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墨;李仁芳;黄芬霞
探讨静脉护理干预应用于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长期输液中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行长期输液治疗且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护理干预应用于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长期输液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蓉;李宝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难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布地奈德组与地塞米松组各44例,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地塞米松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1.8%,布地奈德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5%,布地奈德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1%,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塞米松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6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传统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给予VSD技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换药次数、2次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80.0%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2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美观度优良率90.0%与对照组63.3%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SD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减少了换药次数,通过充分填塞伤口死腔消除细菌生存环境促进创面愈合,使患者能尽早进行创口缝合或植皮术,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美观度高,疗效显著。
作者:沈伟辉;蒲鹏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DL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陈婉琼;陈容梅;欧阳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联合奈达铂75mg/m2”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病理学改变及不良反应。通过新辅助化疗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至少达85.7%(36/42),疗效评价CR达26.2%(11/42),CR+PR达76.2%(32/42),CR+PR+SD达95.2%(40/42),术后病理及分期、肿瘤细胞G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未对往后的治疗产生影响。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控制肿瘤病灶的发展、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降低肿瘤的转移率,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雷叶青;李海涛;许金凤;陈桂宝;王海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将本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指标变化情况。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组间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下降较常规组明显,P<0.05。采用清开灵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甲状腺炎具有突出临床效果,可缩短疗程,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宝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母儿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孕周使用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198例早产孕妇及出生的21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产前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并比较不同孕周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治疗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于34周的早产儿其Apgar评分明显高于相应孕周早产儿评分(P<0.05),各孕周早产儿出生体重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产妇的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两组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以促进胎肺成熟改善早产儿的肺功能,对34周前的早产儿尤其重要。
作者:马新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100例后循环缺血病例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双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观察组NIHSS、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小牛血去蛋白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效果满意,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冠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关节腔灌注冲洗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关节腔灌注冲洗治疗,每3天灌注一次,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综合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前观察组和治疗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项指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身体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和一年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关节镜下手术血必净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余德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产妇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显著较少、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产后出血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妇产科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筱琴;徐万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成立专科护理培训小组并实施: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效果评价。实施前后护士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估专科内涵、护理患者信心、压力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对护士进行脊髓损伤神经系统评估技能的专题培训可激发护士参与脊髓损伤病人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的护理结局。
作者:许燕杏;许美卿;周玉华;余天峰;庄晓静;肖智真;张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本院40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收集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周80%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6个月95%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98.5%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风湿性心脏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情况较快,且恢复率高,患者满意度高。早期的预防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窦性心律人恢复,增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吕虹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危重患者常常表现为体内能量代谢紊乱,往往合并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因此,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是改善危重患者疗效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肠内营养由于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能明显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率,因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文就危重患者胃肠内置管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脑部血肿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微创介入方法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NHISS评分进行对比评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60.4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NHI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脑部血肿患者,采取微创介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清除血肿,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杨嘉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全心功能指数(Tei指数)与CK-MB、BNP之间的相关性,寻找重症肺炎患儿早期心功能受损客观诊断指标。方法将98例重症肺炎并左室射血分数(EF值)正常患儿分为舒张功能减退组及正常组,两组分别抽取晨间空腹静脉血化验CK-MB,心脏超声测E/A、E’/E、Tei指数,再将舒张功能减退组分为轻、中、重三亚组,比较各组BNP、CK-MB及Tei指数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CK-MB、BNP与Tei指数三者的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儿CK-MB、BNP、Tei指数随舒张功能减退程度加重逐渐升高, CK-MB与BNP及Tei指数之间变化趋势均互呈明显正相关(r=0.786、r=0.824,r=0.872,P<0.05)。结论 Tei指数结合血浆BNP、CK-MB水平可能作为临床评估重症肺炎患儿早期心功能受损的一项方便、快捷、有临床价值的指标。
作者:叶永芝;钟活志;贺道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值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将本院值夜班患有睡眠障碍的护士100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人采用耳穴压豆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静安眠类药物或干预措施,观察30d。根据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程度及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在10项评分中治疗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基本上均低于对照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耳穴压豆疗法有明显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作用。
作者:唐建华;唐荣德;莫桂英;沈慧;李应时;谭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衰并伴有快速房颤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治疗24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心率、心功能改善、房颤复律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7d后对照组死亡率达12.5%,而观察组仅为3.6%,死亡率差异对比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治疗而言,在其基础上联合采用胺碘酮药物可提升心衰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且不会造成明显额外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限制性补液方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0%)显著低于对照组(3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4.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3.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传统的常规补液方式,限制性补液法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杰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纳入慢性宫颈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高频电波刀联合阴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等。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2.7min、61.3±9.4ml,7.6±2.6min、94.0±20.3ml,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高频电波刀联合阴道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微波治疗,患者痛苦小,创伤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月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根管充填术同期根尖周刮治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06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3例病例。对照组采用根尖周刮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根管充填术同期根尖周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有6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8.41%。对照组有3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4.7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0例患者对治疗情况感到满意,总满意度为94.34%,对照组有41例患者对治疗情况感到满意,总满意度为77.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充填术同期根尖周刮治术在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上贵;马登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