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翠娟;罗桃英
随机将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片,观察组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两组患者CIMT和Hcy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CIMT和Hcy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依那普利片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获得明显疗效,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黄焯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阐明C肽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程度、持续时间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早期临床防治,探讨两者之间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的在本院新生儿300例,纳入研究患儿均诊断为低血糖,检测患儿的低血糖持续时间、C肽水平等实验室指标,对C肽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值之间的相关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血糖的表达值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儿母亲合并有妊娠糖尿病、母亲合并有妊娠高血压与低血糖的表达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表达值的高低与临床实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新生儿低血糖与C肽具有相关性,调整之后风险OR=5.05,95%CI为1.14-23.45,P=0.02。结论新生儿低血糖与C肽的水平具有相关性,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C肽呈正相关性。
作者:黄佩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将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联合组(33例)和常规组(30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联合组治疗后血气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93.9%)高于常规组(7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提高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明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其IL-1、IL-10、TNF-α的影响。选择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用碳酸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有效率,并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1、IL-10、TNF-α的变化。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IL-1、IL-10、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喹硫平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与碳酸锂接近,同碳酸锂一样能显著改善患者IL-1、IL-10、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建高;朱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观察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对标本采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影响。记录所有不合格的标本及原因,并做统计学分析,同时对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对样品采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7~12月份样品不合格率同1~6月相比明显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月每项检验类型的不合格率都低于1~6月的,也间接说明标准操作程序的优势,其总的不合格率仅为0.23%;对护理人员护理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7~12月患者不满意度同1~6月相比,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月满意度高达85%以上,充分表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的满意度在上升。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对标本采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影响较大,故应临床上加强注意标准化操作程序。
作者:梁巧玲;李敏姣;朱惠君;张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组给予山莨菪碱,硫酸镁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浆粘度、尿蛋白定量、延长孕周、新生儿存活率。两组均较治疗前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大,在改善血浆粘度、尿蛋白定量、延长孕周、新生儿存活率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联合山莨菪碱、丹参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眉;刘彤;黄梅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室间隔、房间隔缺损婴幼儿共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七氟醚预处理组、七氟醚后处理组和复合处理组,每组患儿16例,均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记录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复跳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结束(T2)、体外循环后1h(T3)、体外循环后6h(T4)时间点采集患儿动脉血,测定血浆cTnⅠ、Mb、CK-MB水平。预处理、后处理及复合处理组患儿复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4的Mb、CK-MB、cTnI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T0,T3、T4各处理组Mb、CK-MB、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七氟醚预处理、后处理及复合处理可发挥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但保护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析光灸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100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光灸治疗进行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大腿围、胸围、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光灸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极为理想。
作者:唐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干预组SAS、SDS评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术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罗惠明;彭喜枝;张丽特;王庆;杨小甜;吴霭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查结果及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7例血糖正常人为对照组。采取全部患者的血清,分别测试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观察组在TC、TG以及LDL方面的测试,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HDL方面的测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明显比正常人的高,其中TG、TC、LDL也随之明显提高,表明血脂检验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曾庆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对比分析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择取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62例(184眼),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1例(92眼)。对照组行羊膜移植治疗措施,试验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组复发率为2.1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对照组分别为16.30%、17.39%;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施以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避免病情再次复发,临床应用价值非常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沈华墨;李仁芳;黄芬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OAC)并骨盆骨折患者,随机抽取40例患者给予停用口服抗凝药+巴曲酶+维生素K治疗,为试验组;其余40例仅给予停用口服抗凝药为对照组。在给予两组积极输血补液抗休克基础上,进而进行比较两组间相关实验参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7d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对照组;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微循环的乳酸、休克指数较低、以及血红蛋白较高,输血频次及血浆量较少,OAC合并骨盆骨折后抢救成功率较高。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AC伴骨盆骨折患者通过科学合理止血治疗,凝血功能及各实验参数指标变化显著,临床疗效确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祝茂盛;石敦义;王鹏;余锋;孔林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选取急诊科收治的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183例,根据有无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分为试验组(n=103)和对照组(n=8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88.35%,对照组为7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大出血启动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远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将9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饮食禁忌、生活习惯和充分休息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苯溴马隆片50mg口服,1次/日,痛风定胶囊4粒口服,3次/日。对照组单纯采用苯溴马隆片50mg口服,1次/日,两组患者共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BUA等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发现,治疗组Scr、BUN及BUA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r和BUA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UN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Scr、BUN及BUA等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为7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溴马隆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可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朱戊冲;陈文亮;蔡浩;强苏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钻孔组(55例)和锥孔组(55例),分别采用传统钻孔术与微创锥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腔内积液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钻孔组和锥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40/55),90.91%(50/55);锥孔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钻孔组(P<0.05);锥孔组患者术后腔内积液量显著优于钻孔组、术前(P<0.05);锥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钻孔组(P<0.05)。相较于传统钻孔术,微创锥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梁武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静脉护理干预应用于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长期输液中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行长期输液治疗且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护理干预应用于凝血功能不良的老年长期输液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蓉;李宝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颅咽管瘤术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长指标。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身高、身高SDS、GV、IGF-1、骨龄、生长速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原发疾病的病情稳定,复查MRI均未无新发肿瘤及复发迹象,无糖代谢改变、特发性良性颅内压升高、股骨头滑脱等并发症,无第二性征发育进展表现,5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颅咽管瘤患者在准确评估的前提下,合理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共抽取广东省惠州市4个居委会和4个村2400户人家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家庭一般情况调查和精神量表调查,根据精神量表的调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对不同组内研究对象进行个体诊断检查,比较精神障碍不同程度的调查对象抑郁症的患病率、就诊率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结果显示精神障碍高危组435例,精神障碍中危组664例,精神障碍低危组1301例;精神障碍高危组人员中抑郁症现患率和就诊率均高,中危组其次,低危组少;经调查,女性、年龄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住在乡下、家庭收入较少、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得抑郁症的几率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在生活中应多加注意,而女性、年龄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住在乡下、家庭收入较少、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因此应着重注意该类人员的抑郁症预防。
作者:欧秋明;邓思灵;翟伟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实施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8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预后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发现乳腺肿物在我院就诊的患者192例。将99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恶性组,93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分为良性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CA15-3、CA125以及CEA的检测,对比三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以及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恶性组的CA15-3、CA125、CEA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6.77%,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CA15-3、CA125和CEA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且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阳性率,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