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凝血酶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出血的可行性分析

韩岗;陈忠

关键词:凝血酶, 奥美拉唑, 胃出血
摘要: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06例胃出血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凝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完成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4.91%,观察组为9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75%,观察组为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行性较强,副作用少,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推广使用。

    作者:关秀莹;张媛;陈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自护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及呼吸训练完成度的影响

    抽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护理论护理。观察两组ESCA量表自我护理能力评价得分及呼吸训练完成人数和优良率。观察组ESCA量表评价自我护理能力得分(142.3±3.5)分、呼吸训练完成度优良率(92%,55)分别相较对照组的(119.4±4.5)分、(75%,45)显著较高,观察组护理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呼吸训练完成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护理论能有效提高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帮助完成呼吸训练,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徐宝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影响因素。23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PSD组(n=112例)和单纯脑卒中组(n=120例),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发病部位、发病类型、文化程度、医疗负担、家庭关系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SD的影响因素。 PSD组及单纯脑卒中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负担、家庭关系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医疗负担、生活自理能力均为PSD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医疗负担、生活自理能力均为PSD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各种防治措施有效防治老年PSD。

    作者:李海龙;姚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尿沉渣分析仪快速诊断尿路感染的可靠性研究

    采集525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做定量尿培养并同时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和细菌的计数值,并进行比对,观察其符合率和分析不符合项目的原因。345例尿培养阴性结果与分析仪两项指标的符合率是77.4%,白细胞和细菌计数的假阳性为22.6%和7.0%;180例尿培养阳性结果与分析仪两项指标的符合率是78.3%,白细胞和细菌计数的假阴性为10.0%和11.7%。经尿培养结果验证尿沉渣分析仪可作为疑似尿路感染的初筛项目,因出现假阳性结果,故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医院的白细胞和细菌计数的参考范围。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鼻内镜手术后治疗有效率发现,不同分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对临床医生的操作熟练程度、技术水平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患者临床分型、术后用药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严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酸氟替卡松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婴幼儿喘息临床探讨

    选取128例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喘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在发作期均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观察组在喘息症状缓解期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结果观察组平均喘息发生次数、平均无症状天数、喘息发生率、急诊/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随访哮喘发生率为10.94%,对照组为32.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丙酸氟替卡松可以明显减缓喘息的发作次数,有效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患儿发展成哮喘。

    作者:沈红霞;熊学燕;邱振涛;郭渊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6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间质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选择头孢他啶+醋酸泼尼松+桉柠蒎方案治疗;对照组选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通过全方位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治疗情况,同时对其血氧分压、临床效果以及肺活量等指标进行客观对比。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试验组入选患者动脉氧分压(66.01±7.69)mmHg,对照组(50.01±8.16)mmHg;试验组入选患者肺活量(3.32±0.71)L,对照组(1.98±0.51)L,两组比较有差距(P<0.05)。对于间质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而言,治疗时选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桉柠蒎方案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郁智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笔者就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0.2g+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0.2g+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两组静注均为每日2次,连续10d为一个完整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随访期间妇科盆腔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1.43%(3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4/42)低于对照组26.19%(1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较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妇科盆腔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且能有效减少复发率,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应大力推广。

    作者:傅书员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锐扶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锐扶刀治疗的18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促进疾病快速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民航飞行员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及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某航空公司1539名男性飞行员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提升飞行员的健康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某航空公司1539名男性飞行员的健康体检结果,统计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飞行员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539名男性飞行员中共检出慢性病患病者1238例,占80.44%,所患疾病主要以高血脂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听力损伤以及胆囊息肉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8.20%、27.29%、22.22%、11.18%和9.88%。在年龄分布上,慢性病患病者多集中在30~50岁年龄段。飞行员随着年龄的升高患慢性病的风险随之升高,且患病人群中不进行体育锻炼、吸烟、高盐饮食以及肥胖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行员工作特殊,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加强对慢性病防治的干预,进行分级管理,开展一级及二级疾病预防,定期随访疾病,并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与跟踪,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

    作者:雷方;成首艳;邓明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选取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间歇导尿,对照组进行常规持续导尿。观察组2个月内自主排尿患者的比率为4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2%;观察组出院需长期导尿(19.6%)及尿道感染(15.2%)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5);观察组症状泌尿系感染率为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22,P<0.05)。在对脊髓损伤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间歇导尿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排尿功能、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钊;吕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现代诊断与治疗》稿约

    一、《现代诊断与治疗》系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华夏医学掠影、中外医学交流、综述讲座、诊疗新技术、药物与临床、经验体会、基层医生园地、病例报告和护理园地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9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吡格列酮,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P-选择素水平、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24h室性早搏次数、24h心肌缺血次数的变化。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治疗组各指标变化的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之后,其24h室性早搏的次数、24h心肌缺血的次数、LDL-C、TC、TG均有明显下降,而HDL-C则有较明显的上升幅度,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相对来说不明显(P>0.05)。吡格列酮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宗阳;万迎杰;王水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6例,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n=46)和对照组(n=40),试验组患者接受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结石清除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80.00%(32/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显著,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英祥;林茂;余永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山籍鼻咽癌发病动态分析

    目的:调查2002~2013年中山市东区中山籍鼻咽癌发病率。方法通过中山市内肿瘤登记处、三甲医院、东区公安分局收集2002~2013年东区户籍鼻咽癌和居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3年东区中山籍男、女性鼻咽癌粗发病率分别为44.66/105和25.30/105,显著高于同期东区户籍鼻咽癌粗发率(男性27.25/105,女性15.6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间,东区中山籍男、女性鼻咽癌每年粗发病率分别在36.75/105~48.06/105和20.33/105-30.70/105之间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山籍居民可能是全世界鼻咽癌发病率高的人种。

    作者:张灵芝;高奇峰;周小军;邱奕文;张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改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平衡训练,研究组给予虚拟显示技术(VR)游戏训练。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B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其平衡功能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温鸿源;赵月飞;李翼;甘灏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五官科接受鼻内镜微创治疗的10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总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总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曾丽梅;冯国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病房23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观察组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M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2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年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可发现颈动脉内径厚度变化,能清晰的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并且发现年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伴有这些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行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严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HbA1c免疫比浊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随机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HbAlc免疫比浊法与HPLC亲和层析法进行检测,对比与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对比试验以及精密度分析。结果:在检测结果精度对比中, HPLC法的血糖检测结果是(7.36±1.54)mmpl/L,HbAlc法是(7.74±0.28)mmpl/L,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在相关性试验分析中,HbAlc与HPLC分别是Y轴与X轴,得出方程式如下:Y=1.140X-0.1526(r=1.07,P<0.05),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存在线性相关性。 HbAlc法精密度分析中,CV与均数计算结果分别是<5%、<10%。 HbAlc法精密度分析中,CV与均数计算结果分别是<5%、<10%。 HbA1c免疫比浊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减少受到的不良影响。

    作者:刘克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会阴侧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选取低危初产妇,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根据分娩结局分为未行会阴侧切组(A组)和会阴侧切组(B组),对照组为常规侧切组(C组),比较三组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会阴伤口疼痛及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等指标。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排便困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会阴伤口疼痛、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和分娩不管会阴侧切与否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会阴侧切可能引起会阴伤口疼痛与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应提高助产士自身判断能力,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提高接产技术,避免常规会阴切开,降低会阴损伤程度。

    作者:朱惠娟;卓丽英;龙翠萍;许宇铃;梁梅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