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
选择健康雌性 SD 大鼠40只,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制备碱烧伤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mL 球结膜下注射,观察组给予5.0mg 枫香树提取物球结膜下注射。各组分别于术后第4天、8天、14天,麻醉后处死大鼠,取角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VEGF 蛋白及 mRNA 水平的表达、CNV 面积分析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 CNV 面积明显降低,且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碱烧伤后8d 左右生长速度达到高峰,之后生长缓慢,至2周时部分 CNV 停滞生长。碱烧伤后各时间点观察组 VEGF mRNA 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相同时间点角膜基质层内 CNV 数目较少、管径较细、分布稀疏、显微排列较整齐、炎性细胞浸润较少。探讨枫香树叶提取物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效果较好,且抑制 VEGF mRNA 的转录进而抑制 VEGF 的表达可能是枫香树叶提取物抑制 CNV生长的机制之一。
作者:罗平;周光华;孙青青;邓小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择急性创伤性患者120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组(试验组)60例和地佐辛注射液组(对照组)60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来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止痛效果进行比较;对用药后15min、30min、1h、2h、3h、4h 的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评价给药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用药后15min、30min、1h、2h、3h、4h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疼痛开始缓解平均时间为(15.0±10.0)min 与(30.0±10.0)min;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组患者给药前后的生命体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用于急性创伤性骨折,镇痛效果明确,安全可靠,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霍延伟;隋小强;唐映利;李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老年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结果观察组碎石成功率、术后1个月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应用于老年人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世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肝衰竭患者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焦虑状态、焦虑诱发原因及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69例 SAS 评分超过50分,焦虑发生率为76.67%。对患者焦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家庭经济负担、医疗人员治疗经验和预后效果是引发患者焦虑的3个主要原因;90例患者平均 SAS 评分为(54.25±10.17)分,年龄、学历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影响患者焦虑状态严重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肝衰竭患者血浆滤过透析过程中多存在焦虑状态,家庭经济负担、医疗人员治疗经验和预后效果是引发患者焦虑的3个主要原因,年龄、学历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影响患者焦虑状态严重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苑莉;林晓岚;陈菲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的胃肠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140例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照组采用七氟醚,用于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指标,包括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观察两组胃张力及血清指标变化,包括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黏膜酸碱度(PHi),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结果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指标中,观察组术后,MAP、HR、PaCO2、PetCO2等指标上升,分别为(87.7±6.6)mmHg,(81.1±7.1)次/min,(4.87±0.14)kPa,(4.52±0.13)kPa,较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胃张力及血清指标中,观察组术后 PgCO2、I-FABP 明显上升,PHi 下降,分别为(5.61±0.47)kPa、(143.21±34.5)μg/L、(7.26±0.02),较组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的胃肠保护中,相对于七氟醚更能减弱胃肠道缺血,对胃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更具有优势。
作者:陈永亮;刘晖;黄风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抽选2014年6月~2015年7月就诊于本院呼吸内科的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8例,随机法分为联合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和灌洗吸痰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动脉顺应性(Cdyn)、呼吸做功(WOB)及 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前降钙素(PCT)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96%与对照组85.71%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 PIP、Raw、WOB 水平低于对照组[(17.53±2.12)cm H2O、(8.07±0.61)cm H2O/(L×S)、(0.33±0.04)J/LVS(27.48±5.06)cm H2O、(12.83±0.87)cm H2O/(L×S)、(0.56±0.07)J/L], Cdyn 水平高于对照组[(35.18±5.69)ml/cm H2O VS(28.33±3.04)ml/cm 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CRP、IL-6及 PCT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有效清除患者气道分泌物,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佳。
作者:黄岸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将60例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各30例。A 组行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口联合置管术(鼻内镜组)治疗,B 组行传统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传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 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与 B 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口联合置管术具有手术简便、出血少,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效果与传统手术接近,值得推广。
作者:刘浇艺;岑志敏;苏定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磁共振检查(MRI)对胆胰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比较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采用 MRI 诊断及 ERCP 诊治的200例胆胰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率、疾病种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纯 ERCP 诊断病例42例,治疗性ERCP158例,包括胆总管结石78例(49.4%),恶性胆道梗阻32例(20.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28例(17.7%),化脓性胆管炎20例(12.7%)。全组 ERCP 诊断率为91.5%,高于 MRI 诊断率的70.0%(P<0.05)。