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莫锡尚;杨柳青;梁孙英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全心功能指数(Tei指数)与CK-MB、BNP之间的相关性,寻找重症肺炎患儿早期心功能受损客观诊断指标。方法将98例重症肺炎并左室射血分数(EF值)正常患儿分为舒张功能减退组及正常组,两组分别抽取晨间空腹静脉血化验CK-MB,心脏超声测E/A、E’/E、Tei指数,再将舒张功能减退组分为轻、中、重三亚组,比较各组BNP、CK-MB及Tei指数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CK-MB、BNP与Tei指数三者的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儿CK-MB、BNP、Tei指数随舒张功能减退程度加重逐渐升高, CK-MB与BNP及Tei指数之间变化趋势均互呈明显正相关(r=0.786、r=0.824,r=0.872,P<0.05)。结论 Tei指数结合血浆BNP、CK-MB水平可能作为临床评估重症肺炎患儿早期心功能受损的一项方便、快捷、有临床价值的指标。
作者:叶永芝;钟活志;贺道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本院行择期胃肠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全麻常规诱导后,术中吸入2%~2.5%七氟烷维持麻醉,同时间段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舒芬太尼,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0.5h对照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2ml,观察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氯化钠溶液2ml,术前、术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进行评定,监测两组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7d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7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略低于对照组(17.07%),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冰;陈国喜;黄丽;何小云;姚少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Protaper镍钛器械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效果。选取收治的150例(共150个患牙)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75颗患牙),研究组采用机动Protaper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Densply手动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根管充填成功率、单根管预备的时间、远期疗效。研究组根管充填成功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9.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根管预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其中研究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研究组随访1年后的成功率为8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taper镍钛器械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的填充效果较佳,缩短治疗时间,且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海青;马成祥;宋东霞;张淑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142例冠心病病。将所有病患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1例。对所有病患进行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所有病患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依从性不良的现象,在进行相关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C的指标和对照组向比明显偏低,高密度脂蛋白-C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数LVEF和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内皮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观察组病患在治疗1个月之内出现了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2个月之后,病患的肝功正常,对照组病患有5例出现了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2个月之后病患肝功能正常,不良反应较少。和阿托伐他汀相比,利用瑞舒伐他汀对病患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肺癌的患者分成研究组70例,另外选取在同一时间所收治的肺部为良性病变的患者70例分成对照组,实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其血清CA153与CA125的水平。研究组在血清CA153、CA125的检测水平中异常率为48.58%和87.14%,比对照组在8.57%和18.57%高(P<0.05);CA153配合CA125的检查在正确指数和灵敏度上都比单独的CA153、CA125的检测要高(P<0.05);而鳞癌患者在血清CA125的水准上也比小细胞癌以及腺癌要高,并且腺癌的患者比小细胞癌要高些(P<0.05)。对肺癌实行肿瘤标志物CA153配合CA125,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克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资料15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156例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采取血液透析的方法和效果。结果1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症状全部得到显著改善,血压平稳,血钾与透析之前比较明显降低,其中除去2例患者室性早搏之外,剩余所有患者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异常现象均消失,5例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血清钾恢复正常,但心电图依旧表现为高尖T波,通过2次透析治疗之后高尖T波消失,3例意识丧失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2h之后意识慢慢恢复。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是快并且有效的治疗措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勇飞;汪洋畅;林少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机抽取93例步行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按照1: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I组、对照II组;对照I组采取三联疗法(舒筋解痉方联合捏脊、针灸治疗)、对照II组采用Bobath技术、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Bobath技术,对三组患儿三维步态、表面肌电值加以对比分析。观察组步速、劣势侧跨步和优势侧跨步改善情况优于对照I组、对照II组(P<0.05);均方根值、肌电积分值、平均肌电值下降以及协同收缩率提高优于对照I组、对照II组,(P<0.05)。三联疗法结合Bobath技术在步行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肯定与推广应用。
作者:李婉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2013年5月~2014年12月,鹤山市妇幼保健院参与HPV筛查适龄妇女6500名接受HPV感染筛查,并根据终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219例,根据宫颈细胞学分为宫颈上皮低度病变组(LSIL组,CIN1,43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组(HSIL组,CIN2、3,128例)以及浸润性宫颈癌组(ICC组,48例)。采用导流杂交法检测宫颈细胞HPV-DNA,同时对其进行基因型分型,比较各组的HPV感染情况以及基因型检出情况。HPV整体阳性检出率为4.25%。其中,阳性检出人群主要集于40~49岁(5.10%),其次为50~59岁(4.62%),30~39岁(4.34%)位居第三;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而呈现显著提高趋势(P<0.05);LSIL组的高危型HPV及总HPV感染率为51.16%、65.12%,显著低于HSIL组的79.69%、82.03%及ICC组的87.50%、91.67%(P<0.05),HSIL组与IC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基因型多为高危型,且随着病变的加重,优势亚型以HPV-16或HPV-18为主,其与宫颈病变的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钟丽群;李凤葵;陆丽屏;徐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联合奈达铂75mg/m2”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病理学改变及不良反应。通过新辅助化疗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至少达85.7%(36/42),疗效评价CR达26.2%(11/42),CR+PR达76.2%(32/42),CR+PR+SD达95.2%(40/42),术后病理及分期、肿瘤细胞G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未对往后的治疗产生影响。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控制肿瘤病灶的发展、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降低肿瘤的转移率,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雷叶青;李海涛;许金凤;陈桂宝;王海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将85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在CO2清除去肉眼可见疣体后,按患者意愿分为3组,A组28例肌肉注射干扰素注射液,B组25例以中药复方蛇百洗液外洗治疗,C组32例采用肌肉注射干扰素注射液和中药复方蛇百洗液外洗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C组复发率(9.4%)明显低于A组(28.6%)及B组(32%)。A组治愈19例,占28.6%;乙组治愈17例,占68%,C组治愈29例,占90.6%。C组复发率及治愈率与A、B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治疗,蛇百洗液外洗联合干扰素治疗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或单纯肌肉注射干扰素,中药蛇百洗液外洗与肌肉注射α-2b干扰素疗效相当。
