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性惊厥患儿日后癫痫发生与其临床和脑电图特征的关系探讨

李玉霞;谢鹤;蔡燕杏;钱月梅

关键词:热性惊厥, 癫痫, 脑电图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日后癫痫发生与其临床和脑电图(EEG)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45例F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EEG特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日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45例FS患儿中, EEG结果显示正常患儿93例(64.13%);异常患儿52例(35.86%)。患儿出现EEG异常与年龄、FS家族史、发热温度、持续时间、FS类型以及24h内发作次数有关。EEG异常患儿日后发生癫痫39例,发生率为75%。此外EEG显示异常日后发生癫痫患儿中,15例额区放电日后发生癫痫14例(93.33%),19例枕区放电16例(84.21%)发生癫痫,13例Rolandic区放电8例(61.54%)发生癫痫,5例广泛性棘慢波者日后发生癫痫的有1例(20%)。结论 EEG检查异常的FS患儿中,中枕区和额区阵发性异常放电者更容易日后发生癫痫,在临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效果分析

    探讨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母儿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孕周使用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198例早产孕妇及出生的21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产前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并比较不同孕周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治疗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于34周的早产儿其Apgar评分明显高于相应孕周早产儿评分(P<0.05),各孕周早产儿出生体重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产妇的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两组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以促进胎肺成熟改善早产儿的肺功能,对34周前的早产儿尤其重要。

    作者:马新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肌腱附着点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及肌腱附着点炎患者57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结合中药大黄、雷公藤、青风藤、制川乌、芒硝、制乳香、透骨草、伸筋草、制没药等煎熬外敷;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针刀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3.1%(27例),对照组为71.4%(20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肌腱附着点炎疗效确切,迅速缓解病症痛苦,治疗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2hPG水平(6.25±1.03)mmol、FBG水平(4.09±1.24)mmol、HbA1c水平(6.00±1.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1.16)mmol、(5.67±1.35)mmol、HbA1(7.45±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胎儿窘迫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卢荔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辅助盲穿法腹横肌平面阻滞阑尾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选取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盲穿法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2、8、12及48h时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辅助的次数与例数;12h内,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组组患者(P<0.05),24~48h组间的分数差异性不大(P>0.05)。同时患者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的自我评分时,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在药物辅助方面,24h内对照组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腹腔镜盲穿法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术后12h内镇痛效果良好,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建;李健;王健;李解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瞻性记忆两种测量方法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探讨前瞻性记忆(PM)两种测量方法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差异。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非精神疾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任务前瞻性记忆实验室范式和中文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C-CAMPROMPT)量表对两者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种测量方法得分,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诊疗价值。治疗前,双重任务实验室范式和C-CAMPROMPT测量均显示: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重任务实验室范式测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CAMPROMPT测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前瞻性记忆损害评估中,实验室范式和C-CAMPROMPT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是C-CAMPROMPT灵敏性更高。

    作者:杨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热性惊厥患儿日后癫痫发生与其临床和脑电图特征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日后癫痫发生与其临床和脑电图(EEG)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45例F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EEG特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日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45例FS患儿中, EEG结果显示正常患儿93例(64.13%);异常患儿52例(35.86%)。患儿出现EEG异常与年龄、FS家族史、发热温度、持续时间、FS类型以及24h内发作次数有关。EEG异常患儿日后发生癫痫39例,发生率为75%。此外EEG显示异常日后发生癫痫患儿中,15例额区放电日后发生癫痫14例(93.33%),19例枕区放电16例(84.21%)发生癫痫,13例Rolandic区放电8例(61.54%)发生癫痫,5例广泛性棘慢波者日后发生癫痫的有1例(20%)。结论 EEG检查异常的FS患儿中,中枕区和额区阵发性异常放电者更容易日后发生癫痫,在临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玉霞;谢鹤;蔡燕杏;钱月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清开灵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指标变化情况。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组间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下降较常规组明显,P<0.05。采用清开灵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甲状腺炎具有突出临床效果,可缩短疗程,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宝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探讨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记录的40例手舟骨腰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折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通过随访7~24(平均14.3)个月,比较两组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数据。试验组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不论在新鲜骨折还是陈旧性骨折,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治疗手舟骨腰部陈旧性骨折的过程中,在对骨折端进行稳固内固定的同时,选用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可以获得与新鲜骨折相近的治疗效果,可减少骨不连、骨坏死的发生。

