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应用

刘锋;万周

关键词:替罗非班,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23例(25个动脉瘤)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成功置入支架后应用替罗非班,观察并随访患者的治疗结果。本组23例(25个动脉瘤)中,栓塞程度Ⅰ级8个,Ⅱ级9个,Ⅲ级8个;术中有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注射替罗非班后均恢复再通,1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余22例均在术后24~48h成功过渡到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用药期间未见并发症、出血倾向;患者术前、术后3d的的血小板计数、APTT值差异较小(P>0.05)。在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替罗非班的应用便捷、有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HCG日激素水平对IVF/ICSI妊娠结局的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H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每卵泡雌二醇(E2/oocyte)、黄体酮(P)以及黄体酮与雌二醇比值(P/E2)对体外受精/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妊娠结局,将接受控制性超排卵治疗的421例不孕患者分为两组: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检测两组患者HCG日血清中LH、E2、E2/oocyte、P以及P/E2值,采用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比较两组患者HCG日激素水平以及卵巢刺激天数、Gn用量、乐芮添加情况和用量等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探讨HCG日激素水平对IVF/ICSI妊娠结局的预测和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不孕原因、基础FSH激素水平、刺激天数、Gn用量、添加rLH与否、获卵数、成熟卵数、移植胚胎数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平均年龄(30.2岁),未妊娠组平均年龄(31.5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平均不孕年限4.0年,未妊娠组平均不孕年限4.7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合其他影响因素的多变量预测模型中,预测变量HCG日E2和每卵泡E2有意义,两者OR值<1。结论注射HCG日E2和每卵泡E2对IVF/ICSI妊娠结局可能有预测价值,其预测价值同时受年龄、不孕年限等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马文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关系的进展研究

    目前,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使用广泛,使广大患者从中获益。但是,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中,能够提高新发糖尿病的发生几率。虽然大部分他汀类药物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在主要终点事件中并未涉及到新发糖尿病的发生,但是目前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对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为明确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间的相关性,现就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关系的临床研究及相关预防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张圭;杨溢;陆秀红;何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分散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医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分散片治疗,治疗6w之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w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分散片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选取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2h血糖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疗程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FPG、HbA1c、OGTT时2h血糖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FPG、HbA1c、OGTT时2h血糖改善程度具有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HbA1c、OGTT时2h血糖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FPG、HbA1c、OGTT时2h血糖程度符合临床标准,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联合用药方案之一。

    作者:刘伟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丙泊酚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临床纳入62例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将所有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麻醉。两组产妇T0、T3时MAP、HR无差异,P>0.05;T1、T2时观察组产妇MAP、HR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稳定,P<0.05;两组产妇分娩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产妇应用丙泊酚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效果显著,血流动力稳定,新生儿结局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玮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确诊为肝癌的68例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照组患者行常规CT影像检查。通过总结分析,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经CT增强检出肝癌病灶49个,与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的结果完全吻合,肝癌病灶检出率100%,无漏诊,诊断准确率100%;对照组经CT增强检出肝癌病灶56个,其中40处于术前常规CT影像检查的结果相吻合,其中误诊4处,肝癌病灶检出率71.43%,漏诊16处,漏诊率28.57%,诊断准确率90.00%,误诊率10.00%。可见,两组检查方法均取得了较高的病灶检出率,但观察组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是确切可靠的。不仅对肝癌病灶有较高的检出率,图像更为清晰,而且能够做到准确、快速的定性定位诊断,特别是对于早期肝癌的检出,更是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好评和欢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药并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吞咽困难56例临床效果回顾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运动神经元病吞咽困难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并针刺治疗。2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并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与葛根素注射液并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吞咽困难,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吴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将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高,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水平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血糖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

    作者:徐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柱凝胶卡式法血型鉴定与试管法的对比分析

    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00例患者,同时使用卡式法和盐水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将两种不同的鉴定方法的正反定型的正确率进行比较,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卡式法鉴定的正确率正定型为100%,反定型为98.5%。盐水试管法检验的正确率正定型为98%,反定型为97%。卡式法血型鉴定的正确率要高于盐水试管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法能够显著提高血型鉴定的正确率,提高检测的质量,且安全系数高,操作简便,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庆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O2激光手术治疗喉癌的并发症及疗效的临床分析

