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旭
随机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HbAlc免疫比浊法与HPLC亲和层析法进行检测,对比与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对比试验以及精密度分析。结果:在检测结果精度对比中, HPLC法的血糖检测结果是(7.36±1.54)mmpl/L,HbAlc法是(7.74±0.28)mmpl/L,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在相关性试验分析中,HbAlc与HPLC分别是Y轴与X轴,得出方程式如下:Y=1.140X-0.1526(r=1.07,P<0.05),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存在线性相关性。 HbAlc法精密度分析中,CV与均数计算结果分别是<5%、<10%。 HbAlc法精密度分析中,CV与均数计算结果分别是<5%、<10%。 HbA1c免疫比浊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减少受到的不良影响。
作者:刘克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观察通过预输注右美托咪定是否能预防无痛胃镜检查中呛咳的发生。选择无痛胃镜患者40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单纯丙泊酚组(Ⅱ组)。Ⅰ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min后行无痛胃镜检查,Ⅱ组常规行无痛胃镜检查。观察记录患者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总用量;胃镜检查中、麻醉恢复期发生低氧血症的例数;在入镜时、检查中、麻醉苏醒期发生呛咳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总用量Ⅰ组较Ⅱ组明显减少(P<0.01);Ⅰ组的总呛咳率低于Ⅱ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入镜时Ⅰ组呛咳率比Ⅱ组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检查中Ⅰ组呛咳率比Ⅱ组低(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麻醉苏醒期Ⅰ组较Ⅱ组呛咳率(P>0.05)无统计学差异。无痛胃镜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胃镜导管引起的呛咳反应。
作者:刘诗稳;钟声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探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级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联合组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和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联合组的显效率为64.10%,对照组为43.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对照组的71.79%,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急诊高血压患者,给予卡托普利舌下含服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能平稳、有效地发挥降压效果,且用药方便,安全性好。
作者:段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收治的186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3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1.36%;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60%,对照组为12.9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结石临床发病率较高,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显著,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向东;龙桃清;吕海涛;雷雨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纳入对象血清中IL-33、sST2、ALT、AST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IL-33、sST2、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与ALT、AS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IL-33,ALT=0.483,rIL-33,AST=0.501,rsST2,ALT=0.397,rsST2,ALT=0.424,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异常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检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肝脏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崔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将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内科综合治疗的疗效。50例中,排除进行中转手术和中断手术的中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全组病死率为2.00%。采用内科疗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帮助医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也有助于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探讨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收治的待产孕妇447例,对其进行定植菌筛查,对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的待产孕妇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447例待产孕妇中,有44例为多重耐药菌定植,占9.8%;有403例为正常菌群,占90.2%。多重耐药菌定植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a及大肠埃希菌构成,分别占15.9%、79.5%及4.6%。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控制好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择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既往及目前的吸烟状况分为不吸烟组99例、已戒烟组78例及仍在吸烟组45例。比较三组的随访结果,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再发导致的住院情况。仍在吸烟组平均年龄低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非致死性MI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及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再发心绞痛率、全因性死亡率、心因性死亡率、因心脏病而住院率及MACE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后仍然吸烟是导致患者非致死性MI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MI发生率。
作者:李党明;孟祥兰;王崇显;侯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7d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加味承气汤应用于SAP患者可有效保护机体凝血功能。
作者:陈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8例早产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呼吸、心率等多项生理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心率两项生理指标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为95.40±1.68%,对照组为90.70±1.45%,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患者采用袋鼠式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同时提高了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进一步改善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易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1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8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联合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7.93%(51/58),高于对照组72.41%(42/58);联合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复发率以及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的联合用药,不仅能有效提升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总有效率,还具有更低的复发率以及副作用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红霞;曾秀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筛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冠脉钙化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及远期临床疗效。86例患者无医源性死亡、致残等结局发生,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可知,8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肌钙蛋白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内随访结果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在此血运重建的发生。冠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钙化病变疗效确切,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远期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林常;李存仁;刘丽媚;李雪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择早产儿227例,给予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发病因素,对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病变转归情况。在227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阳性18例,检出率为7.9%,均为双眼发病。分析发病因素可知,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史、机械辅助呼吸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在18例视网膜病变患儿中,自然消退14例,转至上级医院治疗4例。经过单因素分析可知,与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的相关因素包含胎龄、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住院时间、吸氧时间>10d。通过对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及自然消退影响因素的分析,促使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早产儿视力正常发育。
作者:卢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 RRF0.53±0.20ml/min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3.57±0.46mmol/L、甘油三酯0.92±0.21mmol/L、血磷1.60±0.32mmol/L、β2-微球蛋白25.99±3.87m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能够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胡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臭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有效率为96.3%,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74.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采用臭氧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献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78.3%(36/46),观察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5%(43/4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脏康复治疗并予以出院后1年随访指导。将患者治疗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以及脑钠肽水平变化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将治疗前后的心肺运动试验(CEPT)结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对应治疗1年后,患者的6MW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代谢当量(METs)、大摄氧量相对值(VO2 max/kg)、大氧脉搏(VO2 max/H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开展对应的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其心肺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彭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纳入90例收治的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神经功能等,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总结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一般资料情况发现,患者预后情况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有关(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均为影响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超高龄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下降、感觉障碍等,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作者:沈慧;龚洁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颅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中度残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和重度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29%(P<0.05)。结论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灿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术前基础用药)、B组(术前基础用药+300~400μg/h替罗非班静脉滴注)、C组(术前基础用药+300~400μg/h替罗非班静脉滴注+10μg/kg替罗非班静脉注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梗死相关血管自溶率为30.0%,B组梗死相关血管自溶率为40.0%,C组梗死相关血管自溶率为73.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T段回落>50%构成比为73.3%,B组ST段回落>50%构成比为86.7%,C组ST段回落>50%构成比为96.7%,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为16.7%,B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为6.7%,C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为3.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滴注联合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能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栓负荷,降低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胡永兵;胡孟泉;黄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