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适合应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患者,进行单纯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做到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

    作者:李杰才;梁芳健;李成;吕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T血管造影在肾细胞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准确性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100例肾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术前给予CT血管造影检查,对照组给予MRI检查,对比2组患者在术前分期中诊断的准确率.试验组肾细胞癌患者在术前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其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MRI诊断的准确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在术前肾细胞癌的分期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对患者接受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成厚丕;杨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是否接受针灸推拿治疗将7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QO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S-QOL评分、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黎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壁间肌瘤术中指标及术后效果对比观察

    选择接受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并自愿接受试验的子宫肌瘤患者600例,分为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分别实施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对术中指标、术后复发率、术后肌层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宫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红蛋白下降等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肌层愈合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长上占有一定优势,不过宫腔镜与腹腔镜均为安全有效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

    作者:刘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结果,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00例正常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r-GG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已发生巨大变化,该指标学的变化可以作为肝功能的重要诊断指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林美群;欧超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麻手术中应用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评价

    探讨全麻手术中应用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将75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按照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均行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给予给予静滴盐酸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给予静滴甲胺氯普胺10mg+生理盐水100ml.比较两组术后6、12、24h的PONV有效控制率及术后VAS评分.结果(1)对照组术后6、12及24h的PONV有效控制率分别为43.24%、56.76%及72.97%,均显著小于观察组(分别为84.21%、92.11%及94.7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手术中应用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显著,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英;梁建翁;黄向华;郭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分析

    探讨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效果.选取接收的发热合并全身感染的患者220例,采集阳性血液样本220份,均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观察两种细菌鉴定方法的应用效果.两种检测方法的细菌总符合率为93.2%,在药物敏感性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采用BACTEC9120行直接药敏试验可替代常规检测方法,并能克服常规法耗时的缺点,是一种便利、快捷有效的检验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朱秀兰;莫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损伤标志物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妊娠糖尿病(GDM)中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150例GDM患者作为GDM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产妇4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健康同龄非妊娠自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NGAL、KIM-1、L-FABP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相关性,探究在GDM中诊断价值.结果 GDM组NGAL、KIM-1、L-FABP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KIM-1 、L-FABP与UACR呈正相关,均为GDM危险因素.结论 NGAL、KIM-1、L-FABP水平与妊娠糖尿病患者UACR呈正相关,对临床妊娠糖尿病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卢健坤;温世宁;吴钧俊;唐劲松;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玻璃离子、光固化材料充填乳牙龋齿疗效的临床对比观察

    选取260例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的龋齿患儿,共患有邻(猞)面龋或(猞)面龋乳牙448颗,根据洞型充填材料的不同将患齿分成A组、B组、C组、D.组,A组、B组均为Ⅰ类洞,A组充填材料为玻璃离子水门汀,B组充填材料为复合树脂,各组均有112颗,C组、D组均为Ⅱ类洞,C组充填材料为玻璃离子水门汀,D组为复合树脂,其中A组、C组归为玻璃离子组,B组、D归为光固化组,观察两种充填材料的充填效果.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在2年的随访中,治疗Ⅰ类洞的成功率均较高,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对于Ⅱ类洞型,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两种充填材料均可用于乳磨牙Ⅰ类洞,而对于乳磨牙Ⅱ类洞型应首选光固化复合树脂.

    作者:江晓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抗结核治疗合并HB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肝损害的发生及其临床治疗的探讨

    选择收治的46例合并HB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4例进行抗结核治疗,研究组22例先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1周后再进行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损害情况.研究组肝损害率(27.3%)和肝衰竭率(0.0%)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半月内发生率(4.6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LT(73.4±8.56)、AST(68.9±9.3)、TBIL(20.6±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结核治疗前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合并HB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肝功能损害率,改善肝功能指标.

    作者:王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将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分析对象,分为可定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及可定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96.55%;治疗后可定组LDL-C、TG及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老年冠心病时应用可定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李晶;刘丽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可穿戴设备在手术麻醉监护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的8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麻醉监护,观察组患者采用可穿戴设备进行麻醉监护.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参与人员对麻醉监护过程的整体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出现了胆心反射、胆心综合征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出现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6%;观察组(可穿戴设备监护组)的准确性评分、实用性评分、整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常规监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简易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穿戴设备在围术期监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监测指标准确性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朱宏骞;彭永明;王丽静;李慧慧;颜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在掌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探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在掌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可靠性.将收治的66例掌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3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克氏针法治疗,将两组术后手指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术后手指活动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在掌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促进骨折处愈合.

    作者:夏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康胃愈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8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康胃愈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8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康胃愈溃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降低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0.05;且两组用药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康胃愈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汉洪;林洁娜;梁奇;黄银秋;曾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此次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另择取同期同症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例如咳嗽、发热、喘息以及肺湿罗音消失时间,观察组整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为92.00%、74.0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观察组治疗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湘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蛋白水解物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蛋白水解物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UPDRS(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5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有1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为2.86%,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患者通过利用脑蛋白水解物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可以改善病情,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文丽;杨晶;刘献成;李炯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老年健康行为的影响

    随机抽取60例社区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及健康行为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及健康行为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社区居家老年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

    作者:陈花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电图评价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的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分析

    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2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列为观察组,抽取同一时间段来儿科就诊的82例非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儿心肌酶并对心电图变化做动态观察.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和cTnⅠ水平和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上升,且组间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观察组患儿中共有63例患儿出现心肌损害并伴有心电图改变,且心电图变化在整个病程都会出现并呈现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心电图的改变会随着疾病的治愈而逐渐缓解.临床上对考虑合并心肌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心电图进行评价病情和疗效及预后,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锦婷;卫绮燕;冼丽莹;黎淑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