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酸甘油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张宗秀

关键词: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硝酸甘油, 凝血酶, 临床疗效, 止血时间
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4月接诊的患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方案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方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妇科慢性盆腔炎中保健教育应用效果分析

    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社区医院诊治的12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将另外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疾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4%与对照组88.9%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在社区中进行慢性盆腔炎保健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促进患者自我保健,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可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庄逸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估临床报道

    对心肌梗死62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根据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给予药物溶栓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急诊介入治疗的为试验组。结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再通率、心绞痛再发率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等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急诊介入治疗应用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其具备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

    作者:南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72例痰培养药敏试验提示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观察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2例患者14d痊愈25例,占34.7%,显效28例,占38.9%,进步17例,占23.6%,无效2例,占2.8%,其中死亡1例,占1.4%,总有效率73.6%。31例患者细菌得到清除,清除率为43.1%。2例出现不良反应,占2.8%。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重症肺炎,常并发多种基础疾病,且常常出现多重耐药,观察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细菌清除率高,出现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力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预后。方法选取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评估两组手术效果,记录两组肩关节屈、伸、外旋、内旋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屈、伸、外旋、内旋活动度分别为(149.67±3.11)°、(50.16±3.05)°、(68.64±5.97)°、(58.06±3.2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高泓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回顾性总结55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进行DSA诊断与介入性治疗情况,分析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对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临床疗效与价值。DSA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主要分布在胃动脉、肝动脉、肠系膜动脉、脾动脉、膀胱动脉、肾动脉、支气管动脉等。DSA表现:26例患者可见造影外溢,出现局部“血湖”征象,逐渐弥散变淡;27例可见血管聚集、扩张、扭曲、畸形、点状显影、浓染征象,均明确诊断为动脉出血;2例患者造影并未显示明显的出血征象,提示小囊状血管扩张、扭曲;DSA诊断出血率达96.36%。通过导管向病变动脉注入相关栓塞材料或缩血管物质进行止血治疗,55例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止血效果明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适用于急性外周出血性疾病,且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国贤;彭源;孔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儿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体征、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09%,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应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儿体征、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方壮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头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放射剂量评价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分为两组各21例,研究1组患儿<6个月,其扫描剂量为120kVp、90mAs,研究2组患儿>6个月,且<6岁,其扫描剂量为120kVp、150mAs;常规组分为两组各20例,常规1组<6个月,常规2组患儿>6个月,且<6岁,其扫描剂量分别为120kVp、260mAs。同时,由4名医师评价CT图像。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扫描剂量的总mAs、CT权重剂量指数(CT weight dose index,CTDIw)、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不同等级图像的质量。本组82例患儿,研究组患儿扫描X线辐射剂量长度积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小儿头部图像>98%,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头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合的低剂量扫描。

    作者:席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硝酸甘油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及分析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4月接诊的患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方案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方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宗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

    以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缺铁性贫血组,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地中海贫血组,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查,比较分析三者MCV、RDW、MCHC、MCH及筛选符合率。结果缺铁性贫血组MCV、MCHC及MCH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R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MCV、MCHC及MC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MCHC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而RDW显著高于后者(P<0.05);缺铁性贫血组RDW相符率为100.0%,显著高于地中海贫血组80.0%,两者筛查相符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可作为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主要手段,其中RDW方法可于诊断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冯建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合理补充维生素D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孕中期的单胎妊娠妇女183例,根据孕妇自愿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n=98)和对照组(n=85),观察组给予合理补充维生素D,直至分娩,对照组不予处理。比较两组胎儿脐血免疫功能、胎盘重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结果观察组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及CD4+、CD8+、CD1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理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和体格生长发育,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孙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入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吞咽训练及针灸联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法,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应用洼田试验(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试验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洼田试验(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试验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吞咽训练及针灸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颖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给予黄芪粉及射干麻黄汤的辅助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黄芪粉与射干麻黄汤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入组例数相同的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均贯彻抗炎、祛痰、解痉、平喘、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追加黄芪粉联合射干麻黄汤治疗,疗程为14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相较于总有效率为75.0%的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咳嗽、喘息、胸闷与哮鸣音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明显更优(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黄芪粉及射干麻黄汤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适宜基层医疗实践采纳与推广。

    作者:李松蔚;包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各20例,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后SpO2、舒适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R、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改善SpO2、HR、RR,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辩证护理措施应用于膝痹患者的效果探讨

    选择收治的62例膝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临床医疗情况,并进行综合护理效果评定。护理结束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率及3个月再住院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住院天数及疼痛评分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中医辨证施护对于膝痹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膝痹病护理过程中值得参考。

    作者:黄艳红;陈冬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胃溃疡患者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9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以数字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皆更优(106.54±21.83、196.46±42.17、10.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有效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腔镜电切与阴式手术治疗子宫瘢痕憩室效果分析

    自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中选出50例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阴道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的差异同样较小,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指标上,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瘢痕憩室临床治疗中宫腔镜电切术与阴道手术同样能够获得确切的疗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接近,但是宫腔镜治疗后8个月的复发率相对更高,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谭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孕中期与临产期孕妇的D-Dimer、凝血四项变化及临床意义

    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常规体检的妊娠中期孕妇68例(时间在怀孕16w左右)与临床期(时间为怀孕40w前后)孕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时期妊娠妇女的D-Dimer及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其中凝血四项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结果妊娠中期、临产期妊娠妇女血浆中D-Dimer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血浆中FIB指标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P<0.05);血浆中TT水平在不同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血浆中PT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进行性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APPT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动态监测孕中期和临产期妊娠妇女的D-Dimer、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对预防产后出血及静脉血栓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萍;冯宇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加味十全大补汤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加味十全大补汤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充分补铁,同时采用叶酸、维生素B12以及促红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十全大补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Hb、Hct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b、Hc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十全大补汤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姚振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奈达铂联合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行奈达铂联合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对照组行奈达铂胸腔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84.62%)高于对照组(58.97%),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I级、II级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奈达铂联合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光新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卡托普利不合理用药7例分析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7例卡托普利不合理用药病例进行分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卡托普利与保钾利尿剂、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非甾体解热镇痛剂、抗酸药、口服降糖药等合用的合理性。要注意卡托普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罗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