    选择我院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喉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09年10月~2015年1月。对60例喉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其并发症及切缘阳性率发生情况。60例声门型喉癌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0/60),声门型喉癌T1与T2期之间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声门型喉癌患者中,T1患者切缘阳性率为3.6%(2/55),T2患者切缘阳性率为20%(1/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手术进行治疗的喉癌患者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有一定比例的切缘阳性率,其发生可能与术后存在粘膜缺损及其肿瘤浸润范围有关。

    作者:宋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敏CRP和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

    收集186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血样,同时检测超敏CRP和降钙素原,同时采集120例正常儿童血样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毒感染组hs-CRP结果为0.7±0.49ng/ml,阳性率为6.1%。PCT结果为0.61±0.23ng/ml,阳性率为10.1%。细菌感染组hs-CRP结果为5.1±4.3ng/ml,阳性率为94.8%,PCT结果为0.96±0.52ng/ml,阳性率为87.4%。细菌感染组的hs-CRP、PCT水平和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疾病感染组的hs-CRP和PC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不明显。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陈迪;吴瑛;饶伟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对肾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控制效果观察

    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肾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患者5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以西医治疗,干预组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χ2=18.564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t=2.1659,P>0.05);治疗后,干预组VAS疼痛评分为(2.16±0.33)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t=13.6175,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效果确切,可提高临床疗效,短期内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将焰;蒋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酸氨溴索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选取我院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在气管插管后10min缓慢静注盐酸氨溴索150mg,对照组静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者患者临床效果及肺功能情况。结果组间比较发现,试验组在给药后30min和60min两个时间节点Ppeak和Pplat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30min到拔管前,试验组在肺顺应性指标上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60min,试验组在气道阻力指标上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运用,可以改善术中肺通气功能,提升肺顺应性。

    作者:庄国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以保留残根残冠为原则的修复方案治疗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生存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以保留残根残冠为原则的纤维桩修复方案在治疗大面积牙体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遵循保留残根残冠原则,采用纤维桩修复;B组则采用氧化锆桩修复;C组则仅采取传统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方案,3组均随访2年,比较其牙体生存效果,并分析不同桩核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可行性。结果 A组修复成功率为92.11%,B组修复成功率为89.74%,C组修复成功率为67.57%,A、B两组修复成功率均高于C组(P<0.05);A组修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B组为12.82%,C组为45.9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修复体生存效果及患者可接受度均优于C组(P<0.05)。结论在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纤维桩核、氧化锆桩修复方案均可受到较好的修复效果,达到充分保留残根残冠的目的,但前者价格低廉,生存效果好,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区韵婵;温灵;陈觉清;邓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随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我院临床确诊的46例AS病人行MRI检查和CT检查,收集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化验指标与CT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检出率上,0级和Ⅰ级病变检出率上,MRI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Ⅱ级病变上二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质侵蚀和骨质硬化的检出率上,CT均高于MRI,(P<0.05)。结论骶髂关节MRI能够对AS患者做出早期诊断,而CT能够准确的对SIJ的病变分级。

    作者:朱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涌泉穴药物贴敷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选择的64例高血压病例皆在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随机将病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涌泉穴药物贴敷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病例满意度调查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涌泉穴药物贴敷方法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筛选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发病72h内入院并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MAU指标并将其分为MAU阴性组(n=72)与MAU阳性组(n=84),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MAU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进展的相关性。在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中,阴性组与阳性组糖尿病构成比、血压、NIHSS评分、LDL-C、C反应蛋白等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血压、LDL-C、C反应蛋白水平与MAU水平均有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尿微量白蛋白与患者血糖、血压、C反应蛋白、LDL-C水平等梗死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因而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高危因素,在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双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催产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的临床分析

    抽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264例足月健康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前是否应用催产素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催产素的132例为观察组,未应用催产素的132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并比较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274.3±33.2μmol/L)、末梢血胆红素(279.8±36.9μmol/L)及血清总胆红素(286.5±39.7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6.3±30.7、190.8±32.6、193.4±35.2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4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7,P<0.05)。催产素可引起新生儿较高的胆红素水平,进而引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需谨慎使用催产素进行引产,且产后需做好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

    作者:曹淑萍;邓三根;梁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及手术经验探析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杰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术式联合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对比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剖宫产中大出血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及改良B-lynch缝合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术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及手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子宫切除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术在临床上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并且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在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质量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薛安;甘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