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明
选取41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分成两个研究组,观察组21例,采用奥施康定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20例,按常规予以药物治疗。治疗后就疗效、安全性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55.0%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奥施康定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许牧;廖云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纳入90例收治的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神经功能等,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总结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一般资料情况发现,患者预后情况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有关(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均为影响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超高龄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下降、感觉障碍等,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作者:沈慧;龚洁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机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4h内,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5.6±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2.7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4例ARF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联合SKI方案,就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钾、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钾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以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75.68%(28/37),而观察组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则是94.59%(35/37),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2.7%(1/3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是2.7%(1/3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ARF患者在常规治疗原则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指标,同时用药安全可靠,无不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ARF的一种急救药物。
作者:林志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宫外孕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围术期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5.15±1.53)h,住院时间为(7.37±1.82)d,术中出血量为(1068.00±356.00)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7.25±1.49)h,住院时间为(11.06±3.53)d,术中出血量为(1432.00±412.00)ml;两组之间上述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外孕急诊患者的救治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作者:黄铭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值、焦虑值、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在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昌花;陈文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在ICU患者中分布的是否相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23例、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12例的痰液培养标本的结果,统计各病原菌株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非VAP组中,共检出病原菌120株,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53.33%、革兰阳性菌33.33%、真菌13.34%;在VAP组中,共检出病原菌134株,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52.99%、革兰阳性菌18.66%、真菌28.36%。鲍氏不动杆菌在VAP组的检出率高于非VAP组(P<0.01),革兰阳性菌在VAP组的检出率低于非VAP组(P<0.01),真菌在VAP组的检出率低于非VAP组(P<0.01)。结论 VAP患者与非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并不完全相同,G-菌同是二者的主要致病菌,而G+在VAP组的检出率低于非VAP组,真菌的检出率高于VAP组。
作者:崔建伟;张文敏;赵炳朕;马灵芝;邱凯;于海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探讨分析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1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状况。研究组临床疗效(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高敏促甲状腺素指数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将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作为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此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综合近年来中医对失眠的治疗研究现状,突出了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及独特优势。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更加有效的治疗方药及思路。
作者:解玉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曲美他嗪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及脑钠肤(BN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林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研究选取的122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分别予以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并就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创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术中数据,安全性及依从性等进行组间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长度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和2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治疗中腹腔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依从性好等优势,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江长安;杜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组后甲组患者60例主要使用循环驱动仪配合中药桔术四物汤进行治疗,乙组患者60例主要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七叶皂昔钠配合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且甲组患者患肢完全消退时间明显早于乙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驱动仪配合中药桔术四物汤的治疗方式对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还能改善膝关节的灵活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纳入2013年8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56例患者的穿刺活检诊断结果和穿刺并发症情况。本组56例患者的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恶性病灶35例(62.5%),良性病灶17例(30.4%),未明确病灶4例(7.1%),与穿刺后治疗随访结果的37例、15例、4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共16例(28.5%)患者发生穿刺并发症,其中包括出血10例,气胸6例,给予干预治疗后均明显好转。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准确性高,并发症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研究羊水偏少足月妊娠运用普贝生(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收治的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1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身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滴引产,观察组运用欣普贝生引产,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总产程和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普贝生治疗,能够提高宫颈成熟度,使产程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孙彩萍;李筱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采集525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做定量尿培养并同时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和细菌的计数值,并进行比对,观察其符合率和分析不符合项目的原因。345例尿培养阴性结果与分析仪两项指标的符合率是77.4%,白细胞和细菌计数的假阳性为22.6%和7.0%;180例尿培养阳性结果与分析仪两项指标的符合率是78.3%,白细胞和细菌计数的假阴性为10.0%和11.7%。经尿培养结果验证尿沉渣分析仪可作为疑似尿路感染的初筛项目,因出现假阳性结果,故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医院的白细胞和细菌计数的参考范围。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4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研究对象按治疗期间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明确护理方式,并签字确认),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临床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状况,研究组(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7.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状况,研究组(98.39%)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对心内科患者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作用,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可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发生医患纠纷的可能性,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蒋淑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间歇导尿,对照组进行常规持续导尿。观察组2个月内自主排尿患者的比率为4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2%;观察组出院需长期导尿(19.6%)及尿道感染(15.2%)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5);观察组症状泌尿系感染率为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22,P<0.05)。在对脊髓损伤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间歇导尿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排尿功能、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钊;吕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低危初产妇,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根据分娩结局分为未行会阴侧切组(A组)和会阴侧切组(B组),对照组为常规侧切组(C组),比较三组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会阴伤口疼痛及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等指标。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排便困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会阴伤口疼痛、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和分娩不管会阴侧切与否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会阴侧切可能引起会阴伤口疼痛与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应提高助产士自身判断能力,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提高接产技术,避免常规会阴切开,降低会阴损伤程度。
作者:朱惠娟;卓丽英;龙翠萍;许宇铃;梁梅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分析右旋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俯卧位经皮肾经碎石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行肾镜碎石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4个小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两点麻醉,B组在A基础上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同时持续泵注生理盐水;C组在A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再进行持续泵注麻醉;D组在A的基础上静脉输注咪达唑仑且持续泵注右旋美托咪定。对比4组各项生命体征的指标情况、术后镇静状况等。 B组心率减慢等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B组、D组术后镇静状态明显优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使用硬要联合麻醉下俯卧位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能够显著提升治疗耐受性、改善镇静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段峰;郑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观察通过预输注右美托咪定是否能预防无痛胃镜检查中呛咳的发生。选择无痛胃镜患者40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单纯丙泊酚组(Ⅱ组)。Ⅰ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min后行无痛胃镜检查,Ⅱ组常规行无痛胃镜检查。观察记录患者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总用量;胃镜检查中、麻醉恢复期发生低氧血症的例数;在入镜时、检查中、麻醉苏醒期发生呛咳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总用量Ⅰ组较Ⅱ组明显减少(P<0.01);Ⅰ组的总呛咳率低于Ⅱ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入镜时Ⅰ组呛咳率比Ⅱ组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检查中Ⅰ组呛咳率比Ⅱ组低(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麻醉苏醒期Ⅰ组较Ⅱ组呛咳率(P>0.05)无统计学差异。无痛胃镜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胃镜导管引起的呛咳反应。
作者:刘诗稳;钟声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