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严涵

关键词: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病房23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观察组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M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2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年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可发现颈动脉内径厚度变化,能清晰的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并且发现年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伴有这些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行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干预治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泵入给药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治理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历序号分为两组,并按分组予以治疗;观察组病历为单号者96例,予以持续泵入给药;对照组病历为双号者92例,予以常规静脉滴注给药。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就疗效、安全性、治疗依从性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78.3%,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P<0.05),即观察组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4.8%,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持续泵入给药方式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率高等优势,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秦鸿;张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120例临床治疗观察

    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组后甲组患者60例主要使用循环驱动仪配合中药桔术四物汤进行治疗,乙组患者60例主要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七叶皂昔钠配合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且甲组患者患肢完全消退时间明显早于乙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驱动仪配合中药桔术四物汤的治疗方式对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还能改善膝关节的灵活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节镜辅助下与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Rasmussen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行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切开复位,该方法临床效果更好,能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姚柯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研究

    选取86例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治疗后就疗效及并发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优于对照组85.7%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疗效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略高于对照组19.0%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是瘢痕妊娠治疗安全有效的疗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飔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右旋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效果

    分析右旋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俯卧位经皮肾经碎石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行肾镜碎石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4个小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两点麻醉,B组在A基础上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同时持续泵注生理盐水;C组在A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再进行持续泵注麻醉;D组在A的基础上静脉输注咪达唑仑且持续泵注右旋美托咪定。对比4组各项生命体征的指标情况、术后镇静状况等。 B组心率减慢等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B组、D组术后镇静状态明显优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使用硬要联合麻醉下俯卧位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能够显著提升治疗耐受性、改善镇静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段峰;郑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深析

    对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展开探讨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院存在先兆早产征象的96例孕产妇,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对其早产预测价值展开观察研究。对所有患者开展宫颈长度检测,以宫颈长度≤3cm为异常,早产率97.5%;相较于宫颈长度>3cm患者早产率3.6%显著更高(P<0.05);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在7d内、8~14d、15d~37周内分娩的敏感性都是100.0%,特异性分别是92.8%、100.0%及100.0%。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对早产有着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且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具备临床推广借鉴意义。

    作者:蔡敏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与处理方法临床研究

    针对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结果(1)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49例)、胎盘缘由(27例)、凝血性功能障碍(11例)、软产道损伤(7例)及其他因素(4例),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及妊娠合并症等。(2)由于产后出血原因较多,一般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药物注射、宫腔内纱布填塞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输血等能有效地止血。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许多种,若在临床中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几率。对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立即采取针对性治疗,能够达到止血的效果。

    作者:陈凤英;郑双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

    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研究选取的122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分别予以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并就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创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术中数据,安全性及依从性等进行组间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长度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和2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治疗中腹腔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依从性好等优势,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江长安;杜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选择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降糖、厄贝沙坦降压、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3g,3次/d 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6.19%,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w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 血糖、肾功能指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可调节血糖、血脂代谢,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张冬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纳入我院2009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患者75例。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收集调查,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75例患者中室间隔穿孔患者53例,室间隔穿孔发生率6.9‰,其中室间隔近心尖部穿孔患者34例,室间隔中下1/3段穿孔者19例。心脏破裂者22例,心脏破裂发生率2.9‰。心脏破裂及室间隔穿孔患者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将上述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水平等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女性、高血压史、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偏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出现心脏破裂的危险,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

    作者:李景隆;李军;吕明芳;李美瑜;薛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护骨素蛋白含量与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效应

    目的:探讨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护骨素蛋白含量与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新生清洁级健康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颅骨成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使用含不同浓度甲状旁腺激素的培养液进行连续培养,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法对不同时间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及护骨素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所有组别的成骨细胞吸光度值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同一时间点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医院(P<0.05)。培养液中甲状旁腺激素的浓度为10-8mol/L条件下,各时点的吸光度高。观察各组成骨细胞中护骨素的表达情况,可见,其与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无显著相关性,但空白对照组中护骨素与actin信号比显著高于其他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促进护骨素蛋白分泌水平下调。

    作者:李永頔;唐正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筛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冠脉钙化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及远期临床疗效。86例患者无医源性死亡、致残等结局发生,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可知,8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肌钙蛋白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内随访结果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在此血运重建的发生。冠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钙化病变疗效确切,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远期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林常;李存仁;刘丽媚;李雪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及其转归的临床研究

    选择早产儿227例,给予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发病因素,对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病变转归情况。在227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阳性18例,检出率为7.9%,均为双眼发病。分析发病因素可知,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史、机械辅助呼吸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在18例视网膜病变患儿中,自然消退14例,转至上级医院治疗4例。经过单因素分析可知,与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的相关因素包含胎龄、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住院时间、吸氧时间>10d。通过对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及自然消退影响因素的分析,促使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早产儿视力正常发育。

    作者:卢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前白蛋白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前白蛋白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7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日本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旋转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采用参照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估研究组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244.21±24.1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281.69±27.51mg/L);另外研究组中非进展性脑梗死血清前白蛋白(251.23±22.14mg/L、BI77.84±15.23分)均高于进展性(224.23±20.14mg/L、52.36±19.58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紧密相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增高可能是患者发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炜;李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温馨提示卡对膀胱癌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

    选取本科室14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试验组护士在患者出院时除常规进行宣教交代何时回院行膀胱灌注治疗的同时,发放一张温馨提示卡,对照组护士仅常规进行宣教交代何时回院行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馨提示卡可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遵医行为。

    作者:卢海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自护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及呼吸训练完成度的影响

    抽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护理论护理。观察两组ESCA量表自我护理能力评价得分及呼吸训练完成人数和优良率。观察组ESCA量表评价自我护理能力得分(142.3±3.5)分、呼吸训练完成度优良率(92%,55)分别相较对照组的(119.4±4.5)分、(75%,45)显著较高,观察组护理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呼吸训练完成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护理论能有效提高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帮助完成呼吸训练,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徐宝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戊酸钠片对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预防效果

    观察丙戊酸钠片预防小儿复杂热性惊厥(CFS)的效果和安全性。收治的36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片预防CFS发作,比较分析两组总有效率。随访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4%,对照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片对复杂性热性惊厥CFS的预防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尿激酶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78例RA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观察组给予尿激酶与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与三七皂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1.8%(2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1%(9/39)(P<0.01),且观察组有效率为94.9%(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28/39)(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尿激酶与神经节苷脂联合用于RAO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瑞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吸烟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

    选择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既往及目前的吸烟状况分为不吸烟组99例、已戒烟组78例及仍在吸烟组45例。比较三组的随访结果,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再发导致的住院情况。仍在吸烟组平均年龄低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非致死性MI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及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再发心绞痛率、全因性死亡率、心因性死亡率、因心脏病而住院率及MACE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后仍然吸烟是导致患者非致死性MI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MI发生率。

    作者:李党明;孟祥兰;王崇显;侯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选取治疗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开腹手术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以腹腔镜手术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优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腹手术治疗。但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以保障手术治疗的成功性及安全性。

    作者:汪莉;杨兆林;陈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