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护理干预作用于老年凝血功能不良输液患者的效果研究

黄小蓉;李宝香

关键词:凝血功能不良, 老年, 长期输液, 静脉护理
摘要:探讨静脉护理干预应用于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长期输液中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行长期输液治疗且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护理干预应用于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长期输液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注射液对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研究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中的患者,结合丹参注射液和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较短,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再出血率较对照组无增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治疗中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再出血率无升高和生存率高,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百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12例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临床对比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112例拟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急症剖宫产手术治疗,试验组56例采用择期剖宫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住院及不良事件的差异;试验组手术出血、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显著低于对照组28.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择期剖宫产较急症剖宫产创伤小、费用低及恢复快,并发症也较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加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耳穴压豆疗法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疗效探讨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值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将本院值夜班患有睡眠障碍的护士100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人采用耳穴压豆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静安眠类药物或干预措施,观察30d。根据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程度及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在10项评分中治疗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基本上均低于对照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耳穴压豆疗法有明显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作用。

    作者:唐建华;唐荣德;莫桂英;沈慧;李应时;谭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巴曲酶联合维生素K治疗长期口服抗凝血药物并骨盆骨折出血的止血研究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OAC)并骨盆骨折患者,随机抽取40例患者给予停用口服抗凝药+巴曲酶+维生素K治疗,为试验组;其余40例仅给予停用口服抗凝药为对照组。在给予两组积极输血补液抗休克基础上,进而进行比较两组间相关实验参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7d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对照组;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微循环的乳酸、休克指数较低、以及血红蛋白较高,输血频次及血浆量较少,OAC合并骨盆骨折后抢救成功率较高。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AC伴骨盆骨折患者通过科学合理止血治疗,凝血功能及各实验参数指标变化显著,临床疗效确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祝茂盛;石敦义;王鹏;余锋;孔林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研究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经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组(B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组(C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组(D组),每组40例。A组常规注射催产素、B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C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D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比较4组产后第1、2、3d宫缩疼痛程度及血清TNF-α。四组宫缩疼痛程度比较发现,B、C组与A组在第1、2d无重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d,A组与B组重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中的血清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与A组比较,B、C、D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D组与B、C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有显著的疗效,是一项经济简便,产妇易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爱兰;张杰英;夏慧;谷风;章青英;唐桂香;郭金妹;欧素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

    选取9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功能。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可有效地提高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作者:赵士芹;熊宝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能量监测仪对高血脂老年患者饮食及运动量化的疗效分析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高血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能量监测仪对高血脂老年患者饮食和运动进行治疗,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观察组治疗前运动量少于治疗后,膳食摄入量及能量平衡量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血脂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量化、饮食治疗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有利于医务人员进行检测,及时掌握患者病情。

    作者:刘晓;莫锡尚;杨柳青;梁孙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资料15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156例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采取血液透析的方法和效果。结果1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症状全部得到显著改善,血压平稳,血钾与透析之前比较明显降低,其中除去2例患者室性早搏之外,剩余所有患者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异常现象均消失,5例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血清钾恢复正常,但心电图依旧表现为高尖T波,通过2次透析治疗之后高尖T波消失,3例意识丧失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2h之后意识慢慢恢复。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是快并且有效的治疗措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勇飞;汪洋畅;林少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rotaper镍钛器械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的效果观察

