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观察

邓国辉;林日华;罗权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 氨甲环酸, 黄褐斑
摘要: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苷、维生素C、维生素B6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以及黄褐斑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黄褐斑面积、黄褐斑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褐斑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褐斑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观察组为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观察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科门诊和神经内科病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100例,同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浮针结合中药湿热敷目标组、传统针刺加电针传统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传统组治疗总疗效为80.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为92.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目标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几乎不感疼痛,疗程短,无副作用,可有效治疗面神经麻痹,让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志英;顾红;陈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研究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经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组(B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组(C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组(D组),每组40例。A组常规注射催产素、B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C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D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比较4组产后第1、2、3d宫缩疼痛程度及血清TNF-α。四组宫缩疼痛程度比较发现,B、C组与A组在第1、2d无重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d,A组与B组重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中的血清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与A组比较,B、C、D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D组与B、C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有显著的疗效,是一项经济简便,产妇易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爱兰;张杰英;夏慧;谷风;章青英;唐桂香;郭金妹;欧素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普宁市625例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选取2014年5~10月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者625例,按性别划分为男性组440例,女性组185例,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PLT)指标较正常值降低事件:两组RBC、PLT水平降低率差异不显著(P>0.05),女性组中WBC、Hb水平降低率明显高于男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中WBC、RBC、Hb及PLT指标较正常值升高事件:两组WBC、PLT 水平升高率差异不显著(P>0.05),女性组中RBC、Hb水平升高率显著低于男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体检可及早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并且女性体检异常事件更多,这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罗丽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麻疹68例护理体会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小儿麻疹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临床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莲;张友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资料15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156例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采取血液透析的方法和效果。结果1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症状全部得到显著改善,血压平稳,血钾与透析之前比较明显降低,其中除去2例患者室性早搏之外,剩余所有患者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异常现象均消失,5例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血清钾恢复正常,但心电图依旧表现为高尖T波,通过2次透析治疗之后高尖T波消失,3例意识丧失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2h之后意识慢慢恢复。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是快并且有效的治疗措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勇飞;汪洋畅;林少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联合奈达铂75mg/m2”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病理学改变及不良反应。通过新辅助化疗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至少达85.7%(36/42),疗效评价CR达26.2%(11/42),CR+PR达76.2%(32/42),CR+PR+SD达95.2%(40/42),术后病理及分期、肿瘤细胞G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未对往后的治疗产生影响。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控制肿瘤病灶的发展、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降低肿瘤的转移率,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雷叶青;李海涛;许金凤;陈桂宝;王海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4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榕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DL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陈婉琼;陈容梅;欧阳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本院行择期胃肠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全麻常规诱导后,术中吸入2%~2.5%七氟烷维持麻醉,同时间段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舒芬太尼,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0.5h对照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2ml,观察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氯化钠溶液2ml,术前、术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进行评定,监测两组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7d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7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略低于对照组(17.07%),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冰;陈国喜;黄丽;何小云;姚少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终关怀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以近年在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临终关怀的169例癌症晚期患者为对象,分析对比169例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并且对其中50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169例癌症晚期患者经临终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50例癌症晚期患者干预后的疼痛分级要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关怀,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范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对标本采集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影响观察

    观察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对标本采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影响。记录所有不合格的标本及原因,并做统计学分析,同时对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对样品采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7~12月份样品不合格率同1~6月相比明显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月每项检验类型的不合格率都低于1~6月的,也间接说明标准操作程序的优势,其总的不合格率仅为0.23%;对护理人员护理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7~12月患者不满意度同1~6月相比,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月满意度高达85%以上,充分表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的满意度在上升。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对标本采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影响较大,故应临床上加强注意标准化操作程序。

    作者:梁巧玲;李敏姣;朱惠君;张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观察组患者麻醉后FV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FEV1及FVC/FEV1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3%与对照组2.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均会影响患者肺功能,但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肖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研究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其就诊时间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伟福;陈晓武;郭婉薇;杨小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癌临床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应用的价值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肺癌的患者分成研究组70例,另外选取在同一时间所收治的肺部为良性病变的患者70例分成对照组,实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其血清CA153与CA125的水平。研究组在血清CA153、CA125的检测水平中异常率为48.58%和87.14%,比对照组在8.57%和18.57%高(P<0.05);CA153配合CA125的检查在正确指数和灵敏度上都比单独的CA153、CA125的检测要高(P<0.05);而鳞癌患者在血清CA125的水准上也比小细胞癌以及腺癌要高,并且腺癌的患者比小细胞癌要高些(P<0.05)。对肺癌实行肿瘤标志物CA153配合CA125,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克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生活质量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研究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根据自愿入组、随机分组原则,将186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在出院时进行简单教育及指导,观察组制定个性化家庭跟进式护理计划,出院后跟进式护理3个月,出院时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测评,3个月跟进式护理结束后再次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并用抑郁症自测(EPDS)量表测评产后抑郁(PPD)发生情况。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个月测评时,观察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八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跟进式护理3个月后PPD发生率为5.38%,对照组为15.05%,观察组PP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4.2164,P<0.05)。跟进式护理模式可从生理、心理、新生儿养育多方面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初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对预防PPD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孙舒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对分娩疼痛和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选取ASAⅠ~Ⅱ级,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依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A、B组均为6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非分娩镇痛;B组为研究组,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观察、记录产妇镇痛后30min疼痛评分(VAS)、下肢运动能力评分(Bromage评价)、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以及使用催产素情况。B组产妇在镇痛后30minVAS评分、Bromage评分、第二产程时间、剖功产率以及使用催产素情况方面显著优于A组(P<0.01)。但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疼痛,产妇可自由行走,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利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衰并伴有快速房颤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治疗24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心率、心功能改善、房颤复律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7d后对照组死亡率达12.5%,而观察组仅为3.6%,死亡率差异对比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治疗而言,在其基础上联合采用胺碘酮药物可提升心衰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且不会造成明显额外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和MRI在混合型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I在混合型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接受诊治的混合型肝癌患者47例,分别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33例患者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诊断正确率达70.21%;MRI检查结果显示,40例患者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诊断正确率达85.11%。MRI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混合型肝癌的临床诊断上,CT和MRI扫描影像均具备一定的显示特征,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章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肝脏手术患者体温干预护理方法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探讨急诊肝脏手术患者体温干预护理方法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选择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体温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手术室温度及湿度,干预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围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干预后观察组温度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湿度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凝血功能中PT、APTT和TT均基本正常,且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寒颤、血小板减少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做好围术期体温护理,预防和避免低体温的发生,能显著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廖小谊;范洁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探讨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142例冠心病病。将所有病患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1例。对所有病患进行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所有病患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依从性不良的现象,在进行相关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C的指标和对照组向比明显偏低,高密度脂蛋白-C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数LVEF和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内皮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观察组病患在治疗1个月之内出现了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2个月之后,病患的肝功正常,对照组病患有5例出现了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2个月之后病患肝功能正常,不良反应较少。和阿托伐他汀相比,利用瑞舒伐他汀对病患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