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灸加药物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李璐

关键词:艾灸, 中药内服, 类风湿关节炎
摘要:目的:探讨艾灸加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单纯艾灸,观察组在艾灸的基础上内服中药,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有显著性进步,其中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有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加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值得肯定,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降低患者的VAS评分。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老年患者(≥60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再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生命体征指标(HR、RR)、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预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邱海江;马泽洪;林朝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创内镜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微创内镜保胆术胆囊息肉拆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胆囊息肉摘除术的78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胆囊切除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6%(P<0.05)。结论内镜微创保胆摘除术对胆囊息肉的疗效显著,创伤面较小,对胆囊功能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术后较快恢复,安全性高,在广大基层医院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赖越元;古维立;伍兆锋;林帆;温敏杰;徐波;朱光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硝酸甘油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及分析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4月接诊的患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方案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硝酸甘油与凝血酶联合方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宗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择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对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前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或消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

    作者:庞艳萍;洪香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1例及护理体会

    患者,女,60岁。因腹痛,恶心,呕吐4天而于2014年4月10日拟“急性胰腺炎”收入急诊科。既往有“胃病”史30余年,“慢性咽喉炎”5年,“胆囊结石”1年。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3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30/78mmHg。腹部皮肤无黄染,腹部皮肤未见Grey-Turuer征(腰部)/Cullen征(脐周),腹部明显膨隆,未见肠型和胃肠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中上腹明显,反跳痛可疑,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消失,双下肢未见浮肿,查随机末梢血糖14.4mmol/L。立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化验,查血淀粉酶17560温氏单位,血清淀粉酶107.8Iu/l血常规中白细胞为18.54×109/L,中性粒细胞百min比91.5%,电解质K+3.40mmol/L。肝胆脾胰磁共振提示:1.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胰周渗液较多);2.左肾小囊肿;3.腹腔少量积液,双侧胸腔积液。4月10日18时体温37.3℃,置胃肠减压及空肠管,禁食。4月11日体温37.6℃,肠鸣音消失。4月12日大便未解,给予生大黄保留灌肠后解大便一次。肠鸣音1~2次/min,腹痛缓解给予糖盐水空肠内注入。4月13日肠鸣音1~2次/min,腹痛缓解给予流质饮食空肠内注入。4月14日肠鸣音2~3次/min,给予白普利250ml空肠内泵入。4月19日拔除胃肠减压管。遵医嘱予以抗炎、解痉、护胃抑酸,抑制胰腺分泌,生大黄保留灌肠,肠内营养支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糖等对症处理于4月25日复查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5月1日痊愈出院。

    作者:张小妹;胡谍燕;方小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增生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收集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乳腺增生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望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妇科慢性盆腔炎中保健教育应用效果分析

    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社区医院诊治的12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将另外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疾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4%与对照组88.9%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在社区中进行慢性盆腔炎保健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促进患者自我保健,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可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庄逸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以接收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30例,对两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照组生活质量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的次数,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控制发作例数、起效速率、意识基本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而对照组的为78.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控制发作例数高于对照组,而起效时间与意识基本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起效快,效果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癫痫状态,醒脑静注射液可作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辅助药物。

    作者:郑锋;黄锦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将7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与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在骨科临床中推行预防性护理是对循证护理思想的切实体现,更是一种前瞻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骨科手术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琼芳;张海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白质疏松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临床纳入120例我院2013.8~2014.8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各疾病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白质疏松发生率及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均于脑白质疏松症有密切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血尿酸浓度和脑白质疏松没有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临床上需要针对性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作者:赵美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预防分析

    选择我社区2013年9月~2015年9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通过抽签随机分为C1组和C2组各50例。C2组:选择一般抗菌药物以及化痰镇咳药物实施临床治疗;C1组:针对患者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及配伍药物进行治疗;对比所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C1组表现为显著的提高(P<0.05)。针对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择对应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终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概率,从而将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温锦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变化的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1例,另随机抽取相同孕周健康正常妊娠孕妇50例,均在妊娠末期行胎儿超声心动图监测,观察两组胎儿LVDs、RVDs、LVDd、RVDd、IVWT、RVWT、IVSs、IVSd及LVEF、E/AMV、E/ATV、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经超声心动图全面检测,GDM组胎儿与健康组胎儿LVEF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8887);GDM组胎儿LCO、RCO输出量及左右心室Tei指数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GDM组E/ATV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妊娠期糖尿病能够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异常发育,采用超声心动图可有效监测胎儿心脏功能情况,为早期干预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提供重要诊断参考。

    作者:梁志超;郑宇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3年2~8月出生的96例健康婴儿,抽签随机分为母乳组和混合喂养组各48例。观察两组喂养2、4个月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Hb)含量以及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喂养2个月两组相关发育指标相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4个月母乳组身高(62.7±1.8cm)、体重(7.2±1.5kg)、Hb(118.5±11.5g/L)、MDI(107.2±5.2分)、PDI(102.4±4.9分)相较对照组(60.3±2.0cm、6.6±1.7kg、112.8±10.8g/L、105.6±8.4分、101.3±7.8分)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早期母乳喂养有利婴儿身高体重智力发育,提高Hb含量和运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历波;裴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分娩镇痛及产时护理提高阴道分娩率的作用分析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初产妇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娩镇痛和产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阴道分娩率。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0%,满意度为70%。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8%,满意度为92%。两组分娩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应用分娩镇痛和产时护理,不仅降低分娩的疼痛和缩短产程,同时也能将剖宫产率降低,将阴道分娩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芬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42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集束化治疗分析

    选取42例重症中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42例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中暑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集束化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解暑治疗,可行推广应用。

    作者:符少平;刘先福;赖俏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将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甲氨蝶呤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1.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将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则开展健康教育路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小珠;陈娜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艾灸加药物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艾灸加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单纯艾灸,观察组在艾灸的基础上内服中药,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有显著性进步,其中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有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加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值得肯定,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降低患者的VAS评分。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不典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本院内科收治的71例不典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设成观察组;一并选择该段时期在内科入治的非心力衰竭患者59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检验科通过自动检测仪进行相关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指标检测,比较、分析其与不典型心力衰竭发作及在各级心功能衰竭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患者NT-pro BNP平均值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平均值高,而LVFF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心功能二级以上患者的NT-pro BNP平均值,显著比心功能二级及以下患者的NT-pro BNP平均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测患者的NT-pro BNP指标可以用于不典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赖胜华;郭青峰;刘小辉;赖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