    探讨Protaper镍钛器械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效果。选取收治的150例(共150个患牙)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75颗患牙),研究组采用机动Protaper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Densply手动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根管充填成功率、单根管预备的时间、远期疗效。研究组根管充填成功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9.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根管预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其中研究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研究组随访1年后的成功率为8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taper镍钛器械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的填充效果较佳,缩短治疗时间,且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海青;马成祥;宋东霞;张淑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热性惊厥患儿日后癫痫发生与其临床和脑电图特征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日后癫痫发生与其临床和脑电图(EEG)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45例F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EEG特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日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45例FS患儿中, EEG结果显示正常患儿93例(64.13%);异常患儿52例(35.86%)。患儿出现EEG异常与年龄、FS家族史、发热温度、持续时间、FS类型以及24h内发作次数有关。EEG异常患儿日后发生癫痫39例,发生率为75%。此外EEG显示异常日后发生癫痫患儿中,15例额区放电日后发生癫痫14例(93.33%),19例枕区放电16例(84.21%)发生癫痫,13例Rolandic区放电8例(61.54%)发生癫痫,5例广泛性棘慢波者日后发生癫痫的有1例(20%)。结论 EEG检查异常的FS患儿中,中枕区和额区阵发性异常放电者更容易日后发生癫痫,在临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玉霞;谢鹤;蔡燕杏;钱月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癌临床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应用的价值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肺癌的患者分成研究组70例,另外选取在同一时间所收治的肺部为良性病变的患者70例分成对照组,实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其血清CA153与CA125的水平。研究组在血清CA153、CA125的检测水平中异常率为48.58%和87.14%,比对照组在8.57%和18.57%高(P<0.05);CA153配合CA125的检查在正确指数和灵敏度上都比单独的CA153、CA125的检测要高(P<0.05);而鳞癌患者在血清CA125的水准上也比小细胞癌以及腺癌要高,并且腺癌的患者比小细胞癌要高些(P<0.05)。对肺癌实行肿瘤标志物CA153配合CA125,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克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绿色通道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选取急诊科收治的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183例,根据有无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分为试验组(n=103)和对照组(n=8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88.35%,对照组为7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大出血启动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远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术前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分析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例因下颌骨角化囊肿、下颌骨造釉细胞瘤、下颌骨放射性骨髓炎需行下颌骨切除术的患者,术前通过CT扫描下颌骨获得数据,制作三维原型实体模型,并在模型上同期弯制手术重建所需钛板,并模拟手术,术中利用已弯制的钛板及下颌骨模型进行手术。结果这12例患者均按照术前设计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手术时间约4~7 h。术后大部分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为Ⅰ期愈合,3例放射性骨髓炎患者伤口开裂,经换药II期愈合。术前三维模拟技术确实能提高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的准确性。

    作者:郑军;丘仿松;谢远鸿;洪劲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48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35例结肠息肉为疾病对照组,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48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三组受检者D-二聚体水平,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诊断结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含量为0.929±0.433,与疾病对照组0.140±0.064,健康对照组0.136±0.0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ROC曲线下面积(AUC)=0.983,与0.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佳诊断分界点为0.24,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8.8%。结论 D-二聚体含量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密切的联系,可以用于结肠癌的辅助诊断。

    作者:钟碧莹;张国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从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来本院治疗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中选出31例,对患者均采用外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一期愈合效果以及愈合时间。31例患者经过恢复后期骨折面和皮肤创面均愈合良好,其中骨折一期愈合率为83.87%(26/31),仅有5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的情况(延迟率为16.13%),患者愈合时间3~12(6.41±1.72)个月,愈合过程中1例患者穿刺引流点出现感染,1例患者出现骨髓炎,但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利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愈合效果。

    作者:陈德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联合组(33例)和常规组(30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联合组治疗后血气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93.9%)高于常规组(7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提高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明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CT和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88例卵巢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腹腔镜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测,且均行下腹部CT和MRI检测,比较检查后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影像表现、定位和定性。结果88例患者手术或腹腔镜下取组织病理检测,共120个病灶,良性肿瘤50例(65个病灶),恶性肿瘤38例(55个病灶),单侧肿瘤75例,双侧肿瘤13例,MRI检查准确性(96.2%)高于CT准确性(8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95.2%)稍高于CT检查(88.2%),特异性(88.9%)稍高于CT检查(8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未能区分子宫和卵巢肿瘤8例,未能区分良恶性肿瘤7例,而MRI检查均准确定位和定性。CT和MRI均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具有较明确的诊断价值,但MRI准确性更高,定位和定性更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许祥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产妇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显著较少、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产后出血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妇产科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筱琴;徐万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

    选取本院40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收集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周80%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6个月95%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98.5%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风湿性心脏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情况较快,且恢复率高,患者满意度高。早期的预防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窦性心律人恢复,增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吕虹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研究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其就诊时间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伟福;陈晓武;郭婉薇;杨小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