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诺前列酮(普贝生)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孙彩萍;李筱梅

关键词:普贝生(地诺前列酮), 羊水偏少, 宫颈成熟, 足月妊娠
摘要:研究羊水偏少足月妊娠运用普贝生(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收治的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1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身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滴引产,观察组运用欣普贝生引产,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总产程和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普贝生治疗,能够提高宫颈成熟度,使产程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相关影响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的63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收的63例正常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分布情况、妊娠相关危险因素、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引产流产史、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阴道炎宫颈炎史、性生活分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位异常、瘢痕子宫、双胎和多胎妊娠、巨大儿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顺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及时分析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主要危险因素,并且结合产妇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苏秀梅;李林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吸烟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

    选择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既往及目前的吸烟状况分为不吸烟组99例、已戒烟组78例及仍在吸烟组45例。比较三组的随访结果,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再发导致的住院情况。仍在吸烟组平均年龄低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非致死性MI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及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再发心绞痛率、全因性死亡率、心因性死亡率、因心脏病而住院率及MACE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后仍然吸烟是导致患者非致死性MI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MI发生率。

    作者:李党明;孟祥兰;王崇显;侯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瘢痕子宫切口妊娠介入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瘢痕子宫切口妊娠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加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血β-HCG 降至正常的时间、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对于治疗切口妊娠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酸氟替卡松对过敏性鼻炎治疗的疗效体会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酮替芬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取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两种手术方案治疗难治性脑积水临床比较

    随机抽取收治的难治性脑积水患者5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神经内镜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并对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观察组成功率为73.8%,对照组为8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肺动脉高压、静脉血栓、感染、分流管心房端移位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治疗难治性脑积水的疗效与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并无较大差异,成功率较为相似,但神经内镜疗法无并发症出现,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彭伟;仁民;裔德超;邓义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肾康注射液对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4例ARF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联合SKI方案,就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钾、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钾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以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75.68%(28/37),而观察组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则是94.59%(35/37),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2.7%(1/3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是2.7%(1/3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ARF患者在常规治疗原则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指标,同时用药安全可靠,无不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ARF的一种急救药物。

    作者:林志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持续泵入给药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治理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历序号分为两组,并按分组予以治疗;观察组病历为单号者96例,予以持续泵入给药;对照组病历为双号者92例,予以常规静脉滴注给药。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就疗效、安全性、治疗依从性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78.3%,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P<0.05),即观察组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4.8%,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持续泵入给药方式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率高等优势,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秦鸿;张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及其转归的临床研究

    选择早产儿227例,给予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发病因素,对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病变转归情况。在227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阳性18例,检出率为7.9%,均为双眼发病。分析发病因素可知,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史、机械辅助呼吸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在18例视网膜病变患儿中,自然消退14例,转至上级医院治疗4例。经过单因素分析可知,与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的相关因素包含胎龄、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住院时间、吸氧时间>10d。通过对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及自然消退影响因素的分析,促使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早产儿视力正常发育。

    作者:卢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深析

    对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展开探讨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院存在先兆早产征象的96例孕产妇,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对其早产预测价值展开观察研究。对所有患者开展宫颈长度检测,以宫颈长度≤3cm为异常,早产率97.5%;相较于宫颈长度>3cm患者早产率3.6%显著更高(P<0.05);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在7d内、8~14d、15d~37周内分娩的敏感性都是100.0%,特异性分别是92.8%、100.0%及100.0%。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对早产有着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且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具备临床推广借鉴意义。

    作者:蔡敏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两种方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和一次性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8月诊治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68例,其中34例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小夹板组),34例采用C型臂X光机透视一次性复位、支架外固定(支架组),并于复位后当天、6w和12w行X线检查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复位后当天小夹板组和支架组在放射学评分上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w、复位后12w,支架组在放射学评分上均优于小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w、复位后12w疗效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组在疗效评分方面均优于支架组。结论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好的腕指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熹;王鸿洲;纪木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病房23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观察组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M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2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年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可发现颈动脉内径厚度变化,能清晰的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并且发现年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伴有这些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行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严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总胆汁酸(TBA)与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对这两组研究对象的TBA与TC水平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TB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在观察组多种肝病患者中,急性肝病患者的TBA水平要明显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在TC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则发生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的急性患者要明显低于慢性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病患者展开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可将其肝损伤的进展情况充分反映出来,通过联合检测这两项指标,可极大程度上促进肝硬化诊断灵敏性及确诊率的提高,在肝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国平;莫敏如;张蕾;叶艳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两种不同嵌体材料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嵌体材料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将75例(90颗牙)需要进行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和纯钛嵌体修复,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半年、1年后进行复诊,通过对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完整性、继发龋、牙龈健康情况、邻接关系等五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观察组颜色匹配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嵌体和纯钛嵌体在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中临床效果均较显著,但从修复效果及整体美观性上来讲,复合树脂嵌体更佳。

    作者:刘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疗效。两组手术时间、总住院天数、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的碎石成功率是100.0%,结石排尽率是100.0%,对照组的碎石成功率是70.0%,结石排尽率是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中,经皮肾镜取石术能够有效地优化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胡列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56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应用体会

    纳入2013年8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56例患者的穿刺活检诊断结果和穿刺并发症情况。本组56例患者的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恶性病灶35例(62.5%),良性病灶17例(30.4%),未明确病灶4例(7.1%),与穿刺后治疗随访结果的37例、15例、4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共16例(28.5%)患者发生穿刺并发症,其中包括出血10例,气胸6例,给予干预治疗后均明显好转。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准确性高,并发症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选择收治的6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改善与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F改善效果比对照组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改善肺功能,具实用价值。

    作者:朱广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温馨提示卡对膀胱癌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

    选取本科室14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试验组护士在患者出院时除常规进行宣教交代何时回院行膀胱灌注治疗的同时,发放一张温馨提示卡,对照组护士仅常规进行宣教交代何时回院行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馨提示卡可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遵医行为。

    作者:卢海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CA125与上皮性卵巢癌及输卵管癌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

    选取收治的90例上皮性卵巢癌及输卵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上皮性卵巢癌64例,输卵管癌26例,在化疗前后分别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根据患者血清CA125下降程度分组,观察各组患者的化疗疗效情况。结果化疗后,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A~D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95.8%,84.4%,68.2%,50.0%。四组近期治疗有效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血清CA125下降幅度的升高,化疗有效率显著提高。 A~D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91.7%,81.3%,63.6%,41.7%;A~D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9.4%,40.9%,25.0%。四组3、5年生存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血清CA125下降幅度的升高,3、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总体来看,血清CA125水平低的患者,其化疗疗效较好。

    作者:杨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技术在老年患者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技术在老年病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40例足部手术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术,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及感受观察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为10.56±2.54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50±2.1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次数为1.2±0.6,明显少于对照组的穿刺次数4.1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术在老年病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中更具有应用的价值,穿刺次数少,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更短,阻滞效果更好。

    作者:陈卫;顾文义;濮建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将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可减少并发症,缩短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