结论ERCP 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适合胆总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作者:魏方军;云永兴;郑广平;陆普选;王立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 ICU 机械通气的180例肺部感染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9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气道检查、吸痰,以37℃生理盐水冲洗分泌物较粘稠的部位,使脓性分泌物同生理盐水一起吸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和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常规吸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动脉血气变化以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灌洗后 PaO2、PaCO2、SaO2均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感染控制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和吸痰创伤小、清理干净彻底,能有效降低感染率、缩短机械通气和 ICU 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血气,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培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将9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在第4周和第8周的临床疗效。结果第4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第8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知信行理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护理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护理满意度可见,观察组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知信行理论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帮助患者促进健康的信念及行为,促进护患关系。
作者:包德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探讨使用新的跌倒风险评估分层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病人跌倒的影响。应用自行设计的跌倒风险评估表,对心内科一区(对照组)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标准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对心内科二区(试验组)患者采用 Morse 跌倒评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跌倒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住院人数26240人,发生跌倒4例(0.1524‰);对照组住院人数26260,发生跌倒12例(0.45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新的跌倒风险评估方法后护士能及时有效识别高危跌倒患者,标准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跌倒发生率。
作者:王利华;叶慧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研究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对象乳腺癌38例,经单盲法分组。19例检查采用超声,进入对照组;其余19例检查采用钼靶 X 线,进入研究组。对比结果。结果研究组准确率高,误诊率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钼靶 X 线诊断乳腺癌价值大,准确率较高,可推广。
作者:李家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对开腹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胃癌切除术的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胃癌切除术,术后对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1%、21.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第一及第二站淋巴结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属微创手术,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铠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经手术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30例,两组在年龄、经期时间、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A 组在月经来潮第1d 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空腹服用,1次/d,连续治疗6个月,用药期间定期来院复诊。B组在月经中期第14d 开始口服米非司酮6.25mg,空腹服用,1次/d,连续服药4d,治疗6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定期来院复诊。经过6个周期的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A 组的显效率高于 B 组,A 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 B 组,两组间的显效和无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B 组,两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成本相对较低,且临床效果明显,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陆贯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干预前后遵医率、生活质量(QOL)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控制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运动疗法、血糖监测、按时检查、并发症观察等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总体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心理健康(MH)等 QOL 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遵医率及血糖控制良好率。
作者:汪字红;熊艳;陈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于本院实施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患者共计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中患者套扎术成功率100%,对照组为63.9%,护理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并发症发生1例(咳嗽),对照组发生9例(咳嗽2例,出血5例,躁动以及神志不清2例),护理组在并发症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满意例数31例,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例数11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80.6%。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适当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反生情况,增强患者生存舒适度。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谢琴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11月诊治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采用持续小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选择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0.96%,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上看,观察组出现了5例,对照组出现了14例并发症,观察组的治疗安全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小剂量盐酸氨溴索在治疗老年重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发挥了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张艳丽;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卡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变化、大呼气峰流值变化及复发情况等。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其咳嗽的频度均减轻,但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情况、PEF 指标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28.6%,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丙卡氟替卡松治疗,大大缓解了患儿的不适症状,提高了患儿大呼气峰流值水平,减少了临床复发率,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5例,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胃肠间质瘤患者35例中包括胃部发病者18例,约占51.43%,小肠发病者10例,约占28.57%,结直肠发病者3例,约占8.57%,其他部位发病者4例,约占11.43%;CD34阳性检出者约为25例,阳性率约为71.43%,CD117阳性检出者35例,阳性率为100%;35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随访率82.86%(29/35),随访时间2.5~25(15.415.78)个月;术后复发且病灶发生转移者2例,约占8.57%,死亡1例,约占2.86%。病理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应用手段,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确诊中起到了关键的标记物作用,应用手术方法将瘤体完整清楚已经成为临床首选治疗措施。
作者:丘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