    作者:孔镜波;彭剑飞;钟振东;韩春梅;贾献磊;康国锋;李敬矿;王光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危重患者胃肠内置管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

    危重患者常常表现为体内能量代谢紊乱,往往合并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因此,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是改善危重患者疗效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肠内营养由于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能明显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率,因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文就危重患者胃肠内置管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心功能不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VEF、LVESD、LVEDD水平、6MWT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治疗后两组LVEF、LVESD、LVEDD、6MWT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LVESD、LVEDD、6MWT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钠能较好地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马国忠;周徐洲;黄宝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麻疹68例护理体会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小儿麻疹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临床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莲;张友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本院行择期胃肠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全麻常规诱导后,术中吸入2%~2.5%七氟烷维持麻醉,同时间段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舒芬太尼,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0.5h对照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2ml,观察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氯化钠溶液2ml,术前、术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进行评定,监测两组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7d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7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略低于对照组(17.07%),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冰;陈国喜;黄丽;何小云;姚少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住院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治疗组,正常成年人76例做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唑来膦酸治疗后30天,全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髋部骨密度有明显的升高(P<0.001),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瘦素有关。

    作者:唐久阳;胡益雄;吴元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莨菪碱、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组给予山莨菪碱,硫酸镁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浆粘度、尿蛋白定量、延长孕周、新生儿存活率。两组均较治疗前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大,在改善血浆粘度、尿蛋白定量、延长孕周、新生儿存活率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联合山莨菪碱、丹参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眉;刘彤;黄梅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IL-1、IL-10、TNF-α的影响及疗效研究

    探讨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其IL-1、IL-10、TNF-α的影响。选择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用碳酸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有效率,并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1、IL-10、TNF-α的变化。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IL-1、IL-10、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喹硫平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与碳酸锂接近,同碳酸锂一样能显著改善患者IL-1、IL-10、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建高;朱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归肺经中药性味、临床应用效果及药理作用构成情况探析

    探析归肺经中药的性味与临床效用及药理作用的构成情况。收集相关的文献信息,建构数据库,对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数据信息,共筛选130种归肺经中药,总结归纳归肺经中药与临床效用及药理作用的构成情况。从临床效用上看,大部分有祛痰、止咳、平喘及解表等效用,主治疾病为皮肤、肺脏、鼻、咽喉等;药理作用大多为祛痰、止咳、平喘、抗炎、抗菌剂抗肿瘤等。通常归肺经中药主要是寒凉药性,祛痰、止咳、平喘及解表等效用和祛痰、止咳、平喘、抗炎、抗菌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都可能和归肺经相关。

    作者:赵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三联疗法结合Bobath技术对步行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及肌力的干预研究

    随机抽取93例步行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按照1: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I组、对照II组;对照I组采取三联疗法(舒筋解痉方联合捏脊、针灸治疗)、对照II组采用Bobath技术、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Bobath技术,对三组患儿三维步态、表面肌电值加以对比分析。观察组步速、劣势侧跨步和优势侧跨步改善情况优于对照I组、对照II组(P<0.05);均方根值、肌电积分值、平均肌电值下降以及协同收缩率提高优于对照I组、对照II组,(P<0.05)。三联疗法结合Bobath技术在步行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肯定与推广应用。

    作者:李婉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观察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科门诊和神经内科病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100例,同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浮针结合中药湿热敷目标组、传统针刺加电针传统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传统组治疗总疗效为80.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为92.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目标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几乎不感疼痛,疗程短,无副作用,可有效治疗面神经麻痹,让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志英;顾红;陈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七氟醚预处理、后处理、复合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室间隔、房间隔缺损婴幼儿共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七氟醚预处理组、七氟醚后处理组和复合处理组,每组患儿16例,均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记录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复跳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结束(T2)、体外循环后1h(T3)、体外循环后6h(T4)时间点采集患儿动脉血,测定血浆cTnⅠ、Mb、CK-MB水平。预处理、后处理及复合处理组患儿复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4的Mb、CK-MB、cTnI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T0,T3、T4各处理组Mb、CK-MB、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七氟醚预处理、后处理及复合处理可发挥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但保护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阴道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经阴道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设为观察组。20例肌肉注射MTX后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流指数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的效果较好,其可有效防止大出血,疗效高,而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