作者:谭锦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研究缬沙坦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共4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观察组(常规+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及随访结果差异性。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均处于偏高状态,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改善更为明显(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几率更低(P<0.05)。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可达到明显血压控制效果,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吉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前瞻性记忆(PM)两种测量方法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差异。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非精神疾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任务前瞻性记忆实验室范式和中文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C-CAMPROMPT)量表对两者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种测量方法得分,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诊疗价值。治疗前,双重任务实验室范式和C-CAMPROMPT测量均显示: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重任务实验室范式测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CAMPROMPT测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前瞻性记忆损害评估中,实验室范式和C-CAMPROMPT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是C-CAMPROMPT灵敏性更高。
作者:杨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研究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根据自愿入组、随机分组原则,将186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在出院时进行简单教育及指导,观察组制定个性化家庭跟进式护理计划,出院后跟进式护理3个月,出院时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测评,3个月跟进式护理结束后再次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并用抑郁症自测(EPDS)量表测评产后抑郁(PPD)发生情况。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个月测评时,观察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八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跟进式护理3个月后PPD发生率为5.38%,对照组为15.05%,观察组PP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4.2164,P<0.05)。跟进式护理模式可从生理、心理、新生儿养育多方面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初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对预防PPD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孙舒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本院40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收集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周80%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6个月95%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98.5%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风湿性心脏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情况较快,且恢复率高,患者满意度高。早期的预防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窦性心律人恢复,增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吕虹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DL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陈婉琼;陈容梅;欧阳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究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将164例胆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经开腹手术治疗,再比较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出院时间,且镇痛泵应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赵俊立;马伟琳;宋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住院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治疗组,正常成年人76例做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唑来膦酸治疗后30天,全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髋部骨密度有明显的升高(P<0.001),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瘦素有关。
作者:唐久阳;胡益雄;吴元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限制性补液方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0%)显著低于对照组(3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4.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3.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传统的常规补液方式,限制性补液法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杰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急诊肝脏手术患者体温干预护理方法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选择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体温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手术室温度及湿度,干预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围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干预后观察组温度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湿度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凝血功能中PT、APTT和TT均基本正常,且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寒颤、血小板减少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做好围术期体温护理,预防和避免低体温的发生,能显著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廖小谊;范洁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全麻行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3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行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经皮穴位电刺激,两组术中同时采用七氟醚实行控制性降压。对比两组降压前、降压中、降压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降压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降压中及降压后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压中及降压后阻力指数(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降压中及降压后搏动指数(PI)无明显差别(P>0.05);与降压前相比较,观察组降压中及降压后HR、SpO2、Vp、Vd、Vm、RI均无明显差别(P>0.05),而对照组则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全麻行七氟醚控制性降压能有效维持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唐智